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现在 AI 工具在公众号运营里用得越来越普遍了,不过 2025 年平台规则可是变得更严了。最近不少朋友反映,自己的账号因为 AI 使用不当被封,损失可不小。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哪些行为是绝对不能碰的,免得大家辛辛苦苦干起来的账号说没就没。
先来说说 AI 内容标识这事儿。现在平台对 AI 生成内容的审核可严了,像微信、头条这些大平台,都要求 AI 生成的内容必须明确标注。比如说,你用 ChatGPT 写了篇文章,要是没在开头或者结尾加上 “本文由 AI 辅助生成” 这样的标识,直接就可能被判定违规。有个做财经号的朋友,之前用 AI 写了篇《2025 投资指南》,没标注原创,结果账号直接被封,3000 多元的投入全打水漂了。所以啊,大家一定要记住,不管是文本、图片还是视频,只要用了 AI 生成,就得加上明显的标识,这是最基本的合规要求。
再讲讲内容真实性的问题。AI 生成的内容有时候会出现逻辑混乱或者事实错误的情况,要是不仔细检查就发布,很容易出事儿。之前有个美食号,用 AI 生成了一篇 “某地特色小吃做法”,结果里面的食材搭配根本不符合当地实际,被网友举报后,账号被限流了一个月。还有更严重的,有人用 AI 伪造政府公文,比如 “2025 年养老金上调 10%” 这种假消息,不仅账号被封,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最高能判 7 年呢。所以,大家在使用 AI 生成内容后,一定要人工仔细审核,特别是涉及政策、医疗、金融这些敏感领域的内容,必须保证信息准确无误。
然后是关于低质内容的问题。现在平台对低质内容的打击力度可不小,像头条号就专门针对 AI 生成的低质内容开展了专项治理,一个月就处置了近 25 万条。低质内容主要包括模板化的盘点类文章、标题党、虚假事件等。比如说,有些账号为了追求数量,用 AI 批量生成 “十大 XX 排行榜”,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这种文章很容易被平台识别并限流。还有的账号用 AI 生成夸张的标题,比如 “震惊!某明星突然去世”,结果内容全是假的,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账号被封,还会损害用户信任。所以,大家在使用 AI 工具时,一定要注重内容质量,避免生成低质、套路化的内容。
还有就是版权和侵权的问题。AI 生成的内容有时候会和他人的作品相似度很高,要是不注意,就可能构成侵权。根据《著作权法》,AI 生成内容若与原创作品相似度超 30%,就会被认定为侵权。之前有个文学号,用 AI 生成了一篇小说,结果被发现和某位作家的作品相似度达到了 40%,不仅账号被封,还得赔偿人家损失。所以,大家在使用 AI 工具时,一定要注意版权问题,尽量避免直接复制或模仿他人的作品,要是引用了他人的观点或数据,一定要注明来源。
最后再说说平台规则的差异。不同平台对 AI 内容的要求可能不太一样,比如微信公众号对群发次数有限制,服务号单次群发不能超过 6 篇,而头条号对标题党和低质内容的打击更严格。所以,大家在运营多个平台时,一定要仔细研究每个平台的具体规则,避免因为规则不熟悉而违规。比如说,在微博上发布 AI 生成的内容,不仅要标注标识,还得注意不要发布敏感话题,否则可能会被禁言甚至封号。
总的来说,2025 年 AI 公众号的运营环境确实更严格了,但只要大家遵守平台规则,注重内容质量,合理使用 AI 工具,还是能在这个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咱们一起在合规的前提下,把公众号做得越来越好。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