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做公众号冷启动,早就不是砸钱买流量的时代了。现在打开朋友圈,刷十条能看到三个公众号推广,用户早就免疫了。想让你的号从 0 起来,别想着一上来就搞大动作,先抓住第一个种子用户,把他服务到愿意主动帮你转发,这才是最实在的第一步。
🎯 第一个种子用户,是你公众号的「基因样本」
很多人觉得,第一个关注的人嘛,随便来一个就行。错了,大错特错。2025 年的用户对内容挑剔得很,能主动关注一个新号,本身就带着强烈的需求或好奇。你把这个人服务透了,就能摸清楚往后要服务的那群人的真实样子。
我去年帮一个美食号做冷启动,第一个用户是个宝妈。她关注后直接发消息问:“有没有适合 3 岁孩子吃的无盐辅食菜谱?” 当时号里还没发过这类内容,但我们没敷衍,当天就找营养师朋友整理了 3 份食谱发过去。后来这个宝妈不仅成了常客,还拉了 5 个同小区的宝妈进来。你看,第一个用户的需求,往往就是你内容定位的精准坐标。
别小看这一个人。他的阅读习惯、互动频率、甚至是给你留言的语气,都藏着线索。比如他总在晚上 8 点后打开文章,说明你的更新时间可以固定在这个点;他喜欢在文末问问题,那你就可以在每篇文章最后加个 “提问区”。这些细节堆起来,你的号就有了和其他同类号不一样的 “性格”。
🔍 去哪里捞到第一个「对的人」?别指望系统推荐
2025 年公众号的推荐机制越来越严,新号想靠系统流量破 0,概率比中彩票还低。与其等着天上掉用户,不如主动出击,从「强关系圈」里找。
最直接的就是身边人。你做职场号,就去问刚入职的学弟学妹;做宠物号,就找小区里遛狗的邻居。我见过一个做手账教程号的姑娘,第一个用户是她的大学室友。她直接把公众号二维码发过去说:“我开了个号,专门教怎么用手账规划时间,你帮我看看,觉得哪里不对劲尽管骂。” 这种带着 “求批评” 的姿态,对方一般不会拒绝,还会认真给你提意见。
如果身边没人对得上号,就去垂直社群里 “潜水”。比如你做考研号,就去豆瓣的考研小组;做美妆号,就混小红书的护肤群。别一进去就发广告,先聊上三天。看到有人问相关问题,你用自己的号发篇对应文章,然后在群里说:“刚好我整理了点东西,或许能帮到你,我放公众号里了,你可以去看看。” 这种方式引来的用户,精准度比乱加粉高 10 倍。
还有个冷门招:去同类小号的评论区 “挖人”。那些粉丝量 1000 以下的号,用户互动往往很活跃。看到有人在评论区说 “要是有 XX 内容就好了”,你记下来,转头就写一篇发在自己号上,然后私信那个人:“看到你想要 XX 内容,我刚整理好,发在我公众号里了,你要不要看看?” 只要内容真的有用,对方大概率会关注。
💬 第一次对话,别搞 “自动回复” 那套
很多人加了第一个用户后,就扔个 “感谢关注,回复【福利】领资料” 的自动回复,然后就没下文了。这等于把送到门口的机会推出去。2025 年的用户,早就不稀罕那些打包好的 “通用福利” 了,他们要的是 “被重视” 的感觉。
正确的做法是:手动发一条带 “个人温度” 的消息。比如:“你好呀,我是这个号的运营者 XX,很高兴你能来。你平时更喜欢看 XX 类型的内容呀?” 别怕对方不回,就算他只说 “随便看看”,你也可以接一句:“那我之后发了新内容,单独发消息提醒你?” 这种 “一对一” 的存在感,是机器回复给不了的。
我之前帮一个科技号做冷启动,第一个用户是个程序员。加了之后我们没聊技术,反而从他朋友圈的球鞋照片聊起,发现他是个鞋迷。后来每次发完文章,都会顺带问一句:“今天这篇讲 AI 的,你觉得对程序员来说实用不?对了,你上次说的那双限量款抢到了吗?” 一来二去,他不仅自己每期都看,还把号推荐到了他们公司的技术群。记住,用户先认人,再认号。
📈 用 “超预期服务” 让他忍不住帮你转发
第一个用户关注后,光留住还不够,得让他变成你的 “自来水”。秘诀就俩字:超标。他预期你能做到 60 分,你就做到 90 分,甚至 120 分。
怎么超标?提供 “专属福利”。比如他在文章下留言说喜欢某个案例,你就去搜集这个案例的完整资料,私下发给他;他说觉得某篇文章里的表格好用,你就把表格源文件整理好给他。这些东西不用多贵,但一定要带着 “我专门为你准备的” 的诚意。
还有个细节:主动 “麻烦” 他。比如写完一篇新文章,发给他说:“这篇讲的是 XX,你帮我看看,要是觉得还行,能不能发在你的家庭群里?不用勉强,觉得不合适就算了。” 大多数人不会拒绝这种 “小请求”,尤其是你之前给他提供过价值的话。就算他这次没帮你转,也会记住你这个号 “需要支持”。
我见过最绝的案例:一个做本地旅游攻略的号,第一个用户是个大学生。运营者得知他周末要去周边古镇玩,直接托朋友拿到了当地两家民宿的折扣券,还手绘了一张古镇小路的地图发给他。结果这个学生不仅在朋友圈发了长文推荐这个号,还带了 3 个同学来关注。你看,服务做到位了,用户比你还急着帮你推广。
📝 从 1 到 10,让第一个用户帮你搭 “信任链条”
第一个用户留住了,接下来要做的是让他帮你裂变。但别一上来就说 “拉 3 个人关注送福利”,太刻意了,容易引起反感。
可以试试 “阶梯式邀请”。比如先让他推荐 1 个可能感兴趣的朋友,然后给两人都发份小礼物;等他推荐的人也活跃起来,再提 “要不要一起建个小群?” 用这种 “小步慢跑” 的方式,既能避免压力,又能形成稳定的用户圈层。
更重要的是,把第一个用户变成你的 “产品经理”。定期问他:“你觉得最近的文章哪里没意思?要是你是我,接下来会写什么?” 他的答案往往比你自己瞎想靠谱。有个职场号就这么干,第一个用户提了 “想知道实习生怎么和领导汇报工作”,结果这篇文章发出去后,一下子来了 20 多个新关注,全是刚入职的年轻人。
别忘了,每个新进来的用户,都要重复 “服务第一个用户” 的流程。给他们发欢迎消息,记录他们的需求,提供超标服务。这样一来,1 个变 2 个,2 个变 4 个,用不了多久,你就有了第一批 “铁杆粉”。这些人不是靠广告引来的,而是靠 “人传人” 的信任链条绑在一起的,粘性比买来的用户强 10 倍。
2025 年做公众号,冷启动难是事实,但也没难到无路可走。与其盯着 “10 万 +” 的目标焦虑,不如沉下心来,把第一个用户当成宝藏来挖。他的一条留言,可能比一堆数据报告更有用;他的一次转发,可能比投一万块广告还管用。记住,所有大流量,都是从 “伺候好一个人” 开始的。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