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雀 AI 检测支持哪些模型?主流大模型检测 + 用户实测效果分析
最近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我,朱雀 AI 检测到底支持哪些模型,为什么同样是 AI 生成的内容,有的能轻松通过检测,有的却被精准识别。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结合主流大模型检测和用户实测效果,帮大家把这些问题搞明白。
先来说说朱雀 AI 检测支持的模型。从官方信息来看,朱雀的覆盖面挺广的。在文本检测方面,它支持国内外的主流大模型,像大家熟悉的 GPT 系列,包括 GPT-3.5、GPT-4,还有 Claude、DeepSeek、通义千问、文心一言、Kimi、豆包、Gemini 等都在支持范围内。这些模型生成的文本,朱雀都能进行检测。
图片检测方面,朱雀也不含糊。常见的文生图模型,比如混元、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还有 GAN 模型生成的图片,像即梦、可图、Flux、StyleGAN 等,它都能识别。可以说,不管是文本还是图片,只要是这些主流模型生成的内容,朱雀都有办法检测出来。
不过,这里有个小细节要注意。虽然朱雀支持很多模型,但不同模型生成的内容,检测难度是不一样的。像一些新出的模型,或者经过特殊优化的模型,可能会给朱雀的检测带来挑战。就好比有些模型生成的文本,语言风格更接近人类,逻辑也更连贯,这样的内容在检测时,朱雀可能就需要更仔细地分析才能判断是否为 AI 生成。
接下来咱们看看主流大模型在朱雀检测中的表现。先从 GPT 系列说起,这可是大家用得比较多的模型。实测中发现,GPT-3.5 生成的文本,朱雀检测起来相对容易,AI 概率通常能达到 90% 以上。这是因为 GPT-3.5 的生成模式比较固定,语言结构和用词习惯有一定的规律,朱雀很容易捕捉到这些特征。
但是到了 GPT-4,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GPT-4 的生成能力更强,生成的文本更自然、更灵活,有时候甚至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在一些测试中,GPT-4 生成的文本,朱雀检测的 AI 概率可能会在 70% - 85% 之间波动。这就说明,随着模型能力的提升,检测难度也在增加。
再说说国内的模型,通义千问和文心一言。这两个模型生成的中文文本,朱雀检测起来准确率还是挺高的。不过,它们也有各自的特点。通义千问生成的文本,在一些专业领域,比如科技、学术方面,用词会更精准,逻辑也更严谨,朱雀检测时能很好地识别出这些特征。文心一言则在文学创作、情感表达方面有一定优势,生成的文本更有文采,但朱雀也能通过分析其语言风格和结构,判断出是否为 AI 生成。
Claude 和 DeepSeek 这两个模型,在检测中也有不同的表现。Claude 生成的文本,有时候会带有一些特定的句式和表达方式,朱雀能比较容易地识别出来。而 DeepSeek 生成的文本,在逻辑推理和数学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生成的内容可能会更注重数据和事实,朱雀在检测时会根据这些特点来判断。
图片检测方面,Midjourney 和 Stable Diffusion 生成的图片,朱雀检测准确率能达到 95% 以上。不过,如果图片经过 PS 等后期处理,尤其是局部修改的图片,朱雀可能会出现误判的情况。就像有一张经过二次编辑的风景图,朱雀就把它误判为 AI 生成的图片。这说明,对于经过处理的图片,朱雀的检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说了这么多模型的检测情况,咱们再看看用户实测的效果。有位网文作者荷桃粥,把自己正在连载的小说《不渡长夜》的第 1 章、第 22 章、第 40 章分别投入朱雀检测,结果测出的 AI 概率分别是 0%、44%、87%。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第 1 章是人工撰写的,所以 AI 概率为 0%。第 22 章可能在创作过程中使用了一些 AI 辅助工具,导致 AI 概率上升。而第 40 章,可能是 AI 生成的内容较多,所以 AI 概率更高。
更有意思的是,当荷桃粥删减了第 1 章的前后铺垫,只剩三分之一的内容时,朱雀又给出了 100% 的 AI 概率结果。这说明,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对检测结果有很大影响。有时候,删减内容可能会改变文本的语言风格和逻辑结构,让朱雀误以为是 AI 生成的。
还有一个案例,有用户用朱雀检测了一篇 AI 生成的散文《林海》,结果朱雀准确识别出了 AI 生成内容,判定率达到 100%。但是对于老舍的经典文学作品《林海》,却有 7 款工具包括朱雀达到了准确检测,AI 检测率为 0 或趋近于 0,而茅茅虫的检测误判率最高,为 99.9%,万方将 1300 余字中的近 500 字标注为 “AI 生成”,误判比例达 35.6%。这说明,朱雀在检测真实人类创作的经典文学作品时,表现还是很可靠的,但其他工具可能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不过,朱雀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一些测试中,朱雀对含 20% AI 内容的某假新闻,AI 识别率偏低。这可能是因为这篇假新闻中的 AI 内容与人工内容融合得比较好,或者 AI 内容的特征不够明显,导致朱雀没有完全检测出来。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朱雀能检测这么多模型,那我们该怎么用它来检测自己的内容呢?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把生成的文本或者图片上传到朱雀 AI 检测平台,它就会自动分析并给出检测结果。结果会显示人工占比、AI 占比及疑似 AI 占比,并附有详细评估说明。你可以根据这些结果来判断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 AI 占比较高,也不用着急。你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降低 AI 痕迹。比如,对文本进行人工修改,调整语言风格和逻辑结构;对图片进行适当的后期处理,避免出现 AI 生成图片的典型特征。有用户通过特定的提示词和模型参数调整,成功降低了文章的 AI 痕迹,使文章通过了朱雀检测。
总的来说,朱雀 AI 检测在支持的模型范围和主流大模型检测方面表现不错,能够识别大多数主流模型生成的内容。在用户实测中,它也有不少准确检测的案例,但也存在一些误判和漏检的情况。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朱雀会不断优化,检测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如果你是内容创作者,想要确保自己的内容通过 AI 检测,不妨试试朱雀 AI 检测。它不仅能帮助你识别 AI 生成的内容,还能为你提供详细的评估报告,让你知道如何优化内容。如果你对朱雀 AI 检测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探讨。
该文章由
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