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nadette Peters

简介: 小简介
作为20世纪后50年百老汇音乐剧舞台上最成功的女演员,伯娜黛特·皮特丝在音乐剧表演方面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一帆风顺的。她于出生于纽约的皇后大街,在她将近40年的演艺生涯中,皮特丝参演了诸如《玫瑰舞后》、《海上娇娃》以及《歌与舞》等堪称经典的百老汇剧作,获得了多次托 更多>

小简介
作为20世纪后50年百老汇音乐剧舞台上最成功的女演员,伯娜黛特·皮特丝在音乐剧表演方面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一帆风顺的。她于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纽约的皇后大街,在她将近40年的演艺生涯中,皮特丝参演了诸如《玫瑰舞后》、《海上娇娃》以及《歌与舞》等堪称经典的百老汇剧作,获得了多次托尼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并且将两尊托尼奖收入囊中。此外,皮特丝还成为入选戏剧名人堂的最年轻的演员。所有这些都可以证明皮特丝高超的演技以及她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是多么的完美。
在1999年的6月,皮特丝凭借她在重演的《安妮,拿起你的枪》中的非凡表现,一举夺得她的第二尊托尼奖杯和第三项戏剧委员会奖,这样卓越的成绩不禁让人们啧啧称赞。可以说,皮特丝的演艺生涯是非常顺利的,她的成名在观众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在无限风光的背后,是她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作品过人的领悟力以及无可比拟的戏剧天分。
伯娜黛特·皮特丝的母亲是她演艺生涯中的第一个领路人。她很早就发现了小皮特丝的天赋,在皮特丝只有3岁半的时候,她就安排她在《少年陪审团》(Juvenile Jury)中担任了一个小角色。尽管这听来比较有传奇色彩,但此举确实使皮特丝从很小就对音乐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皮特丝后来又在《为它定调》(Name That Tune)中表现不俗,成为那些小演员中表现最好的一个。到了5岁的时候,她就开始接受系统的踢踏舞课程了。
在1961年的时候,皮特丝获得了一个机会,得以参加《玫瑰舞后》的巡演。这是皮特丝参加的第一个百老汇名作,尽管戏分不多,但许多东西对于皮特丝来说都是全新的。她在巡演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对于实际表演有用的技巧。当皮特丝会年满20岁的时候,她已经明确了她在音乐剧方面奋斗的方向,不再把音乐剧仅仅当作个人的爱好,而是视为一门终生为之奋斗的职业了。
皮特丝在百老汇的初次露面是在1967年的《Johnny No-Trump》中,初次登台便获得很多剧评人的好评,接下来在1968年在《乔治·M》(George M!)中的表演更是使人觉得她不是昙花一现。而她在随后的《海上娇娃》(Dames At Sea)中的表现更是让她获得了第一个戏剧委员会奖(Drama Desk Award)。
1971年,皮特丝因在伯恩斯坦的音乐剧《锦城春色》中扮演爱丝特哈泽(Brunehilde Esterhazy)而获得了第一个托尼奖的提名。在1973年,她完成了自己在银屏上的处女作《Ace Eli and Rodger of the Skies》。从此,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她开始涉足电影界,她的表演天分同样适用于电影这个领域。她在1976年参与拍摄的电影《无声电影》(Silent Movie)获得了德国金球奖的提名。
皮特丝在1974年的《麦克和梅布尔》(Mack and Mabel)中的出色发挥使她再次获得了托尼奖的提名,而她塑造的“诺曼底人——梅布尔”的形象也长久的留在人们的脑海之中。在1979年,皮特丝完成了她和喜剧电影的第一次接触——同喜剧明星史蒂夫·马丁(Steve Martin)合演了喜剧《性情古怪的人》(The Jerk)。
在进入80年代以后,皮特丝好运不断。1981年皮特丝和史蒂夫·马丁合演的《天降好运》(Pennies From Heaven)获得了她的第一个金球奖,同时她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演唱现在开始》(Now Playing)也得以正式发行。
在1983年回到百老汇的舞台后,皮特丝承演了桑德海姆的音乐剧《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在这部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作品中,皮特丝发挥的极为出色,她个人也多次承认她最适合出演的还是桑德海姆的作品。她因为此剧中的精彩表现而获得托尼奖和戏剧委员会奖的双项提名。如果说《海上娇娃》使得年轻的皮特丝在人才如云的百老汇站稳了脚跟的话,她在《麦克和梅布尔》和这部作品中的表现已经使她成为百老汇的明星了。
皮特丝在经历了三次托尼奖的提名之后,终于在1985年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托尼奖项。这次她得以获奖的剧目是传奇韦伯的《歌与舞》。并且又接连获得了戏剧协会奖(Drama League Award)和戏剧委员会奖。从此之后皮特丝的演艺生涯可以说是一条坦途。在1987年由桑德海姆推出的《走进丛林》(Into The Woods)中,皮特丝凭借她出色的发挥捧得了第二尊戏剧委员会奖。
1996年7月20日,皮特丝凭借她长久以来为音乐剧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得以进入戏剧名人堂,从而也成为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演员。
