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快速检测 AI 模型?2025 最新工具全攻略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AI 生成内容的能力越来越强,如何快速检测 AI 模型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无论是学术研究、企业开发还是个人创作,准确识别 AI 生成内容都至关重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2025 年最新的 AI 检测工具,帮助你在不同场景下高效检测 AI 模型。
📝 文本检测:学术与日常场景的利器
🔍 图灵论文 AI 写作助手
这是一款专为学术场景设计的智能工具,最大的亮点是允许用户每日不限次数检测文稿的 AI 生成概率。从文献综述到结论撰写,研究者可在写作全周期实时监控内容原创度,有效规避学术风险。其深度优化的算法矩阵赋予了双重识别能力,既捕捉原始 AI 生成段落,又识别经人工修饰的智能内容。通过比对百万级学术语料库,系统能准确标记出文本中的异常波动特征。万字符论文的平均解析时间压缩至 90 秒内,检测报告自动生成三维分析图谱,疑似段落不仅被高亮标注,还会同步显示相似度曲线与改写建议。针对不同学科特性,系统内置法学、医学、工学等 12 个专业检测模型,还能智能识别 APA、MLA 等格式规范,在查重同时自动校对文献引用格式。
🔍 腾讯朱雀 AI 大模型检测系统
腾讯推出的这款工具支持快速识别 AI 生成的文本。通过对比检测文本与大模型的预测内容,能够推测出文本的 AI 生成概率。该系统经过了大量正负样本的训练,能够覆盖新闻、公文、小说、散文等多样化文体,甚至未来还计划扩展至诗歌等其他体裁,以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率。它不仅适用于普通用户的日常检查,对新闻媒体、教育机构等对文本真实性要求较高的行业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ImBD
由复旦大学等机构联合推出的 ImBD,能够有效识别机器修订的文本,包括重写、扩展和润色等类型。它基于风格偏好优化(SPO)和风格条件概率曲率(Style-CPC)技术,显著提升检测性能。通过模仿大型语言模型(LLMs)生成文本的风格,调整评分模型,使其更符合机器修订文本的特征。在检测阶段,利用 Style-CPC 量化原始文本和条件概率采样生成文本之间的对数概率差异,从而有效区分人类写作和机器修订内容。该工具在多种场景下表现出色,包括不同 LLMs 的文本修订、多个文本领域和多种修订类型,且仅需少量数据和较短的训练时间即可达到优越性能。
🖼️ 图像检测:识别 AI 生成图片的火眼金睛
🔍 腾讯朱雀 AI 大模型检测系统
在图片检测方面,腾讯朱雀通过对用户上传的图片进行几秒钟的快速验证,判断该图片是否由 AI 生成。其原理基于捕捉真实图片与 AI 生成图像之间的差异,如逻辑不合理、包含隐形特征等。为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腾讯在模型训练中使用了 140 万份正负样本,涵盖了人体、人像、风景、地标、植物、电影、游戏和新闻等多种内容类型,最终测试的检出率达到了 95% 以上。
🔍 挖错网
挖错网在图片检测方面表现也很出色。对于 AI 生成的图片,挖错网能够准确判定。对于原始摄影图,挖错网也能鉴别准确,但对于经二次编辑的图片,可能会出现误判。例如,一张经 PS 修改的风景图就被误判为 AI 生成,这也暴露出其在局部修改图片识别上仍有难度。
💻 代码检测:保障软件开发的质量与安全
🔍 GitHub Copilot X+
作为大模型时代的 “超级副驾”,GitHub Copilot X+ 基于 GPT-5 微调模型和代码知识图谱。2025 年升级后,它具备实时漏洞修复建议(集成 CVE 2025 数据库)、单元测试覆盖率预测(准确率 92%)以及代码法律合规扫描(覆盖全球 23 项 AI 法规)等功能。微软 Azure 团队使用其减少了 40% 的代码返工率,LinkedIn 数据显示,精通 Copilot 的工程师晋升速度提升 1.8 倍。
🔍 SonarQube 12.0
SonarQube 12.0 堪称金融级代码的 “CT 扫描仪”。其量子计算驱动的技术债务预测能够提前 6 个月预警系统崩溃风险,同时还能进行 AI 生成代码专项检测,识别 ChatGPT 5 等模型的逻辑幻觉。它是中国银保监会 2025 年指定金融系统必装工具。
