Artur Schnabel

简介: 中文名:阿图尔·施纳贝尔代表作品:《大师录音系列》出生日期:1882年死亡日期:1951年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Schnabel,1882-1951)世界著名钢琴家。1882年出生于当时划归奥地利版图的小城利普尼克(现为波兰城市)一个犹太家庭。自幼对音乐就有一种天生的领悟能 更多>

中文名:阿图尔·施纳贝尔

代表作品:《大师录音系列》

出生日期:1882年

死亡日期:1951年

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Schnabel,1882-1951)世界著名钢琴家。1882年出生于当时划归奥地利版图的小城利普尼克(现为波兰城市)一个犹太家庭。自幼对音乐就有一种天生的领悟能力。

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 1882.4.17—1951.8.15),美(国)籍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兼音乐教育家。
1882年4月17日生于利普尼克一个犹太家庭(这座现在属于波兰的城市当时是奥地利领土)。他7岁投师施密特学习钢琴与乐理,第二年就举行了演奏会;9岁时,全家迁往维也纳,他又随莱谢蒂茨基(Theodor Leschetizky)学钢琴,随曼迪切夫斯基(Eusebius Mandyczewski)学作曲与音乐理论。据说,伟大的音乐家勃拉姆斯曾经听过他演奏,并预言:“这位少年日后必能使世人震惊。”
1900年,他定居柏林,1905年与演唱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作品闻名的女中音歌唱家特蕾泽·贝尔(Therese Behr)结婚。这个婚姻对施纳贝尔演奏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夫妻俩还在柏林举行舒伯特作品系列音乐会,一时传为佳话。后来他的夫人息影舞台,而他则到达他的艺术高峰。
除了继续从事演奏活动外,他还在柏林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担任钢琴教授,培养出许多著名钢琴家,他的学生中有克利福德·柯曾(Clifford Curzon),他将最优秀的品质传授给了他的学生。
1927年,在贝多芬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中,他在柏林演奏了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后来又多次举办系列旨乐会。并于1930年,录制了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协奏曲以及狄阿贝利变奏曲等唱片。
1939年,他为躲避纳粹迫害移居瑞士,随后又到了美国。1940—1945年在密执安大学教授音乐学,1944年加入美国籍。
在美国演奏时,经纪人为了追求票房价值,常常要求他更换演奏曲目,他一气之下,解除了全部演出合同,返回瑞士定居,于1951年8月15日卒于瑞士。

施纳贝尔的钢琴艺术:在19世纪末德奥风格体系的著名钢琴家中,施纳贝尔属于忠实于原作的学者型之列的带头人。
他的一生为追求完美、达到艺术顶峰而不懈努力,以至在演奏技巧、审美意识和对作品的演绎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
施纳贝尔擅长演奏贝多芬作品,他演奏的音阶走句发音清晰,特别是演奏抒情旋律异常生动,伴奏和织体的各个线条以及力度的支配都达到完美的统一。他演奏贝多芬作品特别是晚期的几首奏鸣曲,其幻想的境界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虽然他在节奏的处理上似乎有些自由,但在理解上他认为是完全忠实于作者意图的,不过这种忠实是忠实于它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忠实于作品的记号术语。他演奏舒伯特钢琴作品,优美的抒情性和敏锐的节奏,使作品的各种因素都达到完美无疵的地步。
他晚年则特别热衷于演奏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他把莫扎特的音乐理想化,常常把速度放慢。在他演奏的黄金时代,对于作品的理解可以说比他的同时代演奏家更入木三分,他演奏的几首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和回旋曲可以作为佐证,除了完美的分句之外,漫长的旋律线条保持得起伏有致,毫无停滞感。
施纳贝尔也是优秀的室内乐演奏家,除了举行钢琴独奏会外,还经常与著名小提琴家弗莱什(CarlFlesch)、胡贝尔曼(BronislawHubermann)、西盖蒂(JosephSzigeti)、中提琴家普利姆罗斯和欣德米特(PaulHindemith)以及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弗伊尔曼(EmanuelFeuermann)、富尼埃举行室内乐演奏会。
他还是位作曲家和音乐学者,创作了三首交响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一首钢琴协奏曲、七首钢琴小品等,以及其他用现代音乐语言创作的、同他的钢琴家身分似乎不相称的作品。
作为钢琴家,他是演奏维也纳古典大师,特别是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的权威。在他的演奏中,音乐的分析和细致的速度变化与指法要求,体现了他对于作品的深刻理解。
施纳贝尔的音乐观表现在所著的《音乐回忆录》(1933)、《音乐与其阻力最大的路子》(1942)、《我的生活与音乐》(1961)等著作,以及由他编订而引起争议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之中。

