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媒体运营的都知道,一天下来光处理内容创作、排版、发布这些事就够头疼的。尤其是多平台运营的时候,时间根本不够用。但自从用上了 AI 工具,整个工作流程顺畅多了。今天就把亲测有效的 AI 写作、AI 排版、AI 发布全流程工具和技巧分享出来,全是能直接上手的干货。
📝 AI 写作:从 “卡文” 到 “高产” 的秘密武器
写内容是新媒体运营的第一道坎。有时候对着屏幕半天,脑子里还是空空如也。AI 写作工具的出现,真不是要取代人工,而是帮我们解决 “从 0 到 1” 的难题。
就拿朱雀 AI 来说,它的 “多场景生成” 功能特别实用。写公众号文章时,先把主题、核心观点、目标人群这些信息填进去。比如要写一篇 “上班族早餐推荐” 的文章,输入 “主题:上班族快手早餐;核心观点:简单、营养、10 分钟搞定;人群:25 - 35 岁上班族”,再选择 “公众号风格”,点击生成,几分钟就能拿到一篇结构完整的初稿。
但别以为生成初稿就完事了,AI 写的内容一定要人工优化。AI 可能会出现逻辑跳跃或者表述生硬的问题。比如它写 “三明治做法简单”,我们可以改成 “早上赶时间?把吐司煎一下,夹个煎蛋和生菜,3 分钟就能搞定一个超香的三明治,咬一口全是满足感”,这样更有画面感,也更贴近读者的生活。
还有专门针对短视频文案的 AI 工具,像剪映的 “文案生成”。输入视频主题 “猫咪搞笑日常”,选择 “幽默风格”,它能自动生成带节奏感的文案,还会标注出哪些地方适合加特效、哪些地方该卡点。之前拍了条猫咪拆家的视频,用它生成的文案配出来,播放量比之前自己写的高了 30%。
另外,AI 写作工具的 “内容扩写” 和 “缩写” 功能也很赞。有时候想把一个短句扩展成一段详细的描述,或者把一篇长文精简成短视频脚本,直接丢给 AI,很快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不过要注意,扩写时要提醒 AI 别偏离核心意思,缩写时要让它保留关键信息。
🖌️ AI 排版:3 分钟搞定一篇 “高颜值” 内容
内容写好了,排版跟不上也白搭。读者打开文章,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排版,乱乱糟糟的谁有耐心看下去?AI 排版工具能让我们从调整字体、对齐方式这些琐事中解放出来。
壹伴的 AI 排版功能值得一试。把写好的文章复制进去,它会自动识别标题、正文、图片,然后推荐合适的排版模板。如果是公众号文章,它还能根据公众号的整体风格进行匹配。之前有个客户的公众号是文艺风,AI 直接推荐了带小碎花边框、宋体字的模板,稍微调整一下图片位置就能用,比自己一点点调快太多了。
还有 Canva 的 AI 设计功能,不光能排版,还能顺带搞定配图。输入 “公众号封面图,主题是夏日旅行,风格清新”,它会生成好几版封面,选一个自己满意的,再把标题加上去就行。而且它的模板会根据不同平台的尺寸自动调整,像小红书的 9:16,微博的 16:9,不用自己再换算尺寸,省了不少事。
排版时要注意平台特性。比如小红书更看重图片和短句搭配,AI 排版时可以让它多分段,每段字数别太多;公众号则可以适当用一些小标题和分隔线,让文章结构更清晰。AI 排版后,一定要自己从头到尾看一遍,检查有没有格式错乱的地方,特别是图片和文字的衔接处。
🚀 AI 发布:一键搞定多平台分发,还能盯数据
内容做好了,发布又是个麻烦事。公众号、小红书、微博、抖音,一个一个发下来,半个多小时就没了。AI 发布工具能实现多平台一键发布,还能帮我们分析数据,简直是救星。
有赞的 “多平台发布” 功能就很实用。把排版好的内容导入进去,选择要发布的平台,它会自动适配各个平台的格式。比如公众号的图文到了小红书,会自动调整成适合竖屏阅读的样式。还能设置定时发布,像公众号的黄金发布时间是晚上 7 - 9 点,提前设置好,到点自动发,不用守在电脑前。
数据追踪也很重要。AI 发布工具一般都带数据统计功能,能看到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这些。比如发现某篇文章在小红书的转发量特别高,那下次就可以多往这个平台倾斜类似的内容;如果在微博的阅读量很低,可能是发布时间不对,或者标题不够吸引人,就得及时调整。
不过要注意,不同平台的规则不一样。比如抖音对广告内容审核比较严,发布的时候 AI 可能不会自动识别违规词,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再检查一遍,避免内容被下架。还有一些平台有独特的标签功能,发布时要手动加上,能提高内容的曝光率。
🔄 全流程协同:让工具之间 “无缝对接”
单独用一个工具效果可能一般,但把 AI 写作、排版、发布工具串联起来,效率能翻倍。这就需要注意工具之间的兼容性,别写好的内容到了排版工具里乱码了,排好版的内容到了发布工具里格式不对了。
朱雀 AI 写出来的内容,可以直接导出成 Word 或者 Markdown 格式,导入到壹伴里排版不会出问题。壹伴排版好的内容,又能直接同步到有赞的发布工具里,省去了反复复制粘贴的麻烦。之前试过一套流程走下来,一篇内容从写到发,比原来节省了近一个小时。
还有一些集成化的工具,比如微小宝,里面既有 AI 写作功能,又有排版和发布功能,虽然单项功能可能不如专业工具强,但胜在方便,适合新手入门。不过如果是做精细化运营,还是建议用专业工具组合。
🛠️ 工具选择避坑指南:别被 “花架子” 迷惑
市面上的 AI 工具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缭乱。选工具的时候,千万别只看宣传,得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
首先,免费工具慎用。很多免费工具功能有限,生成的内容质量不高,排版模板也少得可怜,还可能带水印。可以先试试付费工具的试用期,觉得合适再买。像朱雀 AI 有 7 天试用期,足够我们测试它的写作效果了。
其次,别追求 “大而全”。有些工具号称什么功能都有,但实际上每个功能都做得很粗糙。写作就专心用写作工具,排版就用排版工具,把每个环节的工具用精了,比用一个啥都做不好的工具强。
最后,要看工具的更新频率。AI 技术发展很快,工具也得跟着升级。如果一个工具半年都没更新过,那它的功能很可能已经落后了,生成的内容也容易跟不上平台的潮流。
💡 人工不可替代:AI 是助手,不是 “甩手掌柜”
说了这么多工具的好处,但有一点必须强调:AI 再厉害,也不能完全代替人工。AI 写作缺乏情感和独特的视角,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经验去优化;AI 排版可能忽略一些细节,需要我们去打磨;AI 发布也需要我们去把控平台规则和内容质量。
比如写一篇关于个人经历的文章,AI 只能根据你提供的信息进行描述,但里面的情感和感悟,只有自己才能写出来。这时候就可以让 AI 先搭个框架,然后自己往里面填充细节和情感,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才更有感染力。
还有一些平台更看重 “人设”,比如小红书的博主,粉丝喜欢的是博主的个人风格。这就需要我们在 AI 生成的内容里,加入自己的口头禅、独特的观点,让内容更有 “人味儿”。
用工具提升新媒体运营效率,核心是让工具帮我们做那些重复、机械的工作,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比如研究用户需求、策划创意内容。毕竟,新媒体运营的核心是 “人”,是和用户的连接,工具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