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保存多少份?198 个种类查询及鉴定评价指南
你知道吗?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就像一个超级 “植物银行”,专门保存各种园艺作物的种质资源。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这里保存的实物资源总量达到了 73970 份,占国内园艺资源总量的 85%,在世界上排名第二。这些资源不仅数量庞大,种类也非常丰富,覆盖了 198 个园艺种类、637 个植物学种。
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由 2 个国家中期库、21 个国家种质圃和 13 个地方特色资源库(圃)组成,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联合了 28 家单位共同组建。它的目标就是为园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种质资源信息和实物共享服务。
? 198 个种类怎么查询?
这么多的园艺种类,该怎么查询呢?其实很简单,你可以通过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的官方网站(nhgrc.cn)或者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这两个平台都是国家园艺种质资源信息的发布平台和实物共享的网络管理平台,会按照统一标准接收和公布园艺种质资源目录及相关服务信息。
登录网站后,你会看到 “数据资源” 和 “用种申请” 等入口。点击 “数据资源”,你可以浏览各种园艺作物的种质资源信息,包括种质名称、统一编号、农作物种类、种质类型、主要特征特性等。如果你有具体的需求,还可以通过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进行精准查询。
要是你需要获取实物资源,就点击 “用种申请”,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申请。申请通过后,你就可以选择邮寄或自提的方式取得所申请的种质资源。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数量要与申请用途相匹配,原则上同一申请人每年申请同一类农作物的资源份数不超过 300 份,种子类资源每份不超过 50 粒,无性繁殖类资源每份 1 个枝条(植株、叶片等)。
? 鉴定评价指南:从形态到分子的全面分析
对于园艺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通常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鉴定方法和流程:
形态学鉴定:最直观的观察
形态学鉴定是基础,主要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来进行。比如,对于果树,可以观察树龄、树冠形态、树体状况、株高、茎干形态、叶片形状、花朵颜色、果实特征等。以苹果为例,需要测量一年生枝长度、叶片长度、叶柄长度、花序花朵数、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等指标。
形态学鉴定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仪器,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形态特征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通常需要将形态学鉴定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
生理学鉴定:了解植物的内在特性
生理学鉴定主要是通过测定植物的生理指标来评价其特性。例如,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呼吸作用强度、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病虫等)等。对于果实类作物,还可以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
以梨为例,研究人员会测定果实表面果点的大小、密度、凹凸、单位果面果点面积之和,以及果肉的硬度、风味等,来综合评价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分子生物学鉴定:从基因层面解析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园艺种质资源的评价。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植物的 DNA 序列或分子标记来揭示其遗传信息。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包括 DNA 条形码技术、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等。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不同园艺植物种质的特异性基因片段,了解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比如,在芦笋种质资源的评价中,研究人员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 DTOPSIS 法,结合分子标记数据,筛选出了适应性和丰产性均较好的品种。
综合评价:多方法结合更可靠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鉴定结果,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在宛艾种质资源的评价中,研究人员结合了 Shannon-weaver 遗传多样性指数、隶属函数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全面评估,筛选出了产量和品质综合表现优异的种质。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和指标。例如,对于观赏植物,可能更注重花朵的颜色、形状、花期等形态特征;对于经济作物,则更关注产量、品质、抗逆性等农艺性状。
? 行业标准与规范:科学鉴定的依据
为了保证鉴定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例如,《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苹果》(NY/T 1318-2007)详细规定了苹果属种质资源的鉴定技术要求和方法,包括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和抗病虫性等方面的测定指标和操作流程。
同样,《椰子种质资源鉴定评价规范》(DB46/T)也对椰子种质资源的鉴定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涵盖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和规范为园艺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开放共享:推动园艺产业发展
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一直致力于实现开放共享,为全国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等提供服务。通过整合优势力量,针对 “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三区三州” 等区域,构建了高效的科技资源服务新渠道。
例如,观赏桃花品种的培育及可复制易推广技术模式的广泛应用,在上海青浦、福建古田、云南泽普等 20 多个省市建立了观赏桃花模式示范园,辐射带动了观赏桃花种植,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对于科研人员和企业来说,通过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获取种质资源,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同时,资源的共享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园艺产业的创新发展。
? 总结
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是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种质资源,还通过开放共享和科学鉴定,为科研、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果你对园艺种质资源感兴趣,不妨登录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的官方网站,探索这个神奇的 “植物银行”,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该文章由dudu123.com嘟嘟 ai 导航整理,嘟嘟 AI 导航汇集全网优质网址资源和最新优质 AI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