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做起来的没几个。很多人一上来就闷头写,发了几十篇还没破千粉,最后只能放弃。问题出在哪?90% 都是因为冷启动前没把账号定位想明白。这就像盖房子不打地基,看着挺热闹,一阵风就塌了。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公众号冷启动前必须想清楚的 5 个问题,每个都能决定账号的生死。
🎯 目标用户到底是谁?别用 “所有人” 骗自己
总有人说,我的公众号内容很好,适合所有人看。这话听着挺有道理,实际上就是给自己挖坑。互联网时代,注意力比金子还贵,没人会浪费时间看和自己没关系的东西。你必须明确,你的公众号是写给哪一群人的。
怎么找目标用户?别靠猜。打开你的微信好友列表,找出 10 个你觉得可能喜欢这个公众号的人,看看他们的朋友圈、常读的公众号、在群里聊什么。比如你想做美食号,是写给一线城市的上班族(他们可能更关心 30 分钟快手菜、外卖平替),还是写给宝妈(她们可能更在意孩子的营养搭配),这两种定位的内容天差地别。
精准的目标用户画像要细化到 “痛点场景”。不只是年龄、性别这些基础信息,更要知道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需要你的内容。一个职场号,如果目标用户是 “凌晨两点还在改 PPT 的广告策划”,那内容就得围绕 “高效加班技巧”“客户刁难应对话术”;如果是 “刚转行的新媒体运营”,内容就得偏向 “新手避坑指南”“快速出爆款的 3 个公式”。
找不到精准用户?那就做减法。先排除掉明显不可能关注你的人,再从剩下的人群里找重叠度最高的特征。记住,小而美永远比大而全更容易活下来。
📝 核心内容方向怎么定?别贪多,抓一个点打透
确定了目标用户,接下来就得想,你能给他们提供什么内容。有人觉得内容越丰富越好,今天写职场,明天聊情感,后天又发养生。结果呢?用户记不住你,搜索引擎也抓不住你的核心关键词。
核心内容方向必须和目标用户的 “高频需求” 绑定。比如目标用户是考研党,他们的高频需求是 “真题解析”“复习规划”“院校选择”,那你的内容就应该围绕这三个点展开。别今天心血来潮加一篇 “考研期间怎么谈恋爱”,看似贴心,实则分散了账号的核心价值。
内容形式也要固定下来。是每天一篇干货长文,还是每周三次短视频解析?是用漫画讲知识,还是用故事说观点?保持稳定的形式,用户才会形成阅读期待。就像大家一想到 “咪蒙”(虽然现在不在了),就知道是犀利的情感观点文;一想到 “深夜发媸”,就知道是时尚搭配加毒舌吐槽。
怎么判断内容方向对不对?冷启动阶段,发 5 - 10 篇内容后看数据。如果某一类内容的打开率、在看数明显高于其他,那就说明这个方向更受用户欢迎,果断往这个方向倾斜。别舍不得放弃那些数据差的内容,聚焦才能爆发。
🔍 你的差异化优势是什么?别做 “第二个谁”
现在打开微信,随便搜个关键词,都能跳出上百个公众号。凭什么用户要关注你?这就需要差异化优势 —— 你有的,别人没有;或者你做得,比别人好 10 倍。
差异化可以从这几个地方找:视角不同。同样写亲子教育,别人都在说 “怎么管孩子”,你可以换个角度说 “怎么和孩子做朋友”;形式不同,别人发文字,你发手绘漫画,别人发图文,你发音频故事;资源不同,如果你是医生,讲健康知识就比普通博主有公信力;如果你是创业者,聊创业经验就自带案例。
别害怕 “小众”,小众才是护城河。有个公众号叫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专门写各种奇葩冷知识,看似小众,却因为独特的选题和幽默的文风,积累了几百万粉丝。反而是那些 “什么都写,什么都不精” 的公众号,早就淹没在信息流里了。
怎么验证你的差异化是否成立?找 3 个和你定位相似的头部公众号,把他们的内容列出来,再列出你的内容计划,看看有没有明显的不同。如果只是 “换汤不换药”,那趁早调整。
💰 变现模式想明白了吗?别等粉丝多了再发愁
很多人觉得,先做内容涨粉,粉丝多了自然能变现。这种想法太天真了。见过太多粉丝几十万的公众号,因为变现模式不清晰,最后入不敷出停更的。冷启动阶段就要想清楚,你的公众号靠什么赚钱。
常见的变现模式有几种:广告,适合流量大、粉丝精准的号,比如美妆号接护肤品广告,职场号接课程广告;电商,自己带货或者分销,前提是你的内容和产品高度相关,比如美食号卖厨房用具,健身号卖运动装备;知识付费,做课程、社群,这需要你在某个领域有足够的专业度,比如考研号做复习课程,职场号做晋升训练营。
变现模式会反过来影响内容方向。如果打算靠广告变现,内容就要偏向大众话题,容易出爆款涨粉;如果想做知识付费,内容就得体现专业度,多输出干货建立信任。有个情感号,一开始写泛情感话题,粉丝涨到 10 万才想做付费咨询,结果用户觉得 “你写的东西挺热闹,但真要花钱问你,好像不太靠谱”,转化率低得可怜。
冷启动时不用急着变现,但一定要让变现路径清晰。比如你想做育儿号卖绘本,前期内容就可以多写 “不同年龄段绘本怎么选”“读绘本的正确姿势”,慢慢引导用户觉得 “跟着你买绘本准没错”。
🧑💼 账号人格化够不够?别做冷冰冰的 “内容机器”
公众号的本质是 “人和人的连接”,不是 “机器和人的连接”。同样的内容,一个有鲜明人格的账号,就是比冷冰冰的账号更容易让人记住。冷启动阶段,就要给账号注入 “灵魂”。
人格化体现在这些细节里:昵称,别用 “XX 干货分享”“XX 知识平台” 这种官方到无聊的名字,试试 “职场老油条阿明”“宝妈小辣椒”,一听就有画面感;头像,真人头像比抽象图标更有亲和力,哪怕用卡通形象,也要有固定的风格;语言风格,是像闺蜜聊天一样接地气,还是像老师讲课一样严谨?是喜欢用网络热词,还是偏爱书面表达?
让用户觉得 “关注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可以在内容里适当加入自己的经历,比如写职场文时说 “我上次在会上被领导怼,就是用了这招化解的”;写美食文时提一句 “我家孩子特别挑食,就这道菜他能吃两碗饭”。这些细节看似和内容无关,却能拉近和用户的距离。
有个职场号叫 “彪悍一只猫”,早期文章里经常出现 “我以前是英语老师,后来辞职做公众号”“我每天早上 4 点起床看书”,这些个人经历让用户觉得 “他和我一样,也是普通人,只是更努力”,信任感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了。
公众号冷启动,拼的不是运气,是准备。把这 5 个问题想透,比盲目写 100 篇文章有用得多。目标用户要精准,核心内容要聚焦,差异化优势要突出,变现模式要清晰,人格化设定要鲜明。做到这几点,你的公众号才算真正站在了起跑线上。
别总羡慕别人的公众号能快速起号,他们在冷启动前做的准备,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现在停下来,花 3 天时间把这些问题理清楚,胜过之后 3 个月的瞎忙活。账号定位对了,路才会越走越宽。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