在1999年,皮特丝因在重演的《安妮,拿起你的枪》中出演奥克莱·安妮而再度将托尼奖和戏剧委员会奖双双收入囊中。根据她在这部作品中的原声演唱灌制的CD也获得了格莱美大奖。
在音乐剧领域获得重大成功之后,皮特丝将目光再次转向了影视界。在2001年的上半年,皮特丝拍摄了她的第一部印度电影《让雪飘》(Let It Snow)。同年,她还灌制了由罗杰斯和小哈默姆坦作品精选而成的一张CD,全部由她进行全新的演绎,这张唱片将于2002年的3月推出。当然,皮特丝并没有放弃她在音乐剧方面的演出,她已经决定在2003年重演的桑德海姆名作《玫瑰舞后》中出任妈妈罗拉这个角色。而这个剧目正是当初幼小的皮特丝初涉百老汇所接触的第一部名作。相信皮特丝这次会给我们更精彩的演出。
在皮特丝杰出的舞台生涯中,这位两度获得托尼奖的女演员以其非凡的魅力征服了挑剔的观众,她就像拥有分身的魔术一样,出现在音乐剧的舞台、电影电视的荧屏、音乐会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百老汇音乐剧的历史上,伯娜黛特·皮特丝已经成为同艾索·摩曼和玛丽·马汀一样著名的传奇人物。
by Jason AnkenyOne of the biggest Broadway stars of her era, Bernadette Peters was widely acclaimed as the finest singing actress to come along since Barbra Streisand. Born Bernadette Lazzara on February 28, 1948, in New York City, she began singing and dancing while a toddler, and was already a member of Actors' Equity by the age of nine. By 1959, having adopted the stage name Peters, she appeared in a revival of The Most Happy Fella, subsequently co-starring in a road tour of Gypsy; however, she then retired from performing for a time, extensively studying acting and singing during her late-teen years.
In 1968, Peters won a Theatre World citation for her performance in George M!; that same year, she also garnered a Drama Desk Award for her comedic turn in the off-Broadway spoof Dames at Sea. During the late '60s and early '70s, however, she suffered a series of theatrical disappointments, among them productions of On the Town, La Strada, W.C., and Mack and Mabel; as a result, by the mid-'70s she was also regularly appearing in film and television roles. Peters' Hollywood breakthrough arrived in 1979 opposite co-star Steve Martin in The Jerk; two years later, they reunited for the fascinating flop Pennies from Heaven.
Returning to Broadway, she reached new peaks of success as the star of a pair of Stephen Sondheim musicals, 1984's 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and 1987's Into the Woods; for her work in Andrew Lloyd Webber's Song and Dance, Peters earned a Tony Award. During the late '80s, she mounted a hit cabaret act, which focused largely on show tunes but also included an effective cover of Hank Williams' "I'm So Lonesome I Could Cry." After a disappointing return to Hollywood, Peters reappeared on Broadway in 1993, starring in The Goodbye Girl; however, the show closed after less than 200 performances.

Bernadette Peters的歌

推荐资讯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第五AI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第五AI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为什么每个创作者都需要专属选题素材库?做内容创作的人,大概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灵感来了的时候文思泉涌,可没灵感的时候盯着屏幕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更...

