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20]秦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00:05.42]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
[00:09.16]秦始皇作为秦帝国的缔造者
[00:12.49]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00:18.21]开创“车同轨 书同文”的大一统文明
[00:22.69]因此留下了千古一帝的名誉
[00:26.38]为了探究秦始皇千秋功业背后的历史深层原因
[00:31.50]我们不得不放大历史视野,追溯一下在秦始皇之前
[00:37.03]他的先辈们的发展史。那么秦始皇家族,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00:44.02]秦始皇的祖辈们的积累,与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呢?
[00:51.59]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
[00:55.35]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第二集襄公立国。
[01:03.07]--------------------------
[01:03.57]讲述正文:
[01:04.07]在秦始皇继位之前
[01:07.81]有历史记载的秦国的先君
[01:11.00]一共是三十五位,秦始皇是第三十六名
[01:19.62]在他之前有三十五位
[01:23.15]从秦庄公,秦庄公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年代记载的君王
[01:33.90]从他这儿开始,到秦王嬴政,也就是到秦始皇继位
[01:40.03]这个中间,差不多将近600年
[01:46.71]这段历史(秦国)和他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是周
[01:51.82]而这个周朝,又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01:59.60]西周是从周武王灭商,一直到周幽王被杀
[02:06.54]这段历史叫西周
[02:09.75]从平王东迁
[02:12.17]到秦国灭了东周
[02:15.63]这个叫东周
[02:18.65]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02:25.42]如果我们考察一下西周建国初期就会发现
[02:30.88]周武王建国之后封了很多诸侯
[02:37.04]这些诸侯中间,大部分是两类人
[02:40.76]一部分是他的亲属,一部分是功臣
[02:44.82]但是这里面找不到秦国
[02:48.78]换句话说,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时候,没有秦国
[02:53.64]那个时候的秦国,是一个很小的一个族群,没有被封
[02:59.16]那么秦国到什么时候,才逐步走上了一个崛起之路呢
[03:10.14]这里面,是到西周的第八位天子
[03:14.80]西周一共是十二位天子,到第八位天子
[03:19.74]叫周孝王,到周孝王时期
[03:25.78]秦人这个部族,有一个首领叫非子
[03:31.42]他做了一件周孝王非常赏识的事情
[03:36.24]什么事情呢
[03:37.62]他(非子)为周孝王养马
[03:40.84]而且养马养的非常好
[03:43.12]马群繁殖的很茂盛,马匹长得膘肥体壮
[03:48.96]周孝王很欣赏非子,所以周孝王给了他一个嘉奖
[03:55.81]这个嘉奖就是按历史的记载
[04:01.34]叫“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04:07.75]就是正式把他(非子)封到秦这个地方
[04:12.36]秦实际上是非子的封地
[04:15.46]这个封地的位置,大致在今天甘肃的陇西
[04:21.03]甘肃陇西这一带,是秦朝最早的封地
[04:26.21]然后让他继承他祖先的嬴姓
[04:32.22]而且这块地方就作为非子的采邑
[04:39.38]因为周朝最高的叫王
[04:42.23]像周武王、周文王、周平王都叫王,那么王下面就是诸侯了
[04:48.44]诸侯下面就是卿大夫,卿大夫下边就是士
[04:53.50]到了卿大夫这一级的时候,有了自己的采邑
[04:58.60]所以这个时候,非子他所取得实际上是卿大夫,这么一个职务
[05:08.33]什么叫采邑呢,采邑是古代的天子给诸侯
[05:14.13]封给他手下的卿和大夫的一块领地
[05:20.79]这块领地是世袭的,可以父子相承的
[05:28.04]因为那时候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子发工资
