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排版现在用得越来越多,但很多时候排出来的东西总给人一种僵硬感,一眼就能看出是机器弄的。这其实不是 AI 不行,主要是我们没掌握让它更自然的技巧。今天就来聊聊怎么让 AI 排版摆脱 “一眼假”,变得更贴近人工排版的质感。
📌 先搞懂 “一眼假” 的根源在哪
很多人用 AI 排版,直接丢给它一堆文字就让它自己弄,结果出来的东西要么是段落间距完全一样,要么是字体大小毫无变化,整整齐齐得不像人做的。这是因为 AI 默认的排版逻辑是追求 “标准”,但人在排版时总会有一些下意识的调整,这些细微的差别就是自然感的关键。
比如人排文章,遇到长段落可能会稍微缩小点行距,让页面不那么拥挤;看到重点内容,可能会稍微调大字体或者换个颜色,但不会太夸张。而 AI 如果没被引导,就会严格按照固定参数来,反而显得刻意。
还有就是元素搭配的问题。AI 经常会把图片、图标硬塞进文字里,位置要么太居中要么太靠边,和文字的关联性很弱。人排版时,图片肯定是跟着内容走的,比如讲某个产品,图片会放在描述它的文字旁边,而且大小会根据内容多少来调整,不会出现图片和文字完全脱节的情况。
另外,细节处理不到位也是一大问题。像标点符号的使用,人可能会在长句里用换行来分隔,但 AI 可能会严格按照语法来,导致句子太长显得生硬。还有对齐方式,人有时候为了视觉平衡,会让某些元素稍微偏移一点,而 AI 只会死板地左对齐、右对齐或者居中。
📌 让排版结构有 “呼吸感”
AI 排版容易犯的错是把页面塞得满满当当,或者留白太均匀。想要自然,就得让排版有 “呼吸感”,就像人说话有停顿一样。
可以告诉 AI,不同层级的内容用不同的留白。比如大标题和下面的正文之间,留白可以多一点;正文段落之间,留白少一点。而且不要让留白精确到像素,比如可以设定段落间距在 1.2-1.5 倍行距之间随机浮动,这样看起来就不会那么刻板。
分段也很重要。AI 经常会把一长段文字硬分成几段,每段长度差不多。但人排版时,会根据内容的逻辑来分段,有时候一句话可能就自成一段,用来强调;有时候内容多,段落就长一些。可以让 AI 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分段,遇到转折、举例的时候就断开,别死守着固定的字数标准。
还有页面边缘的处理。AI 喜欢把内容顶到页面边缘,或者离边缘的距离完全一样。其实人排版时,上下左右的留白不一定对称,比如页面顶部留白可以比底部少一点,左边比右边多一点,这样看起来更舒展。
📌 元素摆放要 “有理由”
AI 排版时,图片、图标这些元素的摆放经常很随意,好像只是为了填充空间。但人工排版时,每个元素的位置都有原因,要么是为了突出重点,要么是为了辅助理解内容。
用 AI 排版时,要给它明确的关联指令。比如提到某个数据,就让 AI 在旁边放对应的图表,图表的大小根据数据的复杂程度来定,数据多就大一点,数据少就小一点。而且图片和文字之间的距离不能固定死,内容紧凑的时候近一点,内容松散的时候远一点。
图标使用也有讲究。AI 总喜欢在每个小标题前面都放个图标,而且图标风格完全一样。其实没必要每个标题都放,只有那些需要强调的重点标题才放。图标风格也可以稍微有变化,比如同一个主题下,用同一系列但细节有差异的图标,别用那种完全复制粘贴的。
还有就是装饰元素的运用。AI 有时候会加一些毫无意义的线条、色块,反而显得多余。人加装饰元素都是为了分隔内容或者引导视线,比如在不同板块之间加一条细线条,线条的颜色要和整体风格呼应,不能太突兀。
📌 色彩搭配别 “太饱和”
AI 排版出来的东西,颜色经常很鲜艳,饱和度拉满,看起来很刺眼。这是因为机器对色彩的感知和人不一样,人会下意识地降低饱和度让颜色更和谐。
