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推荐池的「稳定器」,但需要突破「打开率魔咒」图文是公众号最原始也最成熟的内容形态,它和推荐算法的关系有点像老搭档 —— 彼此的脾气都摸得透透的。
先说优势。图文的生产门槛低到几乎没有,一篇 1500 字的文章配几张图,哪怕是新手运营,花两小时也能搞定。这种低成本特性意味着可以高频更新,而算法对「活跃账号」向来更友好。另外,图文的「可沉淀性」是独一份的,用户看完觉得有用,会顺手点「在看」或者转发,这些行为产生的社交裂变数据,是推荐池非常看重的信号。
但它的命门也很明显:打开率。现在用户刷手机的速度比翻书还快,要是标题和头图没能在 1 秒内抓住眼球,那这篇文章基本就凉了。有第三方数据统计,公众号图文的平均打开率已经跌到 3% 以下,而想要进入推荐池,这个数字至少得达到 5%。更麻烦的是完读率,超过 800 字的文章,如果结构松散,用户很容易划到一半就退出,算法会认为「内容价值不足」,自然不会给更多流量。
不过也有破局的办法。那些能稳定进入推荐池的图文,都有个共同点:开头 3 句话就抛出核心冲突。比如职场文会写「月薪 8 千的同事,靠这个习惯 3 年买了房」,育儿文会说「孩子 3 岁还尿床?90% 的家长都做错了」。这种「钩子式开头」能把完读率拉到 40% 以上,只要数据达标,推荐池的大门其实不算难进。
🎬
视频:推荐池的「新宠儿」,但卡在「完播率陷阱」公众号在 2023 年全面升级了视频功能后,算法明显对视频内容更「偏心」。打开公众号首页的「推荐」栏,你会发现视频内容的占比已经超过 40%,这背后是平台想和视频号联动的战略意图。
视频的优势太突出了。动态画面 + 声音的组合,比静态图文更能刺激用户感官,30 秒的视频能传递的信息量,可能比 500 字的文章还多。算法对视频的「宽容度」也更高,比如同样是新账号,视频内容的初始推荐量通常比图文高 30%。如果视频里出现「点赞关注」的引导,用户动手的概率也比图文里点「在看」要高,这些互动数据会直接推高推荐权重。
但视频想留在推荐池里不容易,最大的坎是完播率。公众号视频的平均时长在 1 - 3 分钟,但有 60% 的用户会在 15 秒内划走。这就要求视频前 3 秒必须有爆点 —— 要么是反转剧情,要么是干货结论,比如美食视频一上来就说「这道菜饭馆卖 88,在家做成本 5 块」。更头疼的是制作成本,想拍一条画质清晰、剪辑流畅的视频,至少得有个简易灯光和收音设备,后期还得花时间加字幕、配 BGM,小团队很难做到日更,而更新频率一降,算法的关注度就会下降。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公众号视频的「竖屏适配」。很多人直接把横屏的抖音视频搬过来,结果在手机上看两边全是黑边,用户体验差到极点,这种视频哪怕内容再好,推荐池也不会要。必须按照公众号的竖屏比例重新制作,画面里的重点信息要放在中间三分之二的区域,这才能符合算法对「用户体验」的隐性要求。
📹
直播:推荐池的「突击兵」,爆发力强但持续性差公众号直播是这两年才火起来的功能,它在推荐池里的角色更像个「变数」—— 要么一飞冲天,要么石沉大海。
直播的核心优势是「实时互动」。用户在直播间里发评论,主播能立刻回应,这种「被重视」的感觉会让停留时长飙升。有数据显示,一场 2 小时的直播,用户平均停留能达到 15 分钟以上,这是图文和视频都望尘莫及的。而且直播时的「点赞刷屏」「礼物打赏」等行为,会被算法判定为「高价值互动」,直接触发推荐池的流量倾斜,有时候一场直播能带来平时 3 天的涨粉量。
但直播的短板也很致命:「时间刚性」。用户必须在固定时间打开才能看,错过了就没了,这大大限制了覆盖范围。更麻烦的是「冷启动」,新账号开直播,前 3 场大概率只有几十个观众,要是主播控场能力不行,冷场超过 5 分钟,算法就会认为「内容吸引力不足」,后续推荐直接减半。另外,直播的内容很难沉淀,不像图文可以反复被搜索到,一场直播结束后,除了回放几乎没什么长尾价值,这会让推荐池的「复访率」评分变低。
想让直播进入推荐池,有个小技巧:提前 1 - 2 天发「直播预告」图文,在文末插入预约链接。用户点了预约后,开播时会收到强提醒,能直接把初始在线人数拉到几百,这个数据能让算法一开始就给足流量。直播过程中还要不断引导用户「分享直播间」,每多 10 个分享,推荐池就会多推送 20 个潜在用户,这是经过实测的规律。
🔍
三种形式的「算法适配度」终极对比把这三种形式放在一起看,进入推荐池的难度其实和「算法偏好」直接挂钩。
从「基础推荐门槛」来看,图文最低,视频次之,直播最高。但从「推荐上限」来看,顺序正好反过来 —— 直播一旦爆了,流量能碾压前两者;视频如果能稳定保持 30% 以上的完播率,长期推荐量会比图文高;而图文的优势在于「稳定」,只要保持每周 3 篇以上的更新,打开率和完读率达标,基本能稳定在中腰部推荐池里。
再看「内容类型适配」。干货知识类内容,图文的推荐效果比视频好,因为用户需要边看边记,图文可以随时暂停;剧情故事类内容,视频的推荐潜力更大,画面冲击力比文字描述强太多;而促销带货类内容,直播的推荐权重最高,毕竟实时互动能直接带动下单,这符合公众号想做「交易闭环」的野心。
还有个隐藏逻辑:公众号的推荐池其实在「分流」。它会把喜欢图文的用户、爱看视频的用户、常看直播的用户分到不同的子池里。如果你同时做三种内容,算法反而会 confusion,不知道该把你分到哪个池子里。不如集中精力做一种形式,把该领域的用户标签打深,这样进入对应子池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
最后说句大实话没有哪种形式是「绝对容易」的,关键看你的团队能力和内容定位。
小团队没人没预算,就先把图文做精,标题下狠功夫,开头 3 句话抓眼球,完读率拉上来,进推荐池不难;有一定制作能力的,专攻视频,死死守住前 15 秒的完播率,推荐池会给你惊喜;要是有能控场的主播,直播是最快突破流量瓶颈的方式,但必须做好前期冷启动的准备。
记住,推荐池的核心是「用户喜欢」。不管用哪种形式,先问自己:如果我是读者,会愿意花 3 分钟看吗?会想转发给朋友吗?想通了这个,流量自然就来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