[05:31.59]封了一个卿跟大夫也不是发工资,那怎么办呢
[05:35.11]他是一种食物,我把这块地封给你
[05:38.49]这块土地连人民都属于你
[05:41.83]然后这块土地上打的东西,都交给你
[05:46.17]所以,卿跟大夫就吃这块地
[05:52.00]因为吃的是这块地,也称之为食邑
[05:55.48]食物的食,食邑
[05:57.96]而这个采邑,封给了非子之后呢
[06:03.48]这是一个标志,说明秦从一般的族群
[06:09.04]这个时候进到了卿大夫这个阶层
[06:12.26]这个卿大夫比诸侯国要小,比诸侯要小
[06:16.68]但是他毕竟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
[06:21.05]这是第一步
[07:10.78]--------------------------
[07:20.78]这个变化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周天子的地位在逐步的下降
[07:26.68]西周的王制在走向衰落。这个过程很漫长,
[07:33.83]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三个周王应当付很大的责任。
[07:39.96]这三个周王第一个是周厉王
[07:44.73]周厉王是西周十二代王的第十位。
[07:48.41]周厉王有两点失误
[07:51.46]第一,他与民争利
[07:55.13]第二,他压制言论
[07:58.03]周厉王怎么与人争利呢
[08:00.82]本来这些东西呢
[08:02.00]像山林,像水面,是允许所有的人使用的
[08:06.99]但是周厉王时期
[08:09.27]他把它收归国有
[08:11.27]特别是收归国有的话呢
[08:13.95]直接伤害了一类人的利益
[08:17.73]这一类人叫国人
[08:20.50]这个国就是国都
[08:23.92]什么叫国人呢,简单来说
[08:25.48]就是住在都城里的人。
[08:29.50]但是这个国人可不是一般的人
[08:32.57]和国人相对的叫野人
[08:37.62]国人是一个比较高的一个层次
[08:40.22]国人,他有一定的权利啊
[08:41.81]比如说国人可以参加祭祀
[08:44.29]国人可以从军
[08:46.23]国人可以做基层官吏
[08:50.47]周厉王的这个措施,就直接导致国人和他的矛盾尖锐了
[08:55.76]在这种情况下,国人意见很大
[08:59.94]那么说周厉王话的人也很多
[09:03.85]周厉王只是采取了高压政策
[09:06.41]他派人监视国人
[09:08.39]派了好多特工,监视国人
[09:11.04]只要谁像的报告说谁在背后议论他了
[09:15.68]他就把这个人杀了
[09:18.23]这样最后导致的一个什么结果呢?
[09:22.66]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09:27.25]国人在京城里边见面的时候不敢说话
[09:29.85]只是使个眼色,这叫以目。
[09:35.72]就是光使个眼色,不敢说话了,到了这个程度。
[09:39.84]而这是直接压制言论的一个结果。
[09:45.19]周厉王反倒很高兴
[09:48.08]他给他手下的一个大臣说
[09:51.99]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09:54.92]这个弭谤的弭,就是我能够堵着国人说话了
[10:03.14]他不敢在背后说我的话了
[10:06.07]这个谤,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诽谤的谤
[10:10.54]但这个谤在古代,他不是诽谤的意思
[10:14.77]什么叫‘谤’呢,谤泛指在背后议论这个人
[10:19.89]议论人好,议论人坏,都叫谤
[10:24.01]所以这个谤,就是背后议论人
[10:28.59]我现在能够弭谤,就是阻止国人在背后议论我
[10:34.44]这个大臣就告诉他
[10:37.9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0:41.73]他说,你堵住老百姓的嘴,就像堵住那个河水不让它流一样。
[10:48.53]你河水堵着不让它流,时间长了
[10:51.37]这个水就会漫出来,伤人一定会非常多
[10:55.62]所以这个水,你只能疏导,千万不能堵
[11:01.21]而你堵老百姓的嘴,你不让他说话
[11:04.30]他的危害比那个堵河道那个水的危害还要大
[11:09.80]但是周厉王听不进去
[11:12.78]结果,周厉王这种政治高压只实行了三年
[11:18.79]出现国人暴动,这在周朝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国人暴动
[11:25.86]国人一暴动,周厉王就逃了
[11:29.88]从他的京城当时叫镐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
[11:35.31]逃到彘,彘是今天山西的霍县
[11:42.31]您想想国都里的国人暴动,天子逃亡
