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resden Dolls

简介: 关于德累斯顿玩偶:The Dresden Dolls即德累斯顿玩偶,由美国波士顿的一对情侣组成。 演唱/钢琴:Amanda Palmer(女,同时负责词曲创作),鼓手:Brian Viglione(他曾经搞过重金属)。 The Dresden Dolls是一支诡异而怪诞的乐队,成 更多>

关于德累斯顿玩偶:The Dresden Dolls即德累斯顿玩偶,由美国波士顿的一对情侣组成。
演唱/钢琴:Amanda Palmer(女,同时负责词曲创作),鼓手:Brian Viglione(他曾经搞过重金属)。
The Dresden Dolls是一支诡异而怪诞的乐队,成立于2001年。你会在唱片封面、MV、现场表演中发现,他们热衷于表演,并带有些许恶搞的意味,多少有些怪异的感觉。但在某些歌曲中,他们还是会抒情演绎的。他们的音乐充满了戏剧化,两个成员总是如同戴着面具的小丑,演绎着一幕幕黑色幽默。正是这样十分不靠谱的搭配造就了The Dresden Dolls那种无法被简单定义与分类的音乐形态。连他们自己都承认自己的音乐是“阴阳怪气”的——令人纳闷的是这个美国情侣档是怎么知道“阴阳”这个说法的而且还运用的这么恰倒好处。
 

风格与特色——关于造型、音乐与表演:The Dresden Dolls似乎对德国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比如乐队名字,Dresden就是曾经东德的一个城市,在二战中被炸毁。再比如他们的音乐中经常会出现German cabaret元素——这是一种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当德国还处在魏玛共和国势力控制之下时期盛行的一种歌舞表演形式。尽管The Dresden Dolls的歌词和演唱都是以英语表现出来的,但他们身上有着已经被记号化的“德国特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中略显刻板且神经质的华丽风格,还体现在这二人的身体表现上。当他们在很早以前开始以The Dresden Dolls的形式上台表演时,衣着和妆容便尽显半歌特半魏玛时期歌舞剧风格,相当惊艳。这就是The Dresden Dolls:他们的音乐模糊了传统的界限,而他们的造型则融合跨越了不同国籍与时代。
Amanda有一对怪异个性的眉毛,两颊红艳得像17世纪的法国妓女,黑白条纹长筒袜是招牌打扮;Brian是宫廷弄臣的妆容总是脸苍白(因为涂了厚厚的一层粉)和无辜忧郁的眼神,穿得像是马格利特画中的西装客。当人们面对着那些黑白条纹的长筒袜,哥特式宽大的黑眼圈,以及魏玛音乐剧中夸张的戏服与假发,一种时空错乱或颠倒的感觉在The Dresden Dolls的黑色幽默中不断扩张——他们知道你脑海中最黑暗的念头……
现如今的摇滚乐真是越分越细,分叉越来越多。大风格下包含若干小标题,小标题下又派生出若干小小标题。有时这真是件让人无所适从的事。名目越来越多,导致重叠部分越来越多,真正的差异也就越发难以辨别。所以现在就出现了越来越多“大杂烩”的摇滚乐队,他们的音乐以一种拒绝人为教条式分类的姿态出现并日益壮大。The Dresden Dolls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他们的音乐融合了Alternative Pop/ Rock、Cabaret、Neo-Glam-Rock、戏剧摇滚、复兴朋克——当然肯定还有些我没说到的别的什么。我想即便是再权威的乐评当向你介绍The Dresden Dolls的时候,说到最后都会落到一句话上:你还是自己去听听他们的音乐吧,听到什么算什么。
他们的音乐有时很吵有时很纠人心弦,Amanda的声音不同于其他女主唱的路线:不甜美不轻柔不沙哑不娇媚不可爱不自然不干不净,她唱得很用力很大声很强壮很扎实很厚重很“不要脸”。这对走歌舞派路线的队伍光用听的绝对不够,你该看看她们现场表演的功力或者MV中夸张逗人的表情:一向面无表情的Brian打鼓时投入地挤眉弄眼加甩头;Amanda则像是被人控制着的傀儡娃娃弹跳着演奏钢琴,他们很神经质地表演着叫人看得目不转睛却又不忍逼视的夸张戏码。
同许多给流行音乐狠狠攻击的另类艺术家一样,The Dresden Dolls的美学并不仅仅是剔掉眉毛或不断的变换着那些异样的服饰。Dolls的成功在于他们摒弃了摇滚乐的天神——吉他,而又如此完美地将多元化的音乐素材融会贯通。对于他们来说,对音乐的渴望永远将会是最真实、最原始,并坦直于一切情绪之上的!