生平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 1882.4.17—1951.8.15),美(国)籍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兼音乐教育家。

1882年4月17日生于利普尼克一个犹太家庭(这座现在属于波兰的城市当时是奥地利领土)。他7岁投师施密特学习钢琴与乐理,第二年就举行了演奏会;9岁时,全家迁往维也纳,他又随莱谢蒂茨基(Theodor Leschetizky)学钢琴,随曼迪切夫斯基(Eusebius Mandyczewski)学作曲与音乐理论。据说,伟大的音乐家勃拉姆斯曾经听过他演奏,并预言:“这位少年日后必能使世人震惊。”

1900年,他定居柏林,1905年与演唱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作品闻名的女中音歌唱家特蕾泽·贝尔(Therese Behr)结婚。这个婚姻对施纳贝尔演奏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夫妻俩还在柏林举行舒伯特作品系列音乐会,一时传为佳话。后来他的夫人息影舞台,而他则到达他的艺术高峰。

除了继续从事演奏活动外,他还在柏林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担任钢琴教授,培养出许多著名钢琴家,他的学生中有克利福德·柯曾(Clifford Curzon),他将最优秀的品质传授给了他的学生。

1927年,在贝多芬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中,他在柏林演奏了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后来又多次举办系列旨乐会。并于1930年,录制了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协奏曲以及狄阿贝利变奏曲等唱片。

1939年,他为躲避纳粹迫害移居瑞士,随后又到了美国。1940—1945年在密执安大学教授音乐学,1944年加入美国籍。

在美国演奏时,经纪人为了追求票房价值,常常要求他更换演奏曲目,他一气之下,解除了全部演出合同,返回瑞士定居,于1951年8月15日卒于瑞士。施纳贝尔最擅长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在对贝多芬音乐的贡献主要在于对演奏者的彻底解放。他懂得诠释艺术中最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个性。

个人评价:在19世纪末德奥风格体系的著名钢琴家中,施纳贝尔属于忠实于原作的学者型之列的带头人。

他的一生为追求完美、达到艺术顶峰而不懈努力,以至在演奏技巧、审美意识和对作品的演绎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

施纳贝尔擅长演奏贝多芬作品,他演奏的音阶走句发音清晰,特别是演奏抒情旋律异常生动,伴奏和织体的各个线条以及力度的支配都达到完美的统一。他演奏贝多芬作品特别是晚期的几首奏鸣曲,其幻想的境界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虽然他在节奏的处理上似乎有些自由,但在理解上他认为是完全忠实于作者意图的,不过这种忠实是忠实于它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忠实于作品的记号术语。他演奏舒伯特钢琴作品,优美的抒情性和敏锐的节奏,使作品的各种因素都达到完美无疵的地步。

他晚年则特别热衷于演奏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他把莫扎特的音乐理想化,常常把速度放慢。在他演奏的黄金时代,对于作品的理解可以说比他的同时代演奏家更入木三分,他演奏的几首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和回旋曲可以作为佐证,除了完美的分句之外,漫长的旋律线条保持得起伏有致,毫无停滞感。

