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h

简介: 外文名:U-Theatre Of Taiwan成立日期:1988年主要成就:2014年荣获“第一届总统创新奖”团体组优人神鼓是台湾一个表演艺术团体,前身为优剧场,1988年由创办人刘若瑀于台北市木栅老泉山创立。1993年黄志群加入担任击鼓指导,成为优人神鼓。优人神鼓以“先学静坐, 更多>

外文名:U-Theatre Of Taiwan

成立日期:1988年

主要成就:2014年荣获“第一届总统创新奖”团体组

优人神鼓是台湾一个表演艺术团体,前身为优剧场,1988年由创办人刘若瑀于台北市木栅老泉山创立。1993年黄志群加入担任击鼓指导,成为优人神鼓。优人神鼓以“先学静坐,再教击鼓”为原则,揉合果托夫斯基(En:Jerzy Grotowski)身体训练、东方传统武术、击鼓、太极导引、民间戏曲、技艺、宗教科仪、静坐等元素,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表演形式“当代肢体训练法”。

剧团创立于1988年的优人神鼓是一支十分独特的表演团体。十多位成员远离繁华的台北,驻扎在木栅老泉的原始森林中。他们每天在山上打拳、打坐、打鼓,女生束发,男生光头,生活极其简单。

优,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指的是表演者;神,则是人在高度专注下,所进入的一种宁静、无我状态。“优人”是古老的表演者,“神鼓”指一个人在最大的放松和警觉中,透过内心的宁静,将击鼓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创团迄今,来自台湾的“优人神鼓”以绵延不绝的敲击诗篇,走出一条“道艺融合”的表演之路,在国际舞台上,“鼓”动了众人对东方表演艺术的热诚。

关于创始人

创办人刘若瑀,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中国戏剧组毕业,1984年就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剧场艺术硕士,之后便创办了台湾现代戏剧表演团体优人神鼓(原优剧团)。也正是从小便爱上了舞台,回国后,刘若瑀与剧团音乐总监黄志群在台湾年轻戏剧人中组建了一个现在的舞团--优人神鼓。

清苦的沉稳

“优人神鼓”创立前,刘若瑀是台湾兰陵剧坊的演员,获得金钟奖后,她开始了一段师从波兰戏剧大师果托夫斯基的自我探索之旅。“大师果托夫斯基曾对她说,她是‘西化的中国人’,这样的问题让刘若瑀产生了不断的思考,不断问自己‘根’在哪里?我是谁?”。而到现在,团员每天清晨六时练太极、八时打坐,午后击鼓、排练,甚至吃饭、睡觉等日常琐事,均来源于大师果托夫斯基,目的在于以山林大自然的原生智慧开发演员身心能量。

演员女生束发,男生光头,伴着山林里的艳阳、风雨、寒流、虫鸣,打赤脚、吃饭、静坐、击鼓、修习武术,生活极其简单、清苦。演员的肢体动作、舞蹈与击鼓融为一体,实际难度相当高,要求演员在拥挤纷乱的世界保持内心的宁静。在大自然的浸润中,演员的心思变得越来越细致,对音乐的掌握也更敏锐。

简介的单纯

舞团通过简洁朴素的舞台呈现出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境界。优人们相信,这份宁静可以让舞台表演与现场观众共同凝聚“活在当下”的片刻。刘若瑀曾说:“‘优人’最好看的地方,是他们所表现出的那股单纯,必须真的有力量,才能感动人,这也是优人们一直在训练的。”

就如舞团的极简与单纯风格在四年淬炼而成的作品《时间之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用极少的道具作为辅助;镜面舞台的设计再一次扩充了视觉空间;击鼓的力与速度、舞蹈精准的排列,这些使剧场中的时空均存有一丝留白,给人以在剧场“星际穿越”的体验。

历史:1988年“优剧场”成立,作品有《锺馗之死》(1989年)、《山月记》(1992年)和《漠‧水镜记》(1992年)。

1993年,黄志群加入剧团,发展一系列“优人神鼓”作品。

2003年成立“神鼓小优人”,成员以国小和国中学生为主,接受击鼓和武术训练课程。

2007年与台北市景文高中合作创设景文高中“优人表演艺术班”。

2014年荣获“第一届总统创新奖”团体组。

主要作品:1988年《地下室手记浮士德》

1989年《锺馗之死》

1990年《小ㄈ的戏》

1990年《七彩溪水落地扫》

1992年《山月记》

1992年《漠‧水镜记》

1993年《争‧水镜记》

1994年《优人神鼓》

1995年《心戏之旅》

1997年《种花》

1997年《海潮音》

1998年《听海之心》

1999年《旷野之歌》

2001年《持剑之心》

2002年《捻花》

2002年《金刚心》

2003年《蒲公英之剑》

2005年《禅武不二》

2005年《听海之心101》

2006年《与你共舞》

2006年《门》

2007年《正版禅武不二》

2007年《勇者之剑》

2007年《入夜山岚》

2007年《鼓舞小勇士》

2008年《空林山风:走路篇》

2008年《暴风地带》

2009年《入夜山岚》

2009年《曼达拉》

2009年《喂!向前走》

2010年《天人合一》

2010年《花蕊渡河》

猜你喜欢

最新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