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朋友估计都有过这种感受:熬了几个通宵写出的文章,发出去阅读量却始终在两位数徘徊。粉丝数更是像被施了魔咒,卡在 100 左右动弹不得。但你有没有想过,只要找对 100 个种子用户,就能像滚雪球一样,让粉丝数蹭蹭涨到 10000?这可不是天方夜谭,“滚雪球” 效应在公众号运营里真的存在,关键在于你会不会用。
🍀 种子用户不是随便抓的,这 3 个标准得卡严
很多人觉得种子用户就是第一批关注的人,其实不是。真正的种子用户得像优质种子,撒下去能生根发芽,还能结出更多种子。那怎么挑?
得和你的公众号定位严丝合缝。比如你做的是母婴用品测评号,种子用户就该是孕期妈妈或者刚生完孩子的宝妈,那些连对象都没有的年轻人,就算关注了也很难帮你裂变。之前有个做职场穿搭的号主,一开始拉了一堆学生粉当种子用户,结果文章发出去没人互动,更别说分享了,后来换了一批职场新人当种子用户,半个月就涨了 500 粉。
得有分享欲和小圈子影响力。有些人虽然符合定位,但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朋友圈都半年不更新一次,这种用户就算再精准也没用。种子用户得是那种看到好东西就忍不住转发的人,最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有点话语权,比如是小区宝妈群的活跃分子,或者公司部门里的意见领袖。
得对内容有反馈能力。种子用户不只是帮你转发,还得能给你提意见。比如文章标题够不够吸引人,内容有没有干货,哪里看得不舒服。之前认识个做美食探店的号主,他的种子用户里有几个是美食博主,经常给他提修改建议,现在他的号在当地美食圈小有名气。
挑种子用户不能急,宁愿花一个月慢慢筛选 100 个,也不要一天拉来 100 个不符合标准的。这 100 个种子用户就像滚雪球的核心,质地够硬,后面才能越滚越大。
🔥 激活种子用户,这 2 招比发红包管用
找到了种子用户,别以为就万事大吉了。要是激活不了,他们就跟普通粉丝没区别,甚至可能慢慢取关。激活种子用户,关键是让他们觉得 “自己很重要”。
给足专属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 “自己人”。可以给种子用户设置专属的身份标识,比如在公众号后台给他们打上 “核心用户” 标签,发消息的时候加上专属称呼。还可以定期给他们推送未公开的内容,比如下期文章的选题投票,或者是一些独家福利。有个做读书号的朋友,每周都会给种子用户发一篇自己的读书笔记,现在他的种子用户活跃度特别高,每次发文章都能帮忙转发。
建立深度互动,别只在评论区说 “谢谢”。可以拉个种子用户专属群,平时在群里多聊聊天,不光聊公众号的事,也聊聊生活。比如问问他们最近遇到了什么难题,有没有什么想吐槽的。之前有个做职场号的号主,在群里听种子用户说加班太多,就写了一篇关于 “如何拒绝无效加班” 的文章,结果那篇文章成了他的爆款,很多种子用户都帮忙转发到了自己的公司群。
激活种子用户不是一锤子买卖,得长期维护。就像养植物,得时不时浇水施肥,才能长得茂盛。你对种子用户用心,他们才会对你的公众号上心。
🚀 粉丝裂变的核心:让种子用户主动帮你 “拉人”
种子用户激活了,接下来就是让他们帮你裂变。怎么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拉人?得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设计 “轻量级” 分享动作,别让他们觉得麻烦。很多人不愿意分享,是因为觉得太麻烦。比如让他们写一大段推荐语,或者转发到好几个群。其实可以简化分享动作,比如在文章末尾加上一句 “觉得有用就分享给你的朋友吧”,再配上一个醒目的分享按钮。还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的分享海报,海报上带上种子用户的专属邀请码,让他们转发起来更有面子。
设置阶梯式奖励,刺激他们持续拉人。奖励不能太单一,得有层次感。比如拉 3 个好友关注,送一本电子书;拉 10 个好友关注,送一套课程;拉 30 个好友关注,送一对一咨询。这样种子用户就会有持续拉人的动力。有个做健身号的号主,用这种方法,一个月就从 100 粉涨到了 5000 粉,他的种子用户为了拿到一对一健身指导,拼了命地拉人。
用 “口碑” 撬动裂变,让内容自己说话。最好的裂变是用户自发的,而自发的前提是内容足够好。种子用户觉得你的文章有用、有趣,才会主动分享给别人。所以在做裂变的同时,千万别忽视内容质量。之前有个做情感号的号主,一篇关于 “如何挽回前任” 的文章,因为写得太真实、太实用,被种子用户疯狂转发,光是那一篇文章就给他带来了 2000 多粉。
裂变不是强买强卖,得让种子用户觉得分享你的公众号是在帮朋友,而不是在推销。这样裂变来的粉丝才更精准,也更稳定。
📊 监测与优化,让 “雪球” 滚得更稳
粉丝开始增长了,别光顾着高兴,还得盯着数据,及时调整策略。不然可能一开始滚得挺快,后面突然就卡住了。
