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b

简介: 国籍:美国出道时间:1994年至今团员人数:4团员组成:Doug Robb,Dan Estrin,Chris Hesse,Jesse Charland代表作:《The Reason》Hoobastank,一支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后Grunge乐队,成立于1995年,首张同名专辑 更多>

国籍:美国

出道时间:1994年至今

团员人数:4

团员组成:Doug Robb,Dan Estrin,Chris Hesse,Jesse Charland

代表作:《The Reason》

Hoobastank,一支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后Grunge乐队,成立于1995年,首张同名专辑没有让他们红起来,直到《The Reason》的推出,该专辑发行四个半月后就位居排行榜三甲,他的知名度从此飞速上扬。说真的现在已经很少像这样类型的团体冲到排行榜,毕竟现在已不是摇滚乐流行的年代,普遍充斥的饶舌和R&B占据所有人的视听,那一直不停碎碎念的歌真像魔音穿脑!

从艺历程:Hoobastank 这个名字很不寻常,但它的四个成员却是平平凡凡的小伙子:他们生活平平凡凡,做事也不惹人耳目,而且和他们的歌迷一样富于幽默感。这就是为什么Hoobastank的吉他手Dan Estrin,贝司手--Markku Lappalainen,鼓手--Chris Hesse 和主唱--Doug Robb与歌迷如此贴近吧。他们的歌具有表达年轻人心声的无形力量。“巡演和平时,我们都穿短裤和夹指拖鞋,看起来和平常人没什么差别。我喜欢这样。”Robb说,“我们从不和自己较真,时常拿自己开涮。演出时,我们和年轻人交谈,最终都会谈论以最平常的事而结束谈话。这种情形并不是‘歌迷VS摇滚歌星’。乐队是我们的共同兴趣,但我们不会总是讨论乐队的事。”然而他们也不是平庸之辈。第一张专辑中的两首轰动单曲“Crawling in the Dark”和“Running Away”的成功使他们的首张专辑成为白金唱片。他们在百忙中想给自己放个小假。比起第一张同名专辑,第二张The Reason向世人昭示了他们绝非等闲之辈,而是才华横溢的词曲创作者,The Reason有着更宽广的思想、情绪和感情。这就是进步。

Hoobastank,一支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后Grunge乐队,成立于1995年,首张同名专辑没有让他们红起来,直到《The Reason》的推出,该专辑发行四个半月后就位居排行榜三甲,他的知名度从此飞速上扬。说真的现在已经很少像这样类型的团体冲到排行榜,毕竟现在已不是摇滚乐流行的年代,普遍充斥的饶舌和R&B占据所有人的视听,那一直不停碎碎念的歌真像魔音穿脑哩!当饶舌摇滚乐如火如荼发酵时,Hoobastank 不为所动的走自己的路,这样的独特差异果然吸引众多乐迷,更轰动整个美国西岸俱乐部。98年该团自掏腰包发行首张专辑《they sure don't make basketball short like they used to》,不论是在演出后贩卖或当地零售店里都很畅销,透过网络的无国界效应,喜欢他们的乐迷甚至远及英国、以色列、俄罗斯、或巴西,才短短几个月唱片已卖个精光!与主流名厂ISLAND签约推出首张同名专辑《Hoobastank》,由 jim wirt〈incubus/重击合唱团、fiona apple/费欧娜艾波〉制作,jay baumgardner 混音,让已厌倦千篇一律饶舌摇滚乐的人重享美好的旋律共鸣。

乐队早在1994年成立于洛杉矶附近的 Agoura Hill 郊区,当时 Douglas Robb 与 Dan Estrin 分别效力于两支不同的乐队,一场比赛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谓不打不相识,从此两人惺惺相吸尝试合作,随后索性离开原来的乐队另起炉灶。贝斯手 Markku Lappalainen 与鼓手 Chris Hesse 加入后,急速催化了他们闯荡乐坛的伟大构想,从此意味着 Hoobastank 正式上路。当四个成员还在读高中时,就已经灵感喷涌了。在成名的过程中,他们变得严谨。细心的Estrin和Robb窝在家里的录音室里,一遍遍的调整小样,努力使专辑The Reason中的歌同时具有硬朗的摇滚震撼力和唯美精致的旋律。Robb补充道:“重的更重,柔的更柔。如果首张专辑采取中间路线,那么The Reason则亦柔亦刚。”

