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排版的 “效率神话” 有多能打?
现在打开设计工具,十有八九会弹出 “AI 一键排版” 的功能推荐。上周帮客户处理一份产品手册,用某平台的 AI 排版功能,从导入文字到生成 3 套版式只用了 7 分钟,换作以前找设计师出初稿,至少得等大半天。这种效率差在批量处理时更明显 —— 电商平台的商品详情页,用 AI 排版能做到 “上传图片 + 填写参数” 后自动适配不同终端,一天搞定上千个页面,人工根本追不上。
但效率高不代表没问题。上个月有个教育机构的案例挺典型,他们用 AI 自动排版课件,结果把 “减数” 和 “被减数” 的公式排版反了,直到学生反馈才发现。AI 认的是 “格式规则”,不是 “内容逻辑”,它能把文字塞进预设的框里,却分不清数学公式里的因果关系,也看不懂诗歌里需要留白的韵律感。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说 AI 排版能 “节省 80% 时间”,但实际操作中,后期修改的时间常被忽略。有个新媒体团队测试,AI 生成的公众号图文排版,需要人工调整字体层级、修正图片对齐方式的地方平均有 11 处,复杂一点的长文甚至要改半小时,算下来整体效率提升可能也就 50% 左右。
🚫 当 AI 遇上 “非标准需求”,短板藏不住
不是所有排版都能靠 “标准化” 解决。做一本城市文化画册时,客户要求每一页的版式都要体现对应街区的历史感 —— 老胡同那页要用手写体边缘带毛边,CBD 区域要冷色调加几何切割。试了三款主流 AI 排版工具,给出的方案都是把图片和文字按 “复古”“现代” 的标签堆砌,根本做不到 “形式跟着故事走”。
AI 的数据库里存的是已有的成功案例,遇到没见过的创意需求就容易 “卡壳”。有个设计师朋友吐槽,她接的艺术展海报单子,客户要 “用排版表现时间的流动性”,AI 给出的全是钟表、沙漏的具象图案排列,而她最后用的是文字大小渐变叠加半透明效果,这种跳出常规的思路,AI 目前还学不会。
还有文化差异的坑。帮外企做中文宣传册时,AI 总把英文姓名的 “名在前” 套用到中文里,把 “张三 总经理” 排成 “三 张 总经理”;处理日文资料时,竖排文字的标点符号位置老是出错。这些细节不是技术问题,是 AI 对 “语言背后的文化习惯” 理解不到位。
✍️ 人工排版的 “不可替代性” 藏在细节里
别觉得人工排版就是 “慢” 的代名词,有些活儿必须人来干。奢侈品品牌的宣传册,每一行字的行距要精确到 0.1 毫米,因为 “这种距离能让读者翻页时感受到优雅的呼吸感”;博物馆的展品说明牌,字体大小要考虑老年人的视力,还要和展柜灯光形成互补,这些 “非量化需求”,AI 读不懂也做不到。
排版本质是 “信息的二次翻译”,得懂内容背后的目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排版,要突出政策的层级关系,让读者一眼看到 “总目标 - 分任务 - 实施步骤”;而儿童绘本的排版,重点是 “引导视线跟着故事走”,文字要躲着插图里的主角,这些都需要人去理解 “谁在看、看了要干嘛”。
还有 “纠错性排版”。之前处理一份医疗手册,原文写的是 “每日 3 次,每次 5 片”,但根据剂量推算明显有问题,设计师在排版时改成 “每日 3 次,每次 1 片(原文可能有误,建议核对)”,这种 “发现内容错误并补救” 的能力,AI 没有 —— 它只会忠实地排错。
🔍 效率之外,我们该盯着什么?
“少犯错” 比 “做得快” 更重要。金融合同的排版,一个小数点的位置错了可能引发法律纠纷;药品说明书的剂量排版混乱,甚至会危及生命。这时候 AI 的 “高效” 反而会放大风险,必须有人来把控 “内容准确性” 这个底线。
“独特性” 是差异化的关键。现在 AI 排版的模板越来越趋同,打开十个公众号,有八个的标题样式、图片布局几乎一样。上周参加设计展,获奖作品全是人工排版,评委说 “它们的版式里有设计师的思考痕迹,能让读者感受到温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和别人不一样” 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适配场景” 决定最终效果。同样一份菜单,大排档的排版要 “让人一眼看到招牌菜”,高端餐厅则需要 “留白和精致感来衬托格调”。AI 可以生成通用方案,但 “根据场景调整气质”,还得靠人来定调。
未来的趋势不是 “替代”,是 “协作”。设计师用 AI 处理重复性工作 —— 比如统一调整所有页面的字体,自己专注于创意和细节;编辑用 AI 生成初稿,再根据读者反馈修改。就像计算器没取代数学家,AI 排版也不会取代设计师,它会成为工具,把人从机械劳动里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
💡 最后想说的是
AI 排版确实让 “人人都能做排版” 成为可能,小公司不用再为了一张海报花大价钱请设计师,个人博主也能快速搞定图文版式,这是技术进步的好事。但别迷信 “AI 能包打天下”,那些需要理解、需要创意、需要责任心的地方,始终得靠人。
效率从来不是排版的终点,“让信息更好地被理解、被接受” 才是。当 AI 解决了 “做得快” 的问题,我们更该关注 “做得对不对、好不好、有没有灵魂”—— 毕竟,排版排的不只是文字和图片,还有我们想传递的温度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