重点看这 3 个数据:新增粉丝来源、留存率、互动率。新增粉丝来源能告诉你,哪些渠道的裂变效果好。比如发现大部分新粉是通过种子用户的朋友圈来的,那就要多鼓励种子用户在朋友圈分享;如果是通过群聊来的,那可以多设计一些适合在群里传播的内容。留存率能反映新粉对公众号的认可度,如果留存率低,可能是内容不符合新粉的需求,得及时调整。互动率包括评论、点赞、在看,能看出粉丝的活跃度,如果互动率低,可能是内容不够有争议性或者不够有趣,得想办法改进。
定期和种子用户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可以每两周在种子用户群里做一次小调查,问问他们对最近的内容满意吗,对裂变活动有什么建议。有时候数据反映的问题不够全面,只有和用户面对面交流,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之前有个做科技号的号主,通过和种子用户沟通,发现大家觉得他的文章太专业,看不懂,于是他调整了写作风格,用更通俗的语言讲解科技知识,粉丝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了。
根据数据和反馈,及时调整策略。如果发现某个裂变活动效果不好,别犹豫,马上停掉,换个新的活动。如果发现某类内容很受欢迎,那就多写一些类似的内容。运营公众号就像开车,得时不时调整方向盘,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 从 100 到 10000,这些坑千万别踩
很多人在粉丝裂变的过程中,因为急于求成,踩了不少坑,结果不仅没涨粉,还掉了不少粉。这些坑你可得避开。
别为了涨粉而牺牲内容质量。有些号主为了让种子用户多分享,故意写一些标题党、内容空洞的文章,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一些新粉,但时间长了,不管是种子用户还是新粉,都会觉得被骗了,纷纷取关。内容才是公众号的根本,丢了根本,再厉害的裂变技巧也没用。
别搞 “虚假福利”。有些号主承诺给拉人多的种子用户送大礼,结果等用户达到要求了,又找各种理由不给,这种做法特别伤人心。种子用户一旦觉得被欺骗,不仅不会再帮你裂变,还可能在自己的圈子里说你的坏话,给你的公众号带来负面影响。要么就不搞福利,要搞就一定要说到做到。
别忽视新粉的感受。有些号主把精力都放在种子用户和裂变活动上,却忘了关心新粉。新粉关注公众号后,得不到及时的回应和有价值的内容,很容易就取关了。其实新粉才是未来的种子用户,得像对待第一批种子用户一样,用心服务他们。可以给新粉发一封欢迎消息,介绍公众号的主要内容和福利,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诚意。
粉丝裂变就像盖房子,得一层一层稳稳地盖,要是急于求成偷工减料,迟早会塌。宁愿慢一点,也要保证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 不同阶段的侧重点:让 “雪球” 越滚越大
从 100 到 10000 粉,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100-500 粉阶段:重点打磨内容和激活种子用户。这个阶段粉丝还很少,别想着搞大规模的裂变活动,先把内容做好,让种子用户觉得你的公众号有价值。同时,多和种子用户互动,让他们更认可你的公众号。等种子用户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再慢慢开始小规模的裂变。
500-2000 粉阶段:扩大裂变范围,吸引更多潜在种子用户。这个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可以搞一些稍微大一点的裂变活动,比如联合其他公众号搞互推,或者在一些垂直社群里推广。同时,要从新粉中筛选出潜在的种子用户,把他们纳入到种子用户群里,扩大种子用户的规模。
2000-10000 粉阶段:优化裂变机制,形成良性循环。这个阶段粉丝增长速度会加快,得优化裂变机制,让裂变更高效。比如建立更完善的奖励体系,设计更有吸引力的分享内容。同时,要注意粉丝的质量,别为了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可以通过设置关注门槛、筛选内容等方式,保证新粉的精准度。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最终实现从 100 到 10000 粉的跨越。
公众号粉丝裂变,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在于找到对的种子用户,用心激活他们,设计合理的裂变策略,同时不断监测和优化。只要把这些事情做好,“滚雪球” 效应自然会显现,从 100 到 10000 粉,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