Estrin开玩笑说:“有些歌起初当我创作时也许很烂,然后Doug拿走他们并使他们变得……更烂。”撇开这个玩笑不谈,The Reason得益于制作人Howard Benson (P.O.D,),他强调整体。“Howard注重歌词、旋律和结构,而不是独立的部分。”Robb解释道。专辑的第一支单曲“Out of Control”显示了四个小伙子更大的野心和勇气。这首歌是乐队为这张唱片录制的最后一首,是在乐队认为他们已经完成了整张专辑之后写成的,涉及到了这张专辑的主题。“有几首歌是关于宗教和我对宗教的缺乏兴趣,”Robb说,“许多首歌向人们耳闻目睹的事提出疑问,并不是完全关于宗教的。‘Out of Control’便基于此,它讲述了在因为献身于某事而被蒙蔽后看清真相的过程。比如说,一个人全心全意致力于工作,却以迷茫困惑告终,或者说,失去控制(Out of Control)。”The Reason不缺正宗的摇滚作品,有着疾驰激烈的吉他和高钩音的‘Just One’、冲击力十足的‘Same Direction’和近乎宏伟的‘Disappear’,可以摇滚的内容很多。也有柔情些的作品,像深情的‘The Reason’,这首歌最明显的特征是循环反复的琶音和Robb挥之不去萦绕于心的声线,是首致歉爱人的情歌,他们现在已很少写这种歌了。他们还重新诠释了Rod Stewart的‘Do Ya Think I'm Sexy’,但没有多大突破。原先这首歌要被收入影片《杜斯-比格洛》(又译《哈啦猛男秀》)的原声带中,但我们想给它找个更好的归宿,也许会收入续集——《舞男杜斯》的原声带中。

漫天的风雪讲述着冬夜的浪漫,喧嚣的世界再次陷入沉寂,Hoobastank的音乐让人彻底地失眠,恍惚中竟然有些手足无措。我知道贪婪的灵魂已被那些旋律收买了,此刻所有的冲动都显得如此不合时宜。《The Reason》这张专辑已被我重复播放了若干遍,虽然里面并没有隐藏什么特殊的玄机,但是简单、悦耳的节奏却使人感觉很舒服。其实那几个家伙再简单不过了,他们没有任何时髦的噱头,甚至连花边新闻也少得可怜,当然这些琐屑与我毫不相干,我在乎的仅仅是他们的音乐。

很多听众是从《The Reason》开始认识Hoobastank的,殊不知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二张专辑了。乐队早在1994年成立于洛杉矶附近的Agoura Hill郊区,当时Douglas Robb与Dan Estrin分别效力于两支不同的乐队,一场比赛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谓不打不相识,从此两人惺惺相吸并开始尝试合作,随后索性离开原来的乐队另起炉灶。贝斯手Markku Lappalainen与鼓手Chris Hesse加入后,急速催化了他们闯荡乐坛的伟大构想,从此意味着Hoobastank正式上路。

“在我的生命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远比其他别的东西更加有吸引力,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Douglas缓慢地吐露着自己的心声,“当我遇到Dan的时候终于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想要做些什么,或者说我能够做些什么,我从14岁开始弹吉他,然后还弹过一段贝斯,我总在追逐更好的东西,也许是一种更好的生存状态吧!” Douglas已经唱了很多年,我想他将继续这样唱下去,虽然过往的经历是如此的幸运,但是对他们来说要走的路依然还很漫长。音乐能够让人与人之间得到更好的沟通,并且也能为彼此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感动,这似乎已经足够了。

Hoobastank的那些歌仿佛有种无形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可又让人觉得很塌实。是的,他们的确就像传说中的那么平凡,平凡的判断力,平凡的日常生活,平凡的工作表现,像你一样喜欢开玩笑、想问题,没错,这就是平凡人该干的事儿。不,他们平凡的有些不够彻底,我是说每件事儿都那么平凡,比如他们的第二张专辑《The Reason》就不是很平凡,相反优秀得一塌糊涂,从去年年底到现在销量一直那么火爆,仿佛目前每个角落都传遍了他们的声音。眼前的事实充分地证明了他们出众的创作才华,你听,音乐内涵如此的广泛,情绪把握的如此得体,对了,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今非昔比吧!

吉他手Dan是位不折不扣的乐迷,他出生在洛杉矶附近一个名叫calabasas的小镇,用他自己的话说那里什么都没有,最廉价的娱乐方式就是和朋友们聊音乐打发时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听了很多70、80年代的老歌,当然这些都得益于我的父母,我有大量的唱片收藏(不是CD或磁带,而是真正的黑胶唱片),我总是习惯一个人在屋子里听音乐”。当他12岁左右的时候买了第一张专辑,枪炮玫瑰的《appetite for destruction》,从此一生就这样被改写了,打那以后他开始弹吉他,然后弹贝斯、打鼓。“在学校那会儿开始和周围的朋友一起玩音乐,乐队里有些比较年轻的,当然也有些相对成熟的,他们介绍我听fugazi、red hot chili pepper什么的,大约在我14岁的时候开始了演出生涯,想起来当年台下大概有400、500人左右吧,也许当时我还有点儿恐惧,不过由始至终对我来说,唯一想做的事儿就是音乐”。

Hoob的歌

推荐资讯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第五AI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第五AI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为什么每个创作者都需要专属选题素材库?做内容创作的人,大概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灵感来了的时候文思泉涌,可没灵感的时候盯着屏幕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更...