🔍 Snyk Code Pro
Snyk Code Pro 是云原生的 “数字疫苗”,具备零日漏洞预测(基于代码模式的攻击链推演)和基础设施即代码(IaC)的合规审计功能(通过 Terraform 检测 AWS 配置漏洞)。阿里云使用其将云资源泄露风险降低 90%。
🎥 视频与音频检测:多模态内容的全面筛查
🔍 瑞莱智慧 RealBelieve
这是全球首个可实时检测 AI 合成内容的 AI 鉴伪工具,中文名 “尊嘟假嘟”。它不仅可以为个人用户提供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多种模态的文件上传检测服务,还能通过浏览器插件的形式实时提示用户所浏览网页的疑似 AI 合成内容。在视频通话时,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内容,提示视频对方的人脸是否存在 AI 合成的风险,帮助人们快速确认对方的身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 睿鉴 AI 小程序
睿鉴 AI 小程序支持图像、视频、文本和音频检测。它能够对多种模态的内容进行全面筛查,帮助用户识别其中的 AI 生成部分。
🏢 企业级解决方案:大规模内容的高效管理
🔍 京东云 JoySecurity 智能安全中心
京东云 JoySecurity 提供包括大模型安全围栏、AI 安全运营中心、智能渗透测试在内的大模型安全系列产品。其大模型安全围栏对大模型输入输出内容进行深度检测和分析,能够精准识别拦截恶意提示、有害内容等风险信息,确保大模型生成内容的安全性和合规性。AI 安全运营中心通过 AI 进行全量告警信息处置,保留关键安全信息的同时,大幅降低安全人员的工作量,可助力企业用户安全事件处置效率提升 80%。
🔍 瑞莱智慧 AIGC 检测一体机 DeepReal
该一体机外形如同一个小型的行李箱,无需软硬件适配联调,可以开箱即用。它拥有自主可控的全国产架构,能够精准高效识别图片、视频等多种模态深度伪造和 AIGC 生成内容。在精度指标方面,一体机在学术数据集与主流网络数据集上已超过 99%,实现了主流生成方法全覆盖。平均每张图像检测时间在 100 毫秒之内,还能够自动化生成检测报告,提供多维度可解释分析结果,并以可视化方式展示疑似的 AI 伪造痕迹,辅助用户进行研判分析。
⚠️ 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误判问题
不同的 AI 检测工具可能存在误判情况。例如,腾讯朱雀 AI 检测助手曾将一篇《人民日报》的科研新闻报道误判为 AI 生成。这是因为结构性强、专业术语多、行文规范的文本,语言模式本身就追求工整、客观和标准,在检测工具看来,就和 AI 的写作特征高度相似。所以,如果你的原创内容被误判,无需过分担心,这可能只是说明你的文章写得非常规范。
结果差异
同一篇文章使用不同的检测工具,结果可能差异很大。例如,摘要 16 的实测显示,同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IsGPT 检测结果为 2.69% AI 生成概率,X Detector 检测结果为 0%,而朱雀 AI 检测助手则判定为 100%。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建议结合多个工具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降 AI 率工具的局限性
一些平台推出的 “降低现有文章 AI 生成内容占比” 的大模型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摘要 20 提到,一些师生使用降 AI 率软件后,不仅论文重复率上升了,AI 率也没降下来,甚至出现越改越高的情况。所以,在使用降 AI 率工具时要谨慎,不要过度依赖。
📌 总结
2025 年的 AI 检测工具呈现出多模态、专业化、企业级的特点。无论是文本、图像、代码还是视频、音频,都有相应的工具可以进行检测。在选择工具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场景,综合考虑工具的准确性、易用性和价格等因素。同时,要注意工具的局限性,结合多个工具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希望这些工具能够帮助你在 AI 时代更好地识别和管理内容。
该文章由 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