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外部链接的基础红线做公众号运营的都清楚,微信对外部链接的管控一直很严。不是你想加什么链接就能加的。目前最核心的规则是,个人公众号在图文正文中直接插入外部链接会被系统拦截,只有企业号经过认证后才能在图文里放外部链接。但别以为企业号就万事大吉,就算是认证账号,链接也得符合微信的白名单要求。
白名单里的链接类型其实很有限。像腾讯系自家的产品,比如腾讯云、微信小程序这些,通过率会高很多。其他第三方链接,尤其是电商平台、游戏下载、金融理财类的,很容易被判定为 “诱导导流”。去年有个美妆类企业号,在推文中放了淘宝店铺链接,结果不仅链接被封,整个账号还被限制发文 3 天。
还有个容易踩坑的点是链接的跳转路径。微信明确禁止 “多层跳转”,就是说用户点了你的链接后,不能再跳转到第二个外部平台。比如你先跳转到一个自己的 H5 页面,再从 H5 跳转到拼多多,这种操作十有八九会触发预警。后台数据显示,这类多层跳转的链接被投诉后,封号率超过 80%。
💡
合法跳转的 3 种核心方式想安全导流,就得用微信允许的方式。最常用的是菜单栏跳转,不管个人号还是企业号,都能在自定义菜单里放外部链接。但这里有个细节,个人号的菜单栏链接只能跳转到微信内部页面,比如公众号文章、小程序,企业号才能跳转到外部网站。有个教育类个人号用菜单栏放了网易云课堂的链接,第二天菜单就被强制清空了,还收到了违规通知。
小程序中转是个聪明办法。你可以先让用户点击进入自己的小程序,再在小程序里设置外部链接跳转。微信对小程序的管控相对宽松,只要小程序类目合规,跳转成功率很高。不过要注意,小程序里的外部链接也不能是微信明确禁止的行业,比如医疗、彩票这些。有个健身类公众号,通过小程序跳转到私教预约网站,半年多都没出问题,导流效果还挺稳定。
还有一种是原文链接区域。就是在图文末尾的 “阅读原文” 那里放链接,这个功能个人号也能用。但这里的链接同样受白名单限制,而且微信会根据账号的历史违规记录动态调整权限。如果你的账号之前有过导流被警告的记录,阅读原文的链接很可能会被隐藏,用户根本看不到。
🔍
特殊场景的跳转规则做活动推广时,很多人会用到外部链接,但不同活动类型的规则差异很大。线上讲座、直播类的外部链接,只要主办方是正规企业,有相关资质,在推文中说明活动内容后,通过率会高一些。但如果是付费课程的购买链接,必须走微信小商店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放支付宝付款链接绝对会被封。
电商类公众号要特别注意,微信对 “货到付款” 类的外部链接审查极严。有个生鲜公众号在推文中放了自家商城的货到付款链接,虽然是企业认证号,还是被判定为 “风险交易”,链接 24 小时内就被下架。后来他们改成先在公众号引导用户加企业微信,再通过企业微信发链接,反而安全多了。
另外,政务类、媒体类公众号有一定特权。像各地的政务公众号,发布民生相关的通知时,放政府官网、政务服务平台的链接是被允许的。但就算是这类账号,也不能放商业推广链接,去年某地方媒体号因为在政务新闻里插了房地产广告链接,被暂停功能一周。
🚫
最容易被封号的 5 种导流行为别以为稍微打擦边球没事,微信的监测系统现在越来越智能。用谐音、拼音替代链接地址就是典型的找死行为。比如把 “www.taobao.com” 写成 “桃宝官网”,或者用 “t.b.cn/xxx” 这种短链接伪装,系统现在能自动识别,一旦发现直接判定为 “恶意导流”。
诱导用户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也是高风险操作。很多人在文末写 “复制下面链接到微信外打开”,这种话术几乎百分百触发违规。有个母婴类公众号就因为这句话,被限制添加外部链接功能 1 个月。其实可以换种说法,比如 “点击菜单获取详细地址”,引导用户通过菜单跳转。
还有批量注册小号导流的操作,现在基本行不通了。微信会通过 IP 地址、设备信息等识别关联账号,如果多个小号同时给同一个外部链接导流,主号很可能被连带处罚。去年双 11 期间,有个电商团队用 10 个小号给主号的淘宝店导流,结果全系列账号被封,损失惨重。
用二维码替代链接也不是万能的。微信对外部二维码的扫描有严格限制,尤其是带有明显商业推广的二维码,长按识别时会提示 “该二维码包含未经允许的内容”。就算你把二维码分成好几块,让用户拼接识别,也会被系统监测到。
最后要注意的是,导流频率过高也会触发预警。有数据统计,企业号如果每周有 3 篇以上图文都带有外部链接,被系统重点监控的概率会增加 40%。建议大家控制频率,重要的链接放在菜单栏,推文中偶尔放一次,降低风险。
🛠️
安全导流的实操技巧想在规则内把流量导出去,得讲究策略。先做用户分层再导流效果会好很多。比如你可以在公众号里设置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让用户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然后针对不同群体推送不同的跳转入口。宝妈群体就引导到育儿知识的外部页面,职场人群就引导到课程平台,这样显得更自然,不容易被判定为恶意导流。
利用 “内容钩子” 降低跳转阻力是个好办法。不要一上来就放链接,先在推文中提供有价值的免费内容,比如干货教程、行业报告,等用户觉得有收获了,再在文末说 “完整版本可以通过菜单获取”。有个职场类公众号用这种方法,导流转化率提高了 20%,还没收到过违规通知。
链接的 “包装” 也很重要。同样是跳转到电商平台,直接说 “点击购买” 就很生硬,换成 “查看用户真实使用反馈” 会温和很多。还有就是链接的域名要稳定,别频繁更换,微信对新注册的域名审核更严格。建议用已经备案 3 个月以上的域名,并且确保域名没有过违规记录。
定期自查链接状态不能少。微信的规则会不定期调整,有时候你昨天还能用的链接,今天就可能被限制。可以每天用不同设备(安卓、苹果、PC 端)测试一下链接能否正常打开,有没有被拦截提示。发现异常及时删除,别抱有侥幸心理。
📊
违规后的应急处理方案万一不小心收到了违规通知,先别慌。第一时间删除违规内容是必须的,包括图文、菜单里的链接,还有自动回复中的相关内容。然后在公众号后台的 “违规记录” 里查看具体原因,微信会明确告诉你是哪条规则被触犯了。
如果对违规判定有异议,可以申请申诉。但申诉成功的概率不高,除非你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链接合规。比如你放的是正规医疗机构的预约链接,就可以提交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等材料。去年有个健康类公众号申诉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证明链接指向的是政府认可的疫苗预约平台。
账号被限制功能后,要停止所有导流行为,老老实实发一段时间的纯内容。一般来说,第一次违规限制会比较轻,可能就限制链接功能 7 天。但如果是多次违规,处罚会升级,从限制功能到永久封号都有可能。有个美食号因为连续 3 次放美团外卖链接,直接被永久封禁,几年的运营成果全没了。
另外,多关注微信官方发布的规则更新。微信每年都会调整几次外部链接政策,比如 2023 年就放宽了对企业微信外部链接的限制。及时了解这些变化,才能避免踩坑。可以关注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 这个公众号,他们会第一时间发布规则变动通知。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