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人都知道,推荐量就像生命线。没推荐,写得再好也可能石沉大海。但推荐量到底跟啥挂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原创度、垂直度、互动率这三个硬指标,才是决定推荐量高低的关键。
🌟原创度:推荐算法的 “心头好”
原创度不是简单说 “不是抄的” 就行。平台的算法精着呢,它要的是有独特价值的内容。比如同样写职场干货,别人都在说 “如何跟领导沟通”,你能结合自己十年带团队的经历,总结出 “新人汇报时最容易踩的 3 个坑”,这就是原创价值。
平台怎么判断原创?除了比对全网内容重合度,还会看你的 “内容基因”。经常发拼凑内容的号,哪怕偶尔出一篇原创,推荐也可能上不去。反之,长期坚持原创的号,哪怕某篇跟别人观点撞了,只要表述和案例是自己的,照样能获得高推荐。
提升原创度有个小技巧:从 “信息搬运” 变成 “信息加工”。看到热点事件,别光复述经过,多想想 “这事对我的读者有啥影响”“普通人该怎么应对”。比如聊 AI 工具,别人列清单,你可以写 “我用这 3 个工具改文案,效率提升 50% 的具体操作”。
还有个误区得提醒:原创不是闭门造车。参考别人的观点没问题,但得加入自己的分析。就像做菜,同样的食材,你调味和火候不一样,出来的味道就独一份。平台其实鼓励这种 “二次创作”,但前提是有自己的 “独家配方”。
🎯垂直度:让推荐更 “精准”
垂直度说白了就是 “你到底是干什么的”。一个号今天发育儿,明天发股票,后天发旅游,平台的算法会懵圈 —— 它不知道该把你推给宝妈还是股民。推荐量自然上不去。
高垂直度的号,平台会给你贴更清晰的标签。比如专注 “小户型装修” 的号,算法就会精准推给近期搜索过 “装修”“小户型改造” 的用户。这些用户本身就有需求,点开率和停留时间都会更高,反过来又会提升推荐权重。
怎么保持垂直度?先给账号定个 “窄赛道”。别想着 “我要做生活号,啥都能写”,不如细化成 “一线城市租房生活指南”。内容可以包括租房避坑、小空间布置、合租相处技巧,看似范围小了,实则更容易被精准推荐。
偶尔想跨界怎么办?可以用 “关联法”。比如美食号想聊健身,就写 “吃对这 3 种家常菜,不用节食也能瘦”;职场号想聊电影,就分析 “《奥本海默》里的团队管理技巧,对职场人有啥启发”。这样既不偏离主线,又能增加内容新鲜感。
💬互动率:推荐量的 “放大器”
互动率不只是看点赞数。平台更看重 **“深度互动”**:留言质量、在看转发、甚至是文章收藏。这些数据能直接告诉算法:这篇内容用户是真的喜欢,不是划过去随手点个赞。
留言区活跃的文章,推荐往往会多一轮。因为用户愿意花时间写留言,说明内容戳中了他们的痛点或痒点。运营者回复留言也很关键,算法会监测留言区的互动热度,你回得越及时,用户聊得越欢,推荐池就可能再给你一波流量。
怎么提高互动率?在文末埋 “钩子”。别干巴巴结尾,试试问个开放性问题:“你们公司有强制团建吗?评论区说说最离谱的一次经历”。或者引导分享:“觉得有用的话,转发给最近要面试的朋友”。
还有个隐藏技巧:利用 “时效性互动”。比如节假日、热点事件时,结合节点设计互动。高考后写 “当年你高考完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评论区一定会炸开锅。这种互动自带话题性,平台也愿意给流量扶持。
📊三个指标的 “联动效应”
这三个指标不是孤立的。高原创度的内容,更容易形成独特风格,帮助强化垂直度;而垂直领域的深耕,又能让你积累更多独家素材,提升原创质量。互动率则像催化剂,能让优质的原创和垂直内容,获得成倍的推荐。
比如一个专注 “职场新人成长” 的号,写了篇原创文《试用期被领导当众批评,该怎么回应?》(原创度高),内容紧扣职场新人痛点(垂直度够),文末问 “你有没有过类似经历?当时怎么处理的?”(引导互动)。这样的文章,推荐量想低都难。
反过来,如果某个指标拖后腿,其他两个再好也可能白搭。比如原创和互动都不错,但今天写职场明天写情感,推荐量就会忽高忽低。所以,想让推荐量稳定上涨,得三个指标一起抓,缺一个都可能成 “短板”。
其实做公众号跟开实体店一样。原创度是你的 “独家产品”,垂直度是你的 “店铺定位”,互动率是 “顾客回头率”。只有产品好、定位清、顾客爱来,生意才能红火。推荐量不过是这些努力的 “副产品” 而已。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