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毅

简介: 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潭州镇生日:1947年职业:粤剧名演员代表作:《山伯临终》﹑《胡不归》﹑《玉佩菱花》主要成就:2002年获中国第十九届戏剧“梅花奖”,成为广东粤剧界二次获此奖项的第一位演员冯刚毅,粤剧名演员,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 更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潭州镇

生日:1947年

职业:粤剧名演员

代表作:《山伯临终》﹑《胡不归》﹑《玉佩菱花》

主要成就:2002年获中国第十九届戏剧“梅花奖”,成为广东粤剧界二次获此奖项的第一位演员

冯刚毅,粤剧名演员,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47年出生,冯刚毅自小酷爱粤剧艺术,坚持献身粤剧事业,1963年4月起投身粤剧事业,曾先后得到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陈笑风,罗家宝的传授,是深圳市粤剧团一手裁培出的粤剧艺坛新人,现任深圳市粤剧团领衔主演、副团长,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人物经历:冯刚毅生于1947年2月,1963年4月考入博罗县东乐粤剧团学艺,1965年底调入宝安县粤剧团,1971年因剧团解散,调入该县文艺宣传队,1974年调回重新组建的宝安县粤剧团,即深圳市粤剧团至今。

1980年他成功地创造了《鸳鸯泪洒莫愁湖》中的多情公子徐澄的形象,崭露头角,观众对他的表演评价颇高。

1982年夏,他随团赴上海演出《偷祭潇湘馆》中的贾宝玉时特地向越剧名家徐玉兰拜师求教。徐玉兰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多年塑造宝玉的体会传授给他,同时还得到该团著名演员严桂芳、王文娟的悉心指导,又有了喜人的进步。

1983年10月,中国音乐学院民扶声乐歌唱家王玉珍到深圳演出,冯刚毅得此机会,便向她请教民族唱法,从中得许多有益的启迪。

荣誉记录:1989年获中国第六届戏剧“梅花奖”,曾任全国、省、市青年联合委员会委员,多次获评市文化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2001年又获中国第十九届戏剧“梅花奖”,是粤剧界第一位“梅花奖”暨第一位“二度梅”得主。

2001年,在现代剧《驼哥的旗》中,他使出“新招”,以文丑诠释“貌丑心美”的驼哥,亮出了粤剧艺术的独特韵味。冯刚毅也因此剧一举夺得“二度梅”,并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

2002年获中国第十九届戏剧“梅花奖”,成为广东粤剧界二次获此奖项的第一位演员。

人物评价:冯刚毅随团长期活跃在两广地区,多次远赴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和美国、新加坡演出,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和专家、同行的赞誉。其所演剧目大部分被录制成电视节目和唱片。冯刚毅从学艺以来,一直遵循不谕的宗旨,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他大胆突破,革新创造,使粤剧得到枝繁叶茂的发展,获得青年观众的支持。一九八O年前后,冯刚毅成功地创造了《鸳鸯泪洒莫愁湖》中的多情公子徐澄的形象,使他在南国艺苑崭露头角,观众对他的表演评价颇高。他的音域宽广,迂回曲折,运用假嗓结合的发音方法,唱腔清脆明亮,圆润柔和,流畅自然,他的表演朴实,重洒脱不轻佻,力求真实自如。

冯刚毅在《偷祭潇湘馆》一剧中,香港评论界称赞他演的贾宝玉,可以相仿于当年饮誉省港澳的前辈粤剧名伶何非凡。香港著名粤剧前辈新马师曾认为,冯的唱腔“神似凡腔,尤胜凡腔”,盛赞他有新鲜的创造和发展。

个人作品:《山伯临终》、《胡不归》、《玉佩菱花》、《状元打更》、《天之娇女》、《鸳鸯泪洒莫愁湖》、《偷祭潇湘馆》(或《宝玉祭潇湘》)、《宝玉哭晴雯》、《风雪夜归人》、《驼哥的旗》、《七十二家房客》

猜你喜欢

最新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