让 AI 排版时,指定一个主色调,然后让它从主色调衍生出其他辅助色,而且辅助色的饱和度要比主色调低 20%-30%。比如主色调是蓝色,辅助色可以是浅蓝、灰蓝,别用那种亮黄、大红和蓝色搭配,除非是特别需要强调的内容。
背景色和文字色的对比也很关键。AI 可能会用黑白对比,但人会根据内容调整,比如正文用深灰字配浅灰背景,比纯黑字配纯白背景看起来更柔和。不过要注意,对比不能太弱,不然看不清内容。
还有色彩的分布要均匀。AI 可能会在某个区域堆很多颜色,其他地方又很单调。人排版时,颜色会分散开来,比如标题用主色调,小标题用辅助色,重点词再用另一种浅一点的辅助色,让颜色在页面上有呼应。
📌 字体运用要 “有层次”
AI 排版经常从头到尾用一种字体,或者乱用字体,显得很混乱。好的排版,字体是有层次的,不同层级的内容用不同的字体或字号。
标题用一种稍微粗一点的字体,字号比正文大 2-3 号;副标题用和标题同系列但细一点的字体,字号比标题小 1 号;正文用常规字体,字号统一。AI 有时候会给标题用很花哨的字体,其实简约的字体更显专业,也更自然。
字体的行距和字距也要调整。AI 默认的行距可能太窄或太宽,正文的行距一般在 1.2-1.5 倍比较合适,标题的行距可以稍微小一点,让字更紧凑。字距方面,标题可以稍微加宽一点,正文保持默认就行,别调得太夸张。
另外,别用太多字体。一页内容里,字体种类最好不超过 3 种,AI 可能会用 4 种以上,看起来很乱。选定一种主要字体后,其他字体作为辅助,风格要统一,比如都是宋体或者都是黑体,别混搭。
📌 动态效果 “别太频繁”
现在很多 AI 排版还带动态效果,但用得不好就会很假。AI 可能会给每个元素都加动画,其实人只会给重要的内容加一点简单的动态。
让 AI 排版时,只给标题和重点内容加动态效果,而且动画要慢一点,比如淡入效果持续 0.5 秒就够了,别用那种快速闪烁或者大幅度移动的动画。同一页面里,动画效果别超过 3 种,多了会让人眼花缭乱。
动态效果还要和内容节奏配合。比如在介绍步骤的内容里,每出现一个步骤,对应的文字和图片再慢慢显示出来,跟着读者的阅读节奏走。AI 有时候会不管内容,自顾自地播放动画,完全不合拍。
还有就是别用太复杂的动态。像 3D 旋转、波浪效果这些,除非是特别需要的场景,否则尽量不用。简单的平移、淡入淡出就足够了,既自然又不抢内容的风头。
📌 结合内容 “做调整”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排版要跟着内容走,AI 排版的一大问题就是不管内容是什么,都用一套模板。
如果是长文章,排版要紧凑一点,段落间距小一点,让读者能连续阅读;如果是短文案,比如海报上的文字,就要松散一点,突出重点。AI 可能会把长文章排得很松散,短文案排得很拥挤,这就需要我们手动调整参数。
不同主题的内容,排版风格也要变。比如儿童内容可以用圆润的字体、鲜艳一点的颜色;商务内容就要用简约的字体、沉稳的颜色。AI 可能会用统一的风格,不管内容主题,这时候就要提前告诉它内容的受众和用途。
还有就是根据阅读场景调整。比如手机上看的内容,字体要大一点,行间距宽一点;打印出来的内容,字体可以小一点,节省纸张。AI 可能不会区分这些,需要我们指定排版的使用场景。
总的来说,AI 排版想要避免 “一眼假”,关键就是让它多一点 “人的习惯”,少一点 “机器的标准”。从结构、元素、色彩、字体、动态效果这几个方面入手,再结合内容做调整,就能让 AI 排版看起来更自然。试试这些技巧,相信你排出来的东西会越来越像人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