关于第二张专辑:图片中的他们就像是从蜡像馆里出逃的蜡人,面色惨白而不苟言笑,摆出的每个pose都能高度概括出一个如何如何的情节。用与众不同来形容The Dresden Dolls尚还欠些火候,我想说他们是高度异端的二人组才更靠谱些。2004年发行同名首张专辑《The Dresden Dolls》。这些年来,他们身体力行地或无视或“破坏”着传统摇滚乐的那些条条框框,独创了属于自己的一套音乐理念。2006年4月18日,The Dresden Dolls发行了第二张正式专辑《Yes, Virginia...》。
专辑曲目:
1. Sex Changes
2. Backstabber
3. Modern Moonlight
4. My Alcoholic Friends
5. Delilah
6. Dirty Business
7. First Orgasm
8. Mrs. O
9. Shores Of California
10. Necessary Evil
11. Mandy Goes To Med School
12. Me & The Minibar
13. Sing
这张专辑的标题灵感来源于出版于1897年的《NewYourSun》上刊登的一个名叫Virginia的小女孩向编辑的提问: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Virginia是一种童贞的象征,而圣诞老人也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切人们不可见的美好。当我们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成怀疑主义者,我们不再相信任何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其实全人类的思想都少的可怜。在广袤的宇宙中,和我们未知的真相比起来,人类只不过是微小的蚂蚁。圣诞老人是存在的,他就像爱、慷慨和忠诚一样默默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好与欢乐。但是,如果这些事物在这个世上从未存在过,那又会怎样?就像小Virginia从我们每个人的心底死去一样可怕。我们将不再拥有孩提时纯真的信仰,这个世界将不再有诗歌和浪漫。我们除了感觉和视觉,失去了一切潜在的欢愉。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事情往往是那些无法被看见的存在。因为没有人能够证明那些肉眼看不见事物不存在的假想。即使世上最绝对的力量都无法将其摧毁。只有爱和信仰才能驱散我们眼前的迷雾。然而爱和信仰又是真实的吗?这世上恐怕除此再没有什么是真实和永恒的了。
无论是从音乐上还是寓意上,《Yes, Virginia...》大多沿袭了上张专辑的路线。开始整张专辑<Sex Changes>和<Dirty Business>以一股暴躁的劲头迫不及待地冲进你的耳朵,后者则是一首相当典型的The Dresden Dolls“故事性作品”:“…leaves out condoms on the bedroom dresser/ Just to make you jealous of the men she f**ked before you met her.”多么拧吧的逻辑。<First Orgasm>和<Me & The Minibar>则是两首完全不带鼓的作品,Palmer独自回归到了钢琴边,优雅而神经兮兮地展开她孤独而绝望的告白;而在<Modern Moonlight>和<Necessary Evil>中,Viglione的鼓又达到了“势均力敌”甚至“一统大局”的地位,但<Modern Moonlight>中的人声部分情绪化色彩稍显浓重;接下来的<Mrs. O>则是表达专辑标题的作品,犹如一次大胆的历史改写,Palmer这样唱道:“没有希特勒也没有大屠杀/没有冬天也没有圣诞老人/是的,Virginia,真相无法将你拯救……”关于身份危机、永无排解的孤独以及过度发达的科技,Palmer模棱两可地回答了这个生命中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多少还带着几分孩提似的乐观臆想。
这个诡异的情侣档狡黠地传达着他们无法名状的爱、忧伤和愤怒,如此地黑色幽默又如此地愤世嫉俗。就像《Yes, Virginia...》这张专辑所表达的寓意:看不见并不代表不存在。那是否The Dresden Dolls也想告诉那些从来没听过他们音乐的人们:你们虽然没听过这样的音乐,但我们确实做到了——绝对的怪诞,绝对的冷艳,绝对的戏剧化。
是的,他们确实存在。
最后要啰嗦地说明的是:他们并不是某些介绍里说的同性恋情侣,千万不要弄错。
附:第一张专辑曲目列表
01.Good Day [5:51]
02. Girl Anachronism [2:59]
03. Missed Me [4:53]
04. Half Jack [5:57]
05. 672 [1:25]
06. Coin-Operated Boy[4:46]
07. Gravity[4:19]
08. Bad Habit [3:01]
09. The Perfect Fit [5:45]
10. The Jeep Song [4:50]
11. Slide [4:30]
12. Truce [8:34]

The Dresden Dolls的歌

推荐资讯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第五AI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第五AI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为什么每个创作者都需要专属选题素材库?做内容创作的人,大概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灵感来了的时候文思泉涌,可没灵感的时候盯着屏幕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更...

