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公众号冷启动的 “MVP 模型”?
咱说的公众号冷启动 “MVP 模型”,其实就跟做最小可行产品一个道理。不用一上来就铺天盖地搞内容、拉用户,而是先搭个最简单的 “架子”,找一小波种子用户,快速测试内容方向到底能不能行。
冷启动阶段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发力。很多人一开始
就着写出 10 万 +,结果写了几十篇,阅读量还在个位数,慢慢就没了心气。MVP 模型的好处就是让你用最低成本试错,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之前,先搞清楚用户到底喜欢啥。
比如说,你想做一个关于亲子教育的公众号。不用先把各种育儿方法、亲子活动都写一遍,而是挑几个你觉得可能受欢迎的点,写几篇短文,找几十个真正有亲子教育需求的家长关注,看看他们的反应。这就是 MVP 模型的核心 —— 小范围测试,快速调整。
🔍 种子用户怎么挑?数量不在多,精准才重要
种子用户可不是随便拉来的亲戚朋友。得是真正符合你公众号定位的目标人群。他们的反馈才有价值,不然测试结果只会跑偏。
怎么判断是不是精准种子用户?看三个点:一是对公众号主题有明确需求,比如你做职场干货号,种子用户就得是那些想提升职场技能的人;二是愿意表达观点,光看不说的用户没用,得找爱留言、爱分享想法的;三是有一定的传播潜力,他们说不定能帮你拉来更多同类型用户。
数量方面,真不用太多。有个 50 - 100 人就够用了。太多了反而难管理,收集到的反馈也杂乱。这几十个人就像你的 “先头部队”,能帮你把内容方向的大框架定下来。
找种子用户的渠道也有讲究。可以从自己的社交圈里筛,比如微信好友里符合条件的;也能去相关的社群找,像豆瓣小组、QQ 群,不过进去别硬推,先混个脸熟,再慢慢邀请。
📝 内容测试怎么设计?多方向撒网,看哪个上钩
确定了种子用户,接下来就得设计测试内容了。不能只发一种类型的,得多来几个方向试试水。
比如你想做美食号,可以试试家常菜教程、探店测评、食材选购技巧这几个方向。每种方向写个 2 - 3 篇,间隔着发。发的时候注意观察种子用户的反应,看看他们点开哪篇的次数多,哪篇的留言互动更积极。
标题和封面也得跟着内容方向调整。不同类型的内容,标题风格不一样。家常菜教程可以走实用路线,比如 “3 步做好番茄炒蛋,比饭店还香”;探店测评可以带点情绪,“这家网红餐厅,我劝你别来”。
内容形式不用太复杂,MVP 阶段嘛,能把意思说明白就行。文字不用太长,排版也不用太花哨。重点是看用户对内容本身的兴趣,而不是被精美的形式迷惑。
发完之后,及时记录数据。不光看阅读量,更要看完读率、留言数、在看数。这些数据能告诉你,用户是不是真的喜欢这方面的内容。
📊 反馈怎么收集?别等用户说,主动去问
种子用户的反馈不会自己跑过来,得主动去收集。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然人家可能懒得理你。
可以在文章末尾加个小调查,比如 “你还想看哪种类型的内容?来投票告诉我”。选项就列你测试的几个方向,再留个 “其他” 让用户补充。
也可以私下跟几个活跃的种子用户聊聊天。别一上来就问 “你觉得我写得怎么样”,先扯点别的,拉近关系再慢慢切入。比如 “你平时做饭都遇到过啥难题啊?说不定我下次能写写”。
收集到的反馈要分类整理。哪些是对内容方向的肯定,哪些是提出的改进建议,哪些是新的需求点。把这些都记下来,这就是你调整内容方向的重要依据。
千万不能忽视负面反馈。有人说 “这篇写得没意思”,别不当回事,得想想为啥没意思,是方向错了还是表达不行。负面反馈往往比正面反馈更有价值。
🔄 如何根据反馈调整?小步快跑,不断迭代
拿到反馈和数据后,就得开始调整内容方向了。不是说一下子彻底推翻重来,而是小步快跑,慢慢优化。
如果某个内容方向的数据特别好,用户反馈也积极,那就可以多往这个方向发力。比如测试发现大家对家常菜教程更感兴趣,那接下来就多写这类内容,再细化一下,比如按菜系分、按烹饪方式分。
要是某个方向反响一般,也别马上放弃。可以微调一下内容形式或者角度再试试。比如探店测评数据不好,是不是选的店不够有代表性?或者评价太主观了?改改再发一篇看看。
调整之后再发给种子用户看,继续收集反馈。就这么一次次循环,直到找到那个用户真正喜欢、你也擅长的内容方向。这个过程可能要花点时间,但总比瞎写一气强。
💡 MVP 模型的优势在哪?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
用 MVP 模型做公众号冷启动,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少走弯路。不用等到粉丝涨到几千几万,才发现内容方向错了,到时候改都难。
它能帮你快速聚焦。一开始可能有很多想法,但通过种子用户的测试,能很快锁定最有潜力的那个,把精力集中在上面。
成本也低啊。不用花钱买流量,不用请人做精美排版,就靠自己写几篇短文,找几十个用户测试,花不了多少时间和金钱。
而且能让你和用户的距离更近。从一开始就知道用户想要啥,写出来的内容自然更容易被接受。等后续正式推广的时候,也能更有针对性。
当然了,MVP 模型也不是万能的。种子用户毕竟是小范围,测试结果可能有局限性。但对于冷启动阶段来说,这已经是性价比很高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