[11:48.92]而且这一逃就是十四年不敢回来
[11:53.27]你想想,这个周朝周天子西周政权
[11:59.55]到厉王时代已经是天子威风扫地了
[12:05.23]第二个导致西周政权衰落的
[12:09.10]叫周宣王,宣王在中国历史还是比较有名的
[12:14.50]他执政的前期,革除了一些弊政,号称为宣王中兴
[12:20.01]他一度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他后期办了个错事
[12:25.56]这个错事就是他对戎族和南方用兵
[12:32.68]连续作战失利
[12:35.09]这个作战的失利的结果
[12:37.54]让周宣王丧失了大量的军队
[12:41.99]这个太关键了
[12:45.12]因为这个西周初年天子封了很多诸侯
[12:51.90]天子其实掌管的地方并不多
[12:54.68]那么天子凭什么能够号令诸侯呢
[12:57.30]就是因为天子掌握了大量的军队
[13:02.13]而周宣王时期军队被打败
[13:07.15]军队打垮,所以从宣王开始
[13:11.45]周王朝掌管直接掌管的军队急剧减少
[13:16.91]这是宣王,第二个导致西周灭亡的宣王
[13:23.51]第三个导致西周灭亡的叫周幽王
[13:28.76]这个人更有五名
[13:31.83]就是西周的最后一代国君——周幽王
[13:36.69]他是导致西周直接灭亡的一个天子
[13:41.62]周幽王在公元前七百七十一年遇到了一场灾难
[13:49.34]这时,有三股力量集合起来
[13:54.65]一个是姓申的申侯
[13:58.86]再一个是缯侯
[14:01.51]申侯缯侯又联合了西戎
[14:04.95]三股力量包围了镐京,包围了京城
[14:09.48]然后周幽王就点燃烽火
[14:12.27]古代的话来点这个烽火呢
[14:15.51]他是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
[14:19.16]烽火台来是隔一定的距离修一座
[14:22.52]第一座点燃第二座看见就继续点,然后迅速的传下去
[14:27.76]因为当时没有手机嘛,他不可能把一个电话通知天下
[14:32.15]发一个短信天下的诸侯就来了
[14:36.25]他是把烽火台一点燃
[14:39.25]天下的诸侯看到烽火台点燃了
[14:42.29]就知道京城有事儿了
[14:44.22]就带着军队来救,这个叫勤王
[14:50.74]但是这一次点燃烽火以后,大部分诸侯没有来
[14:55.19]只来了少数的,所以这一仗周幽王被打败了
[14:59.62]打败的结果是幽王被杀,镐京被攻破
[15:03.53]镐京的珍宝还有周幽王最喜爱的一个美女都被西戎抢走了
[15:12.20]本来这个周天子是非常有权威的
[15:17.05]天子,一点燃烽火
[15:18.76]诸侯是一定来救的
[15:20.15]那么周幽王点燃烽火,为什么没有人来勤王?
[15:26.89]这和一个女人有关
[15:30.54]这个女人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美女
[15:34.99]叫褒姒,褒姒是褒国献给周幽王的
[15:43.25]周幽王很宠爱她,宠爱到废掉原来的王后和太子
[15:49.84]立了褒姒做王后
[15:52.66]立了褒姒生的儿子做太子
[15:56.05]这就是换了王后,又换了太子
[15:58.66]这么喜欢她
[16:00.37]但是褒姒有一个毛病
[16:03.18]特别严肃,不爱笑
[16:07.04]周幽王还特别喜欢看她笑,她就是不笑
[16:12.83]怎么逗她都不笑,这就没治了
[16:17.68]后来呢,有大臣建议
[16:20.46]周幽王采取了什么办法呢
[16:22.56]把烽火台给点燃了
[16:26.35]烽火台一点燃,那个天下的诸侯啊
[16:28.89]带着军队都马不停蹄的赶到镐京
[16:32.07]到了镐京一看!没有敌人,这诸侯的傻到那了
[16:37.66]褒姒看见来了这么多军队,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16:42.56]就问幽王,幽王给他解释
[16:46.03]这烽火一点诸侯来救
[16:48.47]其实我就是逗他们玩儿的
[16:52.69]这褒姒一听说,褒姒就哈哈大笑
[16:56.18]褒姒的一笑,周幽王太乐了
[17:00.24]好不容易逗褒姒笑了
[17:04.71]那就这就是让褒姒笑的一种方法
[17:07.18]那怎么办呢?咱们经常点
[17:10.80]那咱隔两天点一次,点一次诸侯来一次
[17:14.60]褒姒笑一次
[17:17.15]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17:24.46]这很像中国的一个民间故事“狼来了”
[17:33.96]大家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
[17:34.44]所以,大臣呐,就向周幽王讲,这不行
[17:38.82]这个烽火,你看起来他是个小玩意
[17:42.19]但他是救命的一个方法,你这么闹来闹去
[17:47.55]隔三差五的你点一次
