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运营里,完读率是个绕不开的词。不少人天天盯着这个数据,却未必真的把它吃透了。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完读率到底是啥,它和用户停留时长又有啥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 先搞懂:公众号完读率到底是什么?
完读率,简单说就是实际读完文章的用户数占总打开用户数的比例。但这里的 “读完” 有讲究,不是说随便扫几眼就算。
微信官方对完读率的计算有明确标准。对于字数少于 300 字的短文,用户只要打开文章,系统基本就判定为完读;而长文则需要用户滑动到文章末尾,才算一次有效的完读。比如一篇 5000 字的文章,有 1000 人点击打开,其中 300 人滑动到了最后,那这篇文章的完读率就是 30%。
这个数据可不是随便看看的,它直接反映了文章对用户的吸引力。要是完读率低,说明文章可能在内容、结构或者表达方式上存在问题,没能留住用户。像有些标题党文章,标题很吸引人,用户点开后发现内容空洞,没读几句就退出去了,完读率自然高不了。
而且完读率还会影响公众号的整体权重。微信的推荐机制会参考这个数据,完读率高的文章更容易被推荐到更多用户的信息流里,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
🔍 完读率背后:藏着哪些运营密码?
完读率能直观体现内容质量。用户打开文章后,会根据开头的内容判断是否有继续读下去的必要。如果开头枯燥乏味、不知所云,用户大概率会直接关闭。反之,开头能抓住用户痛点、抛出有价值的信息,就能引导用户往下读,完读率自然会提升。
它还和用户粘性息息相关。经常有高完读率文章的公众号,说明其内容符合用户需求,用户对公众号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会更高,更容易成为忠实粉丝。这些粉丝不仅会定期阅读文章,还可能参与留言、分享等互动行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号的活跃度。
另外,完读率对商业变现也有影响。广告商在选择合作公众号时,完读率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高完读率意味着广告内容能被更多用户完整看到,广告效果更好,公众号也能因此获得更高的广告报价。
比如有两个粉丝数量相近的公众号,一个完读率常年保持在 40% 以上,另一个只有 20% 左右。广告商肯定更愿意和前者合作,因为同样的广告投入,前者能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
⏱️ 用户停留时长:不只是数字那么简单
用户停留时长,就是用户从打开文章到关闭文章所花费的时间。这个数据能反映出用户在文章上的投入程度。
计算方式很简单,就是统计每个用户的阅读时间,然后取平均值或者中位数。不过要注意,用户可能会打开文章后放在一边不看,这种情况系统会根据一定规则排除,避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不同类型的文章,正常的停留时长差异很大。像资讯类短文,用户可能几十秒就看完了;而深度分析类长文,用户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
比如一篇介绍热点事件的短文,用户停留时长平均在 30 秒左右就比较正常;而一篇讲解专业知识的长文,平均停留时长能达到 5 分钟,就说明用户阅读得比较认真。
🔗 完读率和用户停留时长: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两者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一般来说,用户停留时长较长的文章,完读率往往也会比较高。因为用户愿意花更多时间在文章上,说明对内容感兴趣,更有可能读到最后。
但它们也不能画等号。有些文章用户停留时长不短,但可能只是中途停下来思考,并没有读完,这时候完读率就会偏低;而有些短文,用户可能几秒就看完了,停留时长很短,但完读率却能达到 100%。
举个例子,一篇 200 字的生活小技巧文章,用户平均停留时长 10 秒,完读率可能是 90%;而一篇 3000 字的情感故事,用户平均停留时长 5 分钟,但完读率可能只有 30%,因为有些用户读到一半就没耐心了。
另外,用户停留时长还能补充完读率反映不出的信息。比如两篇完读率相同的长文,一篇用户平均停留时长是 3 分钟,另一篇是 5 分钟,这说明后者的内容更能让用户投入,用户对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可能更高。
📈 如何提升完读率和用户停留时长?
提升内容质量是核心。文章要有明确的主题,内容要实用、有深度,能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带来新的认知。同时,语言要通俗易懂,避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不同层次的用户都能轻松理解。
比如写一篇关于理财的文章,与其堆砌各种金融理论,不如结合普通人的生活场景,讲解具体的理财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更能吸引用户读完。
优化标题和封面也很重要。标题要准确概括文章内容,同时有吸引力,避免标题党;封面要和文章主题相关,设计美观,能引起用户的点击欲望。但要注意,标题和封面不能误导用户,否则即使用户点开了,发现内容不符,也会很快退出,反而降低完读率。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也能起到作用。可以采用总分总、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等经典结构,让文章逻辑清晰。在文章中设置小标题、重点加粗等,方便用户快速抓住核心内容,也能引导用户一步步读下去。
还可以在文章中适当加入互动元素,比如提问、引导留言等,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延长其停留时长。比如在文章中间插入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这样的问句,可能会让用户停下来思考,增加停留时间。
另外,控制文章长度也很关键。根据文章主题和内容,合理安排字数,避免过于冗长。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成系列文章发布,既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又能提高每篇文章的完读率。
🧐 常见误区:别被数据带偏了
不要一味追求高完读率而牺牲内容质量。有些运营者为了提高完读率,故意把文章写得很短,内容空洞无物,虽然短期内完读率上去了,但会让用户对公众号失去信任,长期来看得不偿失。
也不能只看用户停留时长,忽略完读率。有些文章用户停留时长很长,但可能是因为内容晦涩难懂,用户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这种情况下完读率可能并不高,文章的传播效果也会受影响。
还有,不同类型的公众号不能直接对比完读率和用户停留时长。比如情感类公众号和科技资讯类公众号,用户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不同,数据自然会有差异,盲目对比没有意义。
要结合自身公众号的定位和用户群体,制定合理的数据目标,持续优化内容和运营策略,才能让公众号健康发展。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