335 2025-10-05
公众号注册的“蝴蝶效应”:一个选择,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运营 - 前沿AIGC资讯

公众号注册的“蝴蝶效应”:一个选择,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运营 - 前沿AIGC资讯

你可能觉得公众号注册就是填几个信息的事,殊不知,这里面的每个选择都像蝴蝶扇动翅膀,未来三年的运营轨迹可能就被悄悄改变了。很多人刚开始没当回事,等到后面想调整,才发现处处受限,那叫一个后悔。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注册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选择,到底能给未来的运营带来多大影响。​📌账号类型选不对,三年运营路难

505 2025-10-05
2025公众号托管服务方案,赚钱技巧与内容代运营全面升级 - 第五AI

2025公众号托管服务方案,赚钱技巧与内容代运营全面升级 - 第五AI

📌 2025 公众号托管服务的底层逻辑:不是代运营,是 “结果交付” 这年头做公众号托管,还只停留在帮客户发文章、改排版?趁早别干了。2025 年的托管服务早就变了味儿 —— 客户要的不是 “做了什...

471 2025-10-05
AI写作如何进行事实核查?确保头条文章信息准确,避免误导读者 - AI创作资讯

AI写作如何进行事实核查?确保头条文章信息准确,避免误导读者 - AI创作资讯

上周帮同事核查一篇AI写的行业报告,发现里面把2023年的用户增长率写成了2025年的预测数据。更离谱的是,引用的政策文件号都是错的。现在AI生成内容速度快是快,但这种硬伤要是直接发出去,读者信了才真叫坑人。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AI写作怎么做好事实核查,别让你的头条文章变成 误导重灾区 。​📌AI写

687 2025-10-05
10w+阅读量爆文案例拆解分析:高手都从这5个维度入手 - AI创作资讯

10w+阅读量爆文案例拆解分析:高手都从这5个维度入手 - AI创作资讯

🎯维度一:选题像打靶,靶心必须是「用户情绪储蓄罐」做内容的都清楚,10w+爆文的第一步不是写,是选。选题选不对,后面写得再好都是白搭。高手选选题,就像往用户的「情绪储蓄罐」里投硬币,投对了立刻就能听到回响。怎么判断选题有没有击中情绪?看三个指标:是不是高频讨论的「街头话题」?是不是藏在心里没说的「抽

436 2025-10-05
135编辑器会员值得买吗?它的AI模板库和秀米H5比哪个更丰富?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会员值得买吗?它的AI模板库和秀米H5比哪个更丰富?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会员值不值得买?AI模板库和秀米H5谁更胜一筹?🔍135编辑器会员的核心价值解析企业级商用保障与效率提升135编辑器的企业会员堪称新媒体运营的「合规保险箱」。根据实际案例,某团队通过企业会员节省了大量设计费用,完成多篇内容创作,单篇成本从千元降至百元内。这得益于其海量正版模板和素材库,

323 2025-10-05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 2025 恢复指南 - AI创作资讯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 2025 恢复指南 - AI创作资讯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2025恢复指南🔍新公众号限流的核心原因解析新公众号被限流,往往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超过70%的限流案例与内容质量直接相关。比如,有些新手喜欢用“震惊体”标题,像“惊!某公众号三天涨粉十万”,这类标题在2025年的算法里已经被明确标记

147 2025-10-05
AI内容重复率太高怎么办?掌握这些技巧轻松通过AIGC检测 - AI创作资讯

AI内容重复率太高怎么办?掌握这些技巧轻松通过AIGC检测 - AI创作资讯

⚠️AI内容重复率高的3大核心原因现在用AI写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重复率太高。明明是自己用工具生成的内容,一检测却显示和网上某些文章高度相似,这到底是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AI训练数据的重叠性。不管是ChatGPT还是国内的大模型,训练数据来源其实大同小异,都是爬取的互联

272 2025-10-05
135编辑器让排版更简单 | 专为公众号运营者设计的效率工具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让排版更简单 | 专为公众号运营者设计的效率工具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公众号运营者的效率革命做公众号运营的朋友都知道,排版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一篇文章从内容到排版,没几个小时根本搞不定。不过现在好了,135编辑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135编辑器是提子科技旗下的在线图文排版工具,2014年上线至今,已经成为国内新媒体运营的主流工具之一。它的功能非常

168 202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