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冷启动最怕什么?不是缺资金,不是缺资源,是对着空荡荡的后台数据发慌 —— 不知道用户到底要什么,不知道功能改对了还是改错了,更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活下去。但如果后台里躺着 100 个会主动给你发消息、会追着问更新、甚至会帮你拉人的铁杆种子用户,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 100 个人,才是冷启动时最该攥紧的 “信心锚点”。
🎯 这 100 个人,能帮你跳过 “自嗨式开发” 的坑
很多产品死在冷启动,不是能力不够,是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团队闷头做三个月,上线后发现用户根本不买账 —— 不是功能不好,是用户压根没这个需求。但有 100 个铁杆种子用户的话,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这些人不是随便拉来的 “路人甲”,是真正对你的产品方向有需求的人。可能是你在垂直社群里聊了半个月筛选出来的,可能是老用户转介绍的,也可能是早期参与过调研的精准用户。他们会直白地告诉你:“这个按钮放在首页我才会点”“现在的退款流程太绕,我上次差点放弃”“如果能加个 XX 功能,我每天都会用”。
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说 “真话”。普通用户用着不爽只会默默离开,但铁杆用户会追着你吐槽 ——“昨天的更新把我常用的功能藏太深了,赶紧改回来”。这种带着 “恨铁不成钢” 的反馈,比任何市场调研报告都值钱。你不需要猜 “用户可能喜欢什么”,只需要把这 100 个人的高频需求排个优先级,先满足他们,基本就踩不到大雷。
之前帮一个知识付费工具做冷启动,初期就是靠 87 个教育行业的老师当种子用户。他们每天在专属社群里提需求,小到 “笔记字体能不能调大”,大到 “能不能对接钉钉打卡”。团队跟着这些需求迭代,一个月后正式上线,这 87 个人的活跃度稳定在 90% 以上,还带进来 200 多个同行业的新用户。
🌱 他们是 “口碑裂变” 的第一簇火苗
冷启动时想靠广告拉新?成本高不说,来的用户质量还杂。但 100 个铁杆用户能给你的,是 “自带信任度” 的传播。
这些人本身就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有话语权。比如做母婴类产品,种子用户可能是几个母婴博主;做职场工具,可能是一些企业里的部门负责人。他们觉得你的产品好用,不需要你催,会自然地在朋友圈、社群里分享 ——“我最近用这个工具做报表,效率提高一半”。这种 “自用推荐” 的转化率,比硬广高 10 倍都不止。
而且他们会帮你 “解释产品”。新用户刚接触产品时,很容易被复杂功能吓退。但铁杆用户会主动在评论区、社群里答疑:“这个功能要这么用才方便”“你遇到的问题我之前也有,这么解决就行”。相当于给你免费配了 100 个 “产品顾问”,大大降低新用户的流失率。
有个做本地生活服务的小程序,冷启动时就是靠 100 个小区业主群的群主。这些群主先用小程序组织了几次团购,觉得体验不错,就主动在群里推荐。其他业主看到是群主在用,信任感立刻就上来了。不到一个月,就覆盖了周边 20 多个小区,完全没花一分钱广告费。
📊 数据再差,有他们在就不算 “真失败”
冷启动时看数据很容易心慌 —— 日活只有几百,留存率不到 20%,好像随时都会垮掉。但如果你把数据拆开看,这 100 个铁杆用户的活跃度能到 70% 以上,留存能稳定在 50%,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组数据能证明:你的产品至少对 “某类用户” 是有价值的。剩下的问题只是 “怎么找到更多这类用户”,而不是 “这个产品到底行不行”。投资人看冷启动项目,也很在意这个 —— 他们不指望你一上来就做到万人用,但会看你有没有一群 “离不开你的用户”。
更重要的是,这 100 个人能帮你验证 “增长策略”。比如你想试 “老带新送积分” 的活动,先在他们身上测。如果他们愿意参与,并且带进来的新用户质量不错,就可以放心推广;如果他们觉得 “积分没用”,就赶紧调整激励方式。有了这组 “基准用户”,任何策略测试都有了参考系,不会盲目试错。
之前接触过一个做宠物用品的 APP,冷启动前两个月日活一直在 300 左右波动。但团队发现,其中 100 个核心用户的月均消费是普通用户的 5 倍,而且每个月都会主动分享内容。就靠这组数据,他们拿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 —— 投资人说:“能让 100 个人这么认你,就有机会让 10000 个人认你。”
🔄 他们能帮你扛过 “冷启动最黑暗的阶段”
冷启动最容易放弃的时候,不是没人用,是团队内部开始怀疑。“要不改个方向吧?”“是不是我们能力不行?” 这种情绪一旦蔓延,项目很容易散架。但 100 个铁杆用户的存在,能直接 “掐灭” 这种怀疑。
他们会用行动给你打气。比如你深夜发了条 “正在加班改 bug” 的朋友圈,他们会评论 “加油,等你们的更新”;比如产品暂时出了点小问题,他们会说 “没事,我们等修复”。这种 “被需要” 的感觉,比任何团建都能凝聚团队。
而且他们会给你 “长期主义” 的底气。做产品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要迭代十几次才找到爆发点。这期间,普通用户来了又走,但铁杆用户会一直陪着你。你知道只要守住他们,就有机会慢慢扩大圈子。就像种一棵树,只要根还在,就不怕长不出新枝。
有个做职场社交的 APP,冷启动熬了 8 个月才找到感觉。中间好几次团队想放弃,都是靠那 100 多个核心用户撑过来的 —— 他们不仅自己每天活跃,还主动帮团队想点子:“你们可以去 XX 行业论坛推广”“我认识几个 HR,要不要拉进群?” 后来这个 APP 成了垂直领域的小头部,团队说:“那 100 个人,就是我们的‘精神充电桩’。”
🛠️ 怎么让这 100 个人真正 “铁起来”?
不是拉够 100 个人进群就完事了,得让他们觉得 “自己是产品的一部分”。有几个小方法可以试试:
给他们 “参与感”。产品更新前,把方案发到专属群里问意见;上线后,专门发公告感谢他们的建议。甚至可以在产品里加个 “特别鸣谢” 板块,把他们的 ID 放上去。人都有 “被重视” 的需求,你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想法真的影响了产品,自然会更上心。
给他们 “专属福利”。不用太贵重,重点是 “只有他们有”。比如提前体验新功能、专属客服通道、甚至是产品周边上印个专属标识。这些福利的价值不在物质本身,在于让他们觉得 “我和普通用户不一样”。
多 “面对面” 交流。偶尔开个线上座谈会,或者发个手写感谢信。文字沟通远不如 “真人互动” 有温度。有个团队每个月给核心用户寄一本书,附上手写的便签,成本不高,但用户的忠诚度明显提升。
冷启动就像在黑夜里走路,不知道前面有没有坑,也不知道还要走多久。但 100 个铁杆种子用户,就像手里的手电筒 —— 光照范围可能不大,但能让你看清脚下的路,知道自己走的方向是对的。有他们在,你不用怕 “没人在乎你的产品”,也不用怕 “做的东西没有价值”。
所以别总盯着 “怎么拉到 1000 个用户”,先用心找到并留住 100 个 “非你不可” 的人。这 100 个人,就是你冷启动时最靠谱的信心来源。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