742 2025-10-07
公众号注册的“蝴蝶效应”:一个选择,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运营 - 前沿AIGC资讯

公众号注册的“蝴蝶效应”:一个选择,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运营 - 前沿AIGC资讯

你可能觉得公众号注册就是填几个信息的事,殊不知,这里面的每个选择都像蝴蝶扇动翅膀,未来三年的运营轨迹可能就被悄悄改变了。很多人刚开始没当回事,等到后面想调整,才发现处处受限,那叫一个后悔。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注册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选择,到底能给未来的运营带来多大影响。​📌账号类型选不对,三年运营路难

978 2025-10-07
2025公众号托管服务方案,赚钱技巧与内容代运营全面升级 - 第五AI

2025公众号托管服务方案,赚钱技巧与内容代运营全面升级 - 第五AI

📌 2025 公众号托管服务的底层逻辑:不是代运营,是 “结果交付” 这年头做公众号托管,还只停留在帮客户发文章、改排版?趁早别干了。2025 年的托管服务早就变了味儿 —— 客户要的不是 “做了什...

726 2025-10-07
AI写作如何进行事实核查?确保头条文章信息准确,避免误导读者 - AI创作资讯

AI写作如何进行事实核查?确保头条文章信息准确,避免误导读者 - AI创作资讯

上周帮同事核查一篇AI写的行业报告,发现里面把2023年的用户增长率写成了2025年的预测数据。更离谱的是,引用的政策文件号都是错的。现在AI生成内容速度快是快,但这种硬伤要是直接发出去,读者信了才真叫坑人。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AI写作怎么做好事实核查,别让你的头条文章变成 误导重灾区 。​📌AI写

858 2025-10-07
10w+阅读量爆文案例拆解分析:高手都从这5个维度入手 - AI创作资讯

10w+阅读量爆文案例拆解分析:高手都从这5个维度入手 - AI创作资讯

🎯维度一:选题像打靶,靶心必须是「用户情绪储蓄罐」做内容的都清楚,10w+爆文的第一步不是写,是选。选题选不对,后面写得再好都是白搭。高手选选题,就像往用户的「情绪储蓄罐」里投硬币,投对了立刻就能听到回响。怎么判断选题有没有击中情绪?看三个指标:是不是高频讨论的「街头话题」?是不是藏在心里没说的「抽

179 2025-10-07
135编辑器会员值得买吗?它的AI模板库和秀米H5比哪个更丰富?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会员值得买吗?它的AI模板库和秀米H5比哪个更丰富?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会员值不值得买?AI模板库和秀米H5谁更胜一筹?🔍135编辑器会员的核心价值解析企业级商用保障与效率提升135编辑器的企业会员堪称新媒体运营的「合规保险箱」。根据实际案例,某团队通过企业会员节省了大量设计费用,完成多篇内容创作,单篇成本从千元降至百元内。这得益于其海量正版模板和素材库,

331 2025-10-07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 2025 恢复指南 - AI创作资讯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 2025 恢复指南 - AI创作资讯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2025恢复指南🔍新公众号限流的核心原因解析新公众号被限流,往往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超过70%的限流案例与内容质量直接相关。比如,有些新手喜欢用“震惊体”标题,像“惊!某公众号三天涨粉十万”,这类标题在2025年的算法里已经被明确标记

102 2025-10-07
AI内容重复率太高怎么办?掌握这些技巧轻松通过AIGC检测 - AI创作资讯

AI内容重复率太高怎么办?掌握这些技巧轻松通过AIGC检测 - AI创作资讯

⚠️AI内容重复率高的3大核心原因现在用AI写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重复率太高。明明是自己用工具生成的内容,一检测却显示和网上某些文章高度相似,这到底是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AI训练数据的重叠性。不管是ChatGPT还是国内的大模型,训练数据来源其实大同小异,都是爬取的互联

222 2025-10-07
135编辑器让排版更简单 | 专为公众号运营者设计的效率工具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让排版更简单 | 专为公众号运营者设计的效率工具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公众号运营者的效率革命做公众号运营的朋友都知道,排版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一篇文章从内容到排版,没几个小时根本搞不定。不过现在好了,135编辑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135编辑器是提子科技旗下的在线图文排版工具,2014年上线至今,已经成为国内新媒体运营的主流工具之一。它的功能非常

382 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