[17:49.98]每一次诸侯来了,都是无事,你就是为博美人一笑
[17:55.26]那将来人家还来吗,人家不来了
[17:58.91]但是周幽王听不进去
[18:01.75]他照样点,不过越点,来的越少
[18:05.52]点到最后就来的就所剩无几了
[18:09.91]也就在这个时候
[18:12.22]被废的王后带着被废的太子回到他爹那去了
[18:18.87]这个被废的王后可不是个一般的人
[18:22.38]他的爹是个诸侯叫申侯
[18:26.88]申侯看见自己的女儿被废了
[18:31.06]申侯特别恼火,这个当爹的心情可以理解
[18:36.02]这周幽王按说是他的女婿
[18:39.02]这么个闹法,申侯就恼了
[18:42.39]申侯就联合了缯侯
[18:44.26]又联合了西戎
[18:46.53]然后一块的进攻镐京
[18:48.96]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一次周幽王真急了
[18:53.28]狼真来了,怎么办呢
[18:55.59]再点,大部分诸侯都不来了
[18:59.81]只来了,少数几个,周幽王被打败了,被杀
[19:04.30]在来的少数几个人中间
[19:07.48]其中有一个人作战,特别有力
[19:14.96]这个人是谁呢,就是秦始皇之前
[19:19.49]三十五位秦国国君的第六位
[19:24.23]也就是后来被封为诸侯的秦襄公
[19:28.48]他来了,这秦襄公在众多诸侯不来的情况下,他来了
[19:36.02]而且呢,打的还特别勇敢
[19:39.67]这下子这个周幽王是死了
[19:43.36]他是不知道秦襄公来援助
[19:45.84]但是这个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
[19:49.82]他就是东周的第一代国君
[19:52.34]他知道,这个秦相公来援助他了
[21:04.64]--------------------------
[23:04.64]秦襄公这一次勤王很了不得
[23:10.21]这是秦国在崛起之路上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3:16.74]因为这个秦襄公这个勤王
[23:19.16]至少说明秦襄公有两点
[23:21.88]第一,他有政治眼光
[23:25.05]他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机遇
[23:29.80]再一个,他有政治魄力,他敢于带兵来救
[23:34.76]别人都不来救,就他来救
[23:37.64]秦襄公应当说是一个既有政治眼光,又有政治魄力的国君
[23:42.47]因为他知道,要想得到封赏
[23:46.63]必须由周天子来封
[23:50.23]所以别人不去救,我去救
[23:52.18]别人不来,我来
[23:53.60]别人不打,我打
[23:55.55]他这一次,打的还很有力
[23:58.63]周平王很高兴
[24:02.97]对这个秦襄公做了两件事
[24:06.02]第一封侯
[24:09.51]秦国这一次不再是卿大夫了
[24:12.92]一下子从卿大夫封为侯
[24:16.97]封成为正式的诸侯了
[24:18.83]第二,封赏
[24:20.95]赏了什么了,赏他一大块地
[24:24.08]这个地叫西戎之地
[24:27.12]也就是攻破镐京的那个戎族占据那一块
[24:31.41]这块地包括现在的甘肃、陕西这一大片
[24:36.88]西戎之地
[24:38.71]因为当时戎族,是一个比较大的族群
[24:43.37]这样,秦襄公的秦王得到两样礼物
[24:49.51]一个是封侯,第二是赏地
[24:56.05]这可是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25:16.50]史书记载
[25:17.16]襄公於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
[25:22.55]秦襄公从此就建了一个国
[25:25.80]秦国的建国,是从襄公开始的
[25:29.11]这个襄公立国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是个界碑
[25:36.30]秦国这是第一次成了一个国
[25:40.44]而且给诸侯取得了一个平起平坐的一个地位
[25:45.18]这样就带来两方面的作用
[25:47.13]第一,他有了一个政治名分
[25:50.73]西周是一个非常重视政治名份的一个社会
[25:57.51]你过去你的秦,原来是没有名分的
[26:01.70]后来孝王给了一个卿
[26:07.25]到了平王时期才给了一个诸侯
[26:10.36]所以给了一个政治名分
[26:12.88]有了这个政治名分
[26:15.07]他可以和山东封的比较早的
[26:17.83]像齐国、晋国、燕国封的很早
[26:21.98]西周一建国就封了
[26:23.76]和这些国家可以平起平坐
[26:26.10]这是个政治名分
[26:28.70]再一个,赏他一大块土地
[26:31.53]当然,这个地是赏了
[26:35.34]但是这个地呢,实际上被谁占了呢?