施纳贝尔也是优秀的室内乐演奏家,除了举行钢琴独奏会外,还经常与著名小提琴家弗莱什(CarlFlesch)、胡贝尔曼(BronislawHubermann)、西盖蒂(JosephSzigeti)、中提琴家普利姆罗斯和欣德米特(PaulHindemith)以及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弗伊尔曼(EmanuelFeuermann)、富尼埃举行室内乐演奏会。

他还是位作曲家和音乐学者,创作了三首交响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一首钢琴协奏曲、七首钢琴小品等,以及其他用现代音乐语言创作的、同他的钢琴家身分似乎不相称的作品。

作为钢琴家,他是演奏维也纳古典大师,特别是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的权威。在他的演奏中,音乐的分析和细致的速度变化与指法要求,体现了他对于作品的深刻理解。

施纳贝尔的音乐观表现在所著的《音乐回忆录》(1933)、《音乐与其阻力最大的路子》(1942)、《我的生活与音乐》(1961)等著作,以及由他编订而引起争议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之中。

演奏曲目:施纳贝尔以对德意志核心作曲家作品的演绎而闻名于世,特别是维也纳乐派的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他演奏的勃拉姆斯和舒曼作品亦为人称道,他也演奏巴赫的作品并留有录音。但他的全部曲目远不止这些。在柏林时,他演奏的其他的作曲家包括李斯特,肖邦和韦伯。早年美国的巡回演出的曲目包括C大调肖邦序曲和舒曼幻想曲。据在二十年代听过施纳贝尔演奏的阿劳和霍洛维茨的回忆,他还演奏过肖邦的E小调钢琴协奏曲和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韦伯的f小调钢琴与乐队作品Konzertstuck in F minor。施纳贝尔自己曾说他经常性的演奏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和降E钢琴协奏曲。

施纳贝尔在三十年代离开德国之后放弃这些演出曲目的原因尚不清楚。他声称那是因为他决定他只想演奏“永远无法完美演绎的音乐”(music which is better than it could be performed)。然而曾有意见认为,施纳贝尔被迫离开故土之后,希望通过与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保持紧密联系来维持他文化根源的活力。

众所周知,施纳贝尔曾大力捍卫舒伯特和贝多芬的一些被忽视的奏鸣曲以及贝多芬许多引起争论的晚期的作品。在西班牙旅行期间,施纳贝尔写信告诉他的妻子,他为观众感到抱歉,“只有我是在享受,我拿到报酬,而他们付钱还得忍受我的演奏”。施纳贝尔为贝多芬的钢琴音乐的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制作了第一套完整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录音集(完成于1935年,HMV)。这套录音一直没有绝版,被很多人认为是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解读的检验标准,尽管手指技巧上的缺点影响了很多快速乐章的演奏(拉赫玛尼诺夫曾提到他是“伟大的柔板钢琴家(the great adagio pianist)”)。 有人认为他在录音的环境下过于紧张,他在私密的环境下技巧更完美。阿劳说他在二十年代所听到的现场演出是完美无瑕("flawless")的。

施纳贝尔也录制了贝多芬钢协奏曲全集。

Artur Schnabel的歌

  1. 01. 加入列表
  2. 02. 加入列表
  3. 03. 加入列表
  4. 04. 加入列表
  5. 05. 加入列表
  6. 06. 加入列表
  7. 07. 加入列表
  8. 08. 加入列表
  9. 09. 加入列表
  10. 10. 加入列表
  11. 11. 加入列表
  12. 12. 加入列表
  13. 13. 加入列表
  14. 14. 加入列表
  15. 15. 加入列表
  16. 16. 加入列表
  17. 17. 加入列表
  18. 18. 加入列表
  19. 19. 加入列表
  20. 20. 加入列表
  21. 21. 加入列表
  22. 22. 加入列表
  23. 23. 加入列表
  24. 24. 加入列表
  25. 25. 加入列表
  26. 26. 加入列表
  27. 27. 加入列表
  28. 28. 加入列表
  29. 29. 加入列表
  30. 30. 加入列表
猜你喜欢

最新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