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收到粉丝私信,说自己的公众号文章突然被投诉侵权,轻则删文扣分,重则账号被封。这种情况真的太常见了 —— 很多运营者觉得 “引用一点没事”,结果踩了版权红线。今天就把我这几年总结的防侵权干货全分享出来,从素材使用到风险规避,看完至少能避开 80% 的侵权坑。
📝 先搞懂:公众号最容易踩的 3 类侵权雷区
很多人被投诉了都一脸懵,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其实公众号侵权就集中在这三个方面,你对照看看有没有中过招。
文字侵权是最隐蔽的。有人觉得 “我改了几个词就不算抄”,大错特错。比如把别人的原创观点、数据报告换种说法搬过来,哪怕只抄了 200 字,只要核心内容一致,就可能被认定为侵权。之前有个美食号,把某美食博主的探店笔记 “精简改写” 后发布,被起诉赔偿了 5000 元 —— 别以为非商业用途就安全,公众号只要有流量,就可能被判定为 “具有商业属性”。
图片侵权是重灾区。90% 的侵权投诉都和图片有关。有些人图方便,直接从百度、小红书下载图片用,甚至觉得 “截图打个水印就没事”。但你知道吗?哪怕是一张风景照,只要原创者声明了版权,你没授权就用,对方随时可以投诉。去年有个旅行号因为用了某摄影师的 3 张风景图,被要求每张赔偿 2000 元,最后只能删文赔钱。
音视频侵权容易被忽视。比如在文章里插入一段电影片段、流行歌曲,或者用了别人的原创短视频,哪怕只放了 10 秒,都可能踩坑。有个情感号在文章里配了某歌手的歌曲片段当背景音乐,被版权方投诉,不仅删文,还被平台扣了 10 分信用分,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流量推荐。
🔍 文字引用:这样用才叫 “合理使用”,不算侵权
写文章难免要引用别人的内容,但 “引用” 和 “侵权” 就差一个标准 —— 有没有把握好 “合理使用” 的边界。这几个原则一定要记牢。
引用字数有讲究。一般来说,单篇文章引用他人文字不能超过原文的 10%,而且不能是原文的核心内容。比如你写一篇 5000 字的文章,最多引用别人 500 字左右,并且要明确标注来源。举个例子:你分析某篇行业报告,可以引用其中的某个数据,但不能把报告的核心结论、分析逻辑全搬过来。
必须注明原创来源。这是最基本的规矩 —— 引用时要写清楚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 XX(作者)的《XX》(文章标题)”。别觉得 “我标了来源就绝对安全”,但不标来源,100% 会被认定为侵权。之前有个科技号引用了某媒体的报道,内容没超范围,但没标来源,被投诉后只能删文道歉。
“观点引用” 要加入自己的解读。如果引用别人的观点,不能直接复制粘贴,必须加上自己的分析。比如你引用 “某专家认为 AI 会改变职场”,后面一定要跟上你的看法:“结合当下行业情况,我认为这种改变会先从基础岗位开始,比如……” 这样既避免侵权,又能体现文章的原创性。
🖼️ 图片使用:3 个安全渠道 + 2 个避坑技巧
图片是公众号的 “门面”,但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别再乱找图了,这几个渠道绝对安全,还有实用技巧帮你降低风险。
优先用正版免费图库。这几个平台亲测好用,版权清晰还免费:Unsplash(适合风景、生活类)、Pexels(有大量商务、创意图)、pixabay(支持中文搜索,图片种类多)。这些平台的图片都可以免费商用,只要不用于商标、不二次售卖就行。另外,公众号自带的 “正版图库” 也能放心用,里面的图片都经过版权授权。
自己拍的图片最安全。如果是企业号,最好用自己拍摄的产品图、办公场景图;个人号可以拍生活照、随手拍的风景。拍的时候注意 —— 别拍到别人的商标、logo,比如你拍街景时,镜头里出现了某品牌的大广告牌,最好裁剪掉,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这两种情况绝对不能用。一是 “有明显版权标识” 的图片,比如微博、小红书博主标了 “禁转”“原创图片” 的;二是 “截图类图片”,比如截别人的朋友圈、抖音视频画面,哪怕打了马赛克,也可能被投诉。之前有个母婴号截了某育儿博主的抖音截图,被对方投诉 “侵犯肖像权 + 版权”,最后只能删文。