407 2025-09-04
公众号注册的“蝴蝶效应”:一个选择,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运营 - 前沿AIGC资讯

公众号注册的“蝴蝶效应”:一个选择,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运营 - 前沿AIGC资讯

你可能觉得公众号注册就是填几个信息的事,殊不知,这里面的每个选择都像蝴蝶扇动翅膀,未来三年的运营轨迹可能就被悄悄改变了。很多人刚开始没当回事,等到后面想调整,才发现处处受限,那叫一个后悔。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注册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选择,到底能给未来的运营带来多大影响。​📌账号类型选不对,三年运营路难

715 2025-09-04
2025公众号托管服务方案,赚钱技巧与内容代运营全面升级 - 第五AI

2025公众号托管服务方案,赚钱技巧与内容代运营全面升级 - 第五AI

📌 2025 公众号托管服务的底层逻辑:不是代运营,是 “结果交付” 这年头做公众号托管,还只停留在帮客户发文章、改排版?趁早别干了。2025 年的托管服务早就变了味儿 —— 客户要的不是 “做了什...

655 2025-09-04
AI写作如何进行事实核查?确保头条文章信息准确,避免误导读者 - AI创作资讯

AI写作如何进行事实核查?确保头条文章信息准确,避免误导读者 - AI创作资讯

上周帮同事核查一篇AI写的行业报告,发现里面把2023年的用户增长率写成了2025年的预测数据。更离谱的是,引用的政策文件号都是错的。现在AI生成内容速度快是快,但这种硬伤要是直接发出去,读者信了才真叫坑人。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AI写作怎么做好事实核查,别让你的头条文章变成 误导重灾区 。​📌AI写

166 2025-09-04
10w+阅读量爆文案例拆解分析:高手都从这5个维度入手 - AI创作资讯

10w+阅读量爆文案例拆解分析:高手都从这5个维度入手 - AI创作资讯

🎯维度一:选题像打靶,靶心必须是「用户情绪储蓄罐」做内容的都清楚,10w+爆文的第一步不是写,是选。选题选不对,后面写得再好都是白搭。高手选选题,就像往用户的「情绪储蓄罐」里投硬币,投对了立刻就能听到回响。怎么判断选题有没有击中情绪?看三个指标:是不是高频讨论的「街头话题」?是不是藏在心里没说的「抽

989 2025-09-04
135编辑器会员值得买吗?它的AI模板库和秀米H5比哪个更丰富?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会员值得买吗?它的AI模板库和秀米H5比哪个更丰富?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会员值不值得买?AI模板库和秀米H5谁更胜一筹?🔍135编辑器会员的核心价值解析企业级商用保障与效率提升135编辑器的企业会员堪称新媒体运营的「合规保险箱」。根据实际案例,某团队通过企业会员节省了大量设计费用,完成多篇内容创作,单篇成本从千元降至百元内。这得益于其海量正版模板和素材库,

198 2025-09-04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 2025 恢复指南 - AI创作资讯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 2025 恢复指南 - AI创作资讯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2025恢复指南🔍新公众号限流的核心原因解析新公众号被限流,往往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超过70%的限流案例与内容质量直接相关。比如,有些新手喜欢用“震惊体”标题,像“惊!某公众号三天涨粉十万”,这类标题在2025年的算法里已经被明确标记

684 2025-09-04
AI内容重复率太高怎么办?掌握这些技巧轻松通过AIGC检测 - AI创作资讯

AI内容重复率太高怎么办?掌握这些技巧轻松通过AIGC检测 - AI创作资讯

⚠️AI内容重复率高的3大核心原因现在用AI写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重复率太高。明明是自己用工具生成的内容,一检测却显示和网上某些文章高度相似,这到底是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AI训练数据的重叠性。不管是ChatGPT还是国内的大模型,训练数据来源其实大同小异,都是爬取的互联

393 2025-09-04
135编辑器让排版更简单 | 专为公众号运营者设计的效率工具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让排版更简单 | 专为公众号运营者设计的效率工具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公众号运营者的效率革命做公众号运营的朋友都知道,排版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一篇文章从内容到排版,没几个小时根本搞不定。不过现在好了,135编辑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135编辑器是提子科技旗下的在线图文排版工具,2014年上线至今,已经成为国内新媒体运营的主流工具之一。它的功能非常

592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