[26:38.48]西戎,被西戎占了。
[26:41.68]周平王是把这一块
[26:45.21]自己也管不了
[26:47.64]也占不住的地,赏给你(秦襄公)了
[26:51.59]周平王告诉秦襄公,这块地封给你了
[26:55.35]他不是住着的有西戎吗
[26:56.97]你去打,打下来就是你的
[26:59.12]表面上看,一纸空文,没什么用啊
[27:06.49]比如说这个房子分给你了
[27:09.08]这房子他还住了有户人家了
[27:12.04]那怎么办?你就把他逼走,逼走的就是你的
[27:17.19]但是他有一个好处,天子无戏言啊
[27:21.89]周天子这个地封给你了
[27:24.73]那么下面那么你就尽管去打
[27:27.70]打下来都是你的
[27:29.79]你是合法的占有者了
[27:32.06]等于说你拿到了一个房产证
[27:36.17]那个房子里,尽管住了人,还有人
[27:38.60]但是你拿的是房产证啊
[27:40.60]他住个房,他没有房产证啊
[27:43.45]那么我就可以把他赶走
[27:45.69]赶走了这个房子就是我的
[27:48.24]所以说这一纸空文,对秦襄公来说,作用很大
[30:48.74]--------------------------
[30:58.74]秦襄公拿了房产证,就光想把房子收回来
[31:01.43]他就去打,跟西戎打
[31:03.86]一直到最后他战死,没有把西戎之地夺过来
[31:08.45]在秦襄公以后
[31:11.00]又有七代国君,秦国的七代国君
[31:14.98]时间的跨度将近一百七十年
[31:19.52]无所事事,没有作为
[31:23.42]那么经过了七代以后,到了第八代
[31:27.23]就是襄公以后的第八代国君
[31:29.75]叫秦穆公
[31:31.33]秦穆公的时候,把这块地给拿下来了
[31:36.40]所以我们说叫
[31:38.27]襄公有其名,穆公得其实
[31:43.18]襄公有的这个名,这个土地是我的了
[31:45.97]穆公最后把它收回来了
[31:48.99]那么,秦襄公没有拿到的土地
[31:51.54]秦穆公为什么能拿到?
[31:55.19]因为秦穆公能拿到这块地,得定于一个人
[32:00.46]这个人是谁呢?
[32:03.70]这个人的名字叫由余
[32:08.04]不是我们今天炒菜那个海参鱿鱼
[32:11.64]由余他的祖籍是晋国人
[32:15.17]后来逃到西戎,西戎的戎王很重用他
[32:20.21]后来的戎王就听说秦穆公是个很贤能的人
[32:25.41]然后呢就派这个由余到秦穆公这来搞调研
[32:32.15]这个秦穆公一听说,由余来了
[32:35.35]然后就盛情接待他
[32:38.48]领着他看了两样东西
[32:40.91]一个是那个巍峨壮丽的宫殿
[32:45.54]再一个是宫殿中间价值连城的珍宝
[32:50.90]秦穆公,这样做的话呢
[32:52.40]领着由余看的目的
[32:53.99]其实就是两个字,夸富
[32:56.95]你看我多富,我这么大的宫殿
[32:59.94]我这么多的财宝
[33:02.25]结果由余看完以后说了四句话
[33:06.25]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民为之,则苦敏矣。
[33:15.25]这话什么意思呢
[33:16.42]说你的宫殿呢,要叫鬼来建,也把鬼累死了
[33:22.51]要让老百姓来建,那老百姓可惨了
[33:27.33]由余参观完了,没有夸宫殿多豪华多壮丽
[33:31.29]反过来给秦穆公来了两句批评
[33:36.19]秦穆公就傻了,秦穆公就感到很惊异呀
[33:41.95]说我们这个中原,这些华夏的族群啊
[33:46.00]用礼仪用刑法来治理国家
[33:50.62]结果国家还发生混乱
[33:52.37]你们那个戎族,不开化的戎族
[33:54.72]你们又没有礼仪又没有刑法
[33:57.19]您凭什么来来治理呢
[33:59.79]其实这个秦穆公夸的是,秦国呢,他靠两样
[34:06.69]一个是靠德治,第二是法治
[34:08.84]我是靠德、靠法来治理国家
[34:13.00]由余一听就笑了。
[34:15.00]他说,我们这个西戎啊,不是这样治理
[34:18.41]我们西戎的讲两条
[34:21.49]就是君王对老百姓要讲德
[34:27.57]老百姓对君王要讲忠
[34:31.66]在上位者要讲德
[34:33.91]在下位者要讲忠
[34:36.50]这种治理方法,叫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