🎙️ 音视频素材:想用好,先搞懂这 4 个授权规则
现在很多公众号喜欢加音频、短视频增加互动,但这部分的版权坑最多。记住,没授权的音视频,再火也不能用。
用平台自带的正版素材。微信公众号的 “音频库” 里有正版音乐,视频号的 “音乐库” 也能免费使用,这些都是经过授权的,放心用。另外,像腾讯视频、爱奇艺的视频,如果你在文章里用 “官方嵌入” 功能插入,而不是自己下载后上传,一般不会侵权 —— 但要注意,嵌入的视频不能去除原平台的水印。
原创音视频要保留证据。如果是自己录制的音频、拍摄的视频,最好保留原始文件,万一被别人投诉 “侵权”,可以拿出证据反驳。比如你拍了一段街头采访,有人说你侵权他的肖像,你可以提供采访时的同意录音作为证明。
商用素材一定要买授权。如果要用到某首流行歌曲、某部电影的片段,而且是用于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必须向版权方买授权。比如你做一个产品宣传视频,想用某首热门歌曲当背景音,得联系唱片公司买使用权 —— 别想着 “偷偷用没人发现”,现在各大平台都有版权监测系统,很容易被抓到。
时长不是 “免死金牌”。有人觉得 “我只用 10 秒的音乐片段没事”,这是错误的。版权法里没有 “时长豁免” 的规定,哪怕只用 1 秒,只要没授权,就是侵权。之前有个汽车号在推广视频里用了某首歌的前奏(5 秒),被版权方投诉,赔偿了 3000 元。
🚨 被投诉了?3 步正确应对,把损失降到最低
哪怕再小心,也可能遇到投诉。这时候慌没用,按这几步处理,能减少损失。
第一时间检查投诉内容。收到投诉通知后,先看清楚对方投诉的是哪部分内容(文字、图片还是音视频),以及对方提供的版权证明。如果确实是自己没授权就用了,别犹豫,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越快处理,平台处罚越轻。如果觉得自己没侵权,比如引用符合 “合理使用”,可以准备证据申诉。
申诉要提供完整证据。如果要申诉,得准备这些材料:引用内容的来源链接、自己的原创证明(比如原始文稿、拍摄素材)、授权使用的证明(比如版权方的授权书)。之前有个职场号被投诉文字侵权,他提供了自己的写作大纲、引用内容的来源标注,最后申诉成功,没被处罚。
主动联系投诉方协商。如果对方已经起诉或要求赔偿,可以尝试主动联系沟通。态度诚恳一点,说明是 “无心之失”,表示愿意删文道歉,大部分原创者不会为难你。但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也可以走法律途径,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赔偿金额 —— 记住,赔偿金额不是对方说多少就是多少,法院会根据侵权程度判定。
💡 长期防侵权:做好这 3 件事,从源头规避风险
防侵权不是 “临时抱佛脚”,而是要养成习惯。这几个长期做法,能让你的公众号远离版权风险。
建立素材库,分类管理。把常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素材整理好,标注清楚来源和授权情况:“正版图库”“自己拍摄”“已授权商用”。这样写文章时直接从素材库拿,就不会用错。比如你建一个 “图片库”,分 “Unsplash”“自己拍摄”“购买授权” 三个文件夹,用的时候一目了然。
定期自查已发布文章。每周花 10 分钟,抽查几篇之前发的文章,看看有没有可能侵权的内容。比如之前用的某个图片,现在发现来源有问题,及时替换成正版图片。很多人忽略这一步,结果旧文章被投诉,影响账号信用分。
加入原创保护计划。公众号的 “原创保护” 功能一定要开,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原创内容不被别人抄袭,还能收到平台的版权监测提醒。另外,可以加入微信的 “版权保护中心”,一旦发现有人抄袭你的文章,平台会自动处理,帮你维权。
运营公众号,“安全” 永远比 “流量” 重要。别因为一时偷懒用了侵权素材,让辛苦运营的账号栽了跟头。记住:正版素材不难找,合理引用有方法,只要养成规范使用的习惯,就能远离侵权风险。下次写文章前,先想想 “这个素材有没有授权”—— 这一步,能帮你避开 80% 的版权坑。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