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都知道,选题就像挖金矿,找对了方向才能挖出爆款。但每天盯着屏幕刷热点、翻同行、想创意,时间全耗在无效搜索上。分享 6 类亲测有效的选题工具,从热点追踪到灵感挖掘,再到数据验证,一套组合拳下来,选题效率至少提升 3 倍。
📈 热点追踪类:踩着流量风口选题
追热点不是盲目跟风,得知道哪些话题有持续发酵的潜力。新榜的「新榜热榜」必须放第一个说,它聚合了微信、微博、抖音等 10 多个平台的实时热榜,还能按行业分类筛选。比如做职场号的,直接点「职场」标签,就能看到当下打工人最关心的话题。
它最牛的是「热度指数」功能,不仅显示话题的当前热度,还能看到 24 小时内的热度曲线。如果一个话题热度呈直线上升,说明刚爆发,赶紧写还能蹭上;要是已经平缓下降,除非有新角度,否则别碰。我上个月靠这个功能,在「年轻人开始反向攒钱」话题刚冒头时就写了篇分析,阅读量比平时高 4 倍。
清博指数的「舆情分析」也很实用。输入关键词能看到相关文章的情感倾向,比如大家对某个事件是正面讨论多还是负面吐槽多。做情感号的朋友可以重点用,比如写婚姻话题时,先查下近期相关事件的情感走向,顺着大众情绪写更容易共鸣。
但这类工具也有坑,有些热榜更新有延迟。我的解决办法是同时开 3 个平台的热榜页面,新榜看微信生态,微博热搜看大众情绪,百度风云榜看下沉市场关注点,交叉对比更靠谱。
💡 灵感激发类:把别人的创意变成自己的选题
有时候不是没选题,是脑子转不动。梅花网的「案例库」能帮你打破思维僵局,里面全是各行各业的优秀营销案例,按行业、形式分类特别细。做美食号的可以看看餐饮品牌的创意活动,把营销点转化成「XX 餐厅靠这招火了,普通人请客也能学」之类的选题。
我常用的操作是,在案例库搜「爆款」标签,然后把点赞高的案例标题拆解开。比如看到一篇「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宁愿买临期食品」,就可以衍生出「临期食品背后的消费降级,藏着 3 个赚钱机会」「买临期食品的人,到底在图什么」等 5 个不同角度的选题。
数英网的「文章」板块适合找深度选题。里面有很多行业分析文章,虽然不是直接给选题,但能帮你理解趋势。比如最近看了篇关于「银发经济」的深度报道,就能提炼出「60 岁阿姨靠直播带货月入过万,银发经济的风口在哪」这样的实用选题。
提醒一句,别直接抄案例里的观点。用工具的「相似案例推荐」功能,多看 5-10 个同类案例,找出它们没说到的点,那才是你的独家选题。
📊 数据反推类:用爆款规律倒推选题
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看看别人写什么火了,照着规律来准没错。蝉妈妈的「爆款文章」功能,能按公众号分类查看近 7 天的高阅读文章,还能筛选「涨粉最多」「在看最高」的内容。
我发现一个规律,情感类账号的爆款选题,标题里带「老公 / 老婆」「妈妈」的比单纯说「爱情 / 亲情」的打开率高 30%。所以现在做情感号选题,会刻意在标题里加入具体亲属称谓。
新抖的「公众号分析」更适合细分领域。比如做美妆号的,能看到哪些护肤成分最近被讨论最多,哪些测评角度最受欢迎。上个月发现「早 C 晚 A 翻车」的文章涨粉特别快,就跟进写了篇「3 步避开早 C 晚 A 误区,新手也能抄作业」,果然成了小爆款。
用这类工具要注意,别只看头部大号。多看看和自己粉丝量差不多的账号,他们的爆款选题更有参考价值。我会设置「粉丝量 5 万 - 10 万」的筛选条件,找到的选题落地性更强。
🔍 垂直领域类:精准挖掘细分赛道选题
垂直领域的选题不能只靠通用工具,得用行业专属数据库。做科技号的一定要用 36 氪的「快讯」,每天更新的科技新闻里藏着很多选题。比如看到「某大厂发布新 AI 工具」,可以写成「普通人怎么用 AI 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亲测 3 个实用场景」。
教育领域的「芥末堆」网站,里面有很多政策解读和行业报告。去年「双减」政策出来后,我在上面看到一篇关于「家庭教育支出变化」的报告,马上写了篇「双减后,家长们的钱都花在哪了?」,在家长群里转发量特别高。
本地号的选题有个专属工具 ——「大众点评热榜」。切换到所在城市,看看哪些餐厅、商场、景点最近热度飙升,就能衍生出「XX 商场新开的网红店,本地人实测值不值得去」「周末不想远游?这 3 个本地小众景点藏着惊喜」等选题。
垂直工具的用法关键在「转化」,把行业新闻转化成读者关心的内容。比如科技新闻讲技术突破,就转化成「这个技术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政策新闻讲新规,就转化成「普通人该怎么应对」。
🌐 多平台联动类:跨平台找选题灵感
公众号的爆款选题,很多是从其他平台火起来的。壹伴插件的「多平台热文」功能,能在编辑器里直接看到知乎、小红书、B 站的热门内容。我做职场号时,经常从知乎的「职场类热门问题」里找选题,比如看到「为什么领导总喜欢开会?」这个高赞问题,就写成「领导开会的 3 个潜台词,新人不懂容易吃亏」。
微小宝的「选题库」有个「爆款基因」分析,输入关键词能看到哪些元素组合更容易出爆款。比如搜「副业」,会显示「副业 + 宝妈」「副业 + 低成本」这些组合的爆款率更高,那写的时候就可以往这些方向靠。
但跨平台选题要注意「水土不服」,小红书上的种草文案直接搬到公众号可能效果不好。我的办法是,把其他平台的爆款点拆出来,用公众号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重写。比如小红书上的「XX 产品测评」,改成公众号的「3 分钟看懂 XX 产品值不值得买,附避坑指南」。
📝 选题管理类:避免灵感流失还能复盘
找到一堆选题后,不管理好很容易浪费。石墨文档的「选题库模板」特别好用,我建了个表格,分「待写选题」「已写选题」「爆款选题」三类,每类都标上「热度指数」「目标读者」「预计角度」。
每周花 1 小时复盘,看看哪些选题的阅读量超出预期,总结共同点。比如发现「带具体数字的标题」比「模糊表述」的打开率高 20%,那之后起标题就会刻意加入数字。
有道云笔记的「灵感速记」功能适合随时记录,看到好的选题方向马上记下来,标上「来源」和「可写角度」。有次在地铁上听到别人聊「宠物殡葬」,马上记下来,后来写成的文章成了当月爆款。
管理工具的核心不是记得多,而是用得勤。我每天睡前花 5 分钟扫一遍待写选题,删掉明显过时的,给有潜力的补充新角度,这样第二天写的时候就不用浪费时间想选题了。
最后想说,工具只是辅助,真正的爆款选题还是来自对读者的理解。这些工具能帮你提高效率,但能不能写出让读者愿意转发的内容,还得靠你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用工具的几个原则分享给你:工具只是辅助,别为了找工具浪费太多时间;交叉验证提高准确率,同一个选题多在几个工具上看看数据;结合自身定位筛选,别人的爆款不一定适合你;定期复盘工具效果,没用的及时换掉。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