[34:45.15]一个国家的治理就好像一个人在使唤他的四肢一样,非常自如
[34:49.67]我的国家比你治的好的多
[34:53.84]秦穆公一听就知道,由余太有才了
[34:58.92]这么一个有本事的人,在西戎是个麻烦
[35:04.43]因为秦穆公有一个,他有一个理论
[35:07.88]如果我的敌人那有一个特别有才的人
[35:11.15]那一定是我们这国家的一个大麻烦
[35:15.57]秦穆公就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他手下的一个大臣
[35:19.91]这事怎么解决?大臣就说了三个字
[35:25.54]第一是送,第二是扣,第三是怠
[35:32.75]什么叫送?送美女
[35:37.01]西戎国的这个戎王,他没有看过中原的美女
[35:41.86]给他送中原的美女
[35:43.51]但是有一条,不是送资深美女
[35:47.80]要送那些年轻的美女
[35:51.09]第二扣,把由余扣下来,不让他走
[35:53.12]想办法扣着由余
[35:55.03]延缓他回国的日期
[35:57.13]他回国一晚,那戎王对他会有怀疑的
[36:00.86]君臣间就会产生隔阂
[36:04.43]第三怎办呢?怠。
[36:07.36]一旦戎王喜欢这个美女的话
[36:12.70]当然这些名女不是一般的美女,都是能歌善舞的
[36:16.02]他整天喜欢这些歌女舞女的话
[36:20.86]他就会对国政对国家大政啊,倦怠
[36:25.86]就按这三条办吧
[36:27.86]秦穆公一听,好
[36:28.86]一下子给这个荣王,他选了,送去十六个
[36:33.40]这十六个美女送过去,戎王整天就泡在那个歌吧里
[36:41.29]整天就泡吧了,这一下子国政全不管了
[36:45.65]秦穆公等到戎王喜欢这些歌女的时候
[36:50.73]才把误期的由余给送回去
[36:54.41]由余回去一看就不对头啊
[36:56.48]戎王每天泡在女人堆里
[37:00.93]所以,由余就给戎王提意见,戎王不听
[37:06.03]这个时候呢?
[37:08.70]秦穆公把由余送回去的时候,一直在关注着他
[37:14.86]他发现,由余说话,戎王不听,由余很郁闷
[37:19.47]他就悄悄的派人去劝由余
[37:24.20]这由余在那呆的很不得志,经过穆公的使者的劝说
[37:30.21]最后由余做了一个决定
[37:33.32]抛弃戎王投奔穆公
[37:38.48]由余最后就从西戎投奔到秦穆公手下来
[37:46.25]秦穆公得到由余,那是如鱼得水
[37:51.36]史书记载是“穆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
[37:58.17]秦穆公用对待贵宾的礼遇来接待由余
[38:04.45]而且询问他,你在西戎呆那么长时间,你给我说说怎么样打败他
[38:12.27]那由余太了解西戎了,他就把西戎的情况介绍给秦穆公
[38:18.39]秦穆公在他这个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
[38:23.37]做了一件大事情,就按照由余说这个办法
[38:28.29]派兵去打西戎,这一仗打的非常漂亮
[38:33.34]史书的记载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38:39.36]什么叫益国十二呢,一次并吞了,十二个西戎的小国
[38:45.57]开地千里,称霸西戎
[38:50.30]这就叫襄公得其名,穆公得其实
[38:56.17]所以秦襄公当年拿了个一纸空文
[39:00.15]他是意义很大的价值很高的
[39:05.64]而且这个事情是在穆公朝把它做成了
[39:11.47]这件事情,在当时天下都震动
[39:16.65]连周天子都做了两件事
[39:20.13]一个,派人带着这个金鼓来祝贺
[39:27.74]再一个,通过嘉奖来拉拢秦国
[39:34.79]所以秦穆公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国君。
[39:43.60]秦穆公称霸西戎的时候
[39:45.60]这个秦国的土地,已经非常之大了
[39:49.34]整个关中整个都是秦国的土地
[39:53.42]秦国的西边是西戎
[39:56.82]它的东边是强大的晋国
[40:01.11]秦国要崛起,仅仅是偏处一隅是绝对不行的
[40:08.65]秦穆公对向东的扩展有什么作为呢?
[40:13.65]我们下次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