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不少同行在吐槽,说公司新上了 AI 排版工具,原本三天的活儿现在半天就能搞定。有个做美食号的朋友更夸张,他们团队直接裁了两个专门做排版的小编。这事儿一出来,群里炸了锅,都在问:难道咱们这些靠排版吃饭的,真要被 AI 逼得无路可走了?
🎯 先看看 AI 排版到底能干啥
现在主流的 AI 排版工具,比如 Canva 的智能排版、135 编辑器的 AI 助手,确实把很多重复劳动给包圆了。你扔过去一篇稿子,它能根据内容类型自动匹配模板 —— 美食文就加个餐具边框,科技稿就用几何色块分割,连字体大小、行间距都能按平台规则(比如公众号首行缩进 2 字符,头条号标题加粗)自动调整。
某内容平台的公开数据显示,用 AI 排版后,单篇内容的排版时间从平均 45 分钟压缩到 8 分钟,出错率从 12% 降到 3%。这效率,确实让人心慌。上个月帮一个甲方做月报,100 多篇历史文章的排版统一,我用 AI 工具批量处理,俩小时就完事了。换在以前,至少得两个小编熬一天。
但你要是真觉得 AI 能搞定一切,那就太天真了。上次碰到个宠物号小编,说 AI 把一篇悼念宠物的文章排成了活泼可爱的风格,用了很多荧光色和表情包,读者直接在评论区骂翻了。这就是 AI 的死穴 —— 它能处理格式,却读不懂情绪。
✏️ 小编的核心竞争力,AI 抄不走
那些担心失业的,多半是把自己定位成了 “排版机器”。但真正能站稳脚跟的小编,早就跳出这个框了。
内容策划能力就是第一道护城河。上周参加一个母婴行业峰会,某头部账号的主编分享经验,说他们做 “新生儿护理” 专题时,AI 给出的排版方案全是千篇一律的育儿知识列表。最后是团队里有育儿经验的小编提出,应该按 “0-3 个月”“3-6 个月” 分模块,每个模块加一个 “妈妈经验贴” 的手写体框 —— 这个点子让文章打开率提升了 27%。这种基于用户画像的细节设计,AI 暂时还学不会。
还有情绪价值的把控。就像前面说的悼念宠物的文章,好的小编会用浅灰色背景、细线条分隔,标题加个小小的蜡烛符号,这些细节不是 AI 能通过算法算出来的。我之前做过一篇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故意把段落间距拉大,留出发呆的空白,结尾用了一句手写体的 “他们在等爸爸妈妈回家”,后台收到 200 多条读者留言说看哭了。
对平台规则的深度理解也很关键。比如小红书的排版要 “左图右文” 还是 “上图下文”,得看账号权重和内容标签;抖音的图文排版要考虑竖屏显示,关键信息得放在中间三分之一区域。这些藏在公开规则背后的 “潜规则”,AI 数据库里可没有。
🤝 人机协作才是正经事
现在活得滋润的小编,都把 AI 当成了 “效率外挂”,而不是竞争对手。
我认识个科技号小编,她的 workflow 是这样的:先用 AI 生成 3 套排版方案,然后自己挑一套基础框架,接着手动调整标题层级 —— 把重要数据用橙色底纹标出来,给专家观点加个引号符号,在转折处插一句 “这里划重点” 的小提示。她说这么一弄,文章的完读率比纯 AI 排版高 15%。
还有些小编开始转型做 “AI 训练师”。就是把自己总结的排版经验喂给 AI,比如 “当文章提到‘优惠活动’时,自动用红色加粗字体”“每段开头加个小图标,按内容类型匹配(美食用刀叉,旅行用行李箱)”。某 MCN 机构的数据显示,经过人工训练的 AI 排版,用户停留时间能再提升 8%。
其实排版这事儿,本质是 “内容的视觉翻译”。AI 负责把文字翻译成基础画面,小编则负责把画面调成读者看得懂、记得住、愿意转的样子。就像摄影师用相机拍风景,AI 是那台高像素的相机,小编才是那个会找角度、调光线的人。
📈 未来的小编,得懂点 “排版心理学”
别以为 AI 发展了,对小编的要求就低了。恰恰相反,门槛其实在提高。
以后的排版,不再是 “排得好看”,而是 “排得有用”。比如电商文案的排版,得知道怎么放购买按钮才能提高转化率;教育类文章的排版,要研究怎么分段才能让读者更容易记住知识点。这些都需要懂点用户心理学、行为经济学。
我最近在学的一个课程里提到,某知识付费平台通过分析用户点击热图发现,在排版时把 “免费试听” 四个字放在页面右侧比左侧,点击率高 30%;用圆形按钮比方形按钮,转化率高 18%。这些数据背后的逻辑,AI 给不了答案,得靠小编自己去试、去总结。
还有跨平台适配能力也越来越重要。现在内容要发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好几个地方,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平台得有不同的排版逻辑。小编得像个多面手,知道在哪个平台用哪种排版语言说话。
💡 最后说句大实话
AI 确实会淘汰一部分只会套模板的小编,但绝不会干掉真正懂内容、懂用户的小编。就像当年电脑取代打字机,淘汰的是只会敲字的打字员,却催生了更懂排版、更懂传播的文字工作者。
你要是现在还在纠结 AI 会不会抢饭碗,不如花时间琢磨琢磨:同样一篇稿子,怎么排能让读者多看 30 秒?怎么排能让用户愿意点 “在看”?怎么排能让广告不突兀还能让人记住?把这些想明白了,别说 AI,就是来了更厉害的技术,你也有饭吃。
毕竟,机器能学会排版的技巧,却学不会对读者的那份心思。这才是小编真正的铁饭碗。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