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朋友应该都有同感,现在想让粉丝涨起来真没那么容易。后台数据里的新增粉丝数,有时候少得让人着急。但你看那些做得好的号,粉丝噌噌往上涨,他们到底凭什么?其实关键在于有没有一套能落地的系统化运营方法。从一开始就想清楚内容要写给谁、能提供什么价值,到后面怎么写出让人愿意看的内容,再到怎么把外面的流量引过来、怎么让老粉丝带新粉丝,每个环节都得琢磨透。
✏️ 内容定位:先搞清楚 “为谁写、写什么”
很多人开公众号,拿起键盘就写,今天写个热点,明天聊个感悟。写了一两个月,粉丝没几个,自己还累得不行。这就是典型的没做好定位。定位就像给公众号定方向,方向错了,跑得再快也没用。
精准定位要抓住两个核心:目标用户和核心价值。 先问自己,这个号是给谁看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工作三五年的职场人?是带娃的宝妈,还是想创业的人?别想着 “所有人都能看”,那等于没目标。就像做职场号,是帮新人解决试用期难题,还是给中层讲团队管理?是教大家怎么写简历面试,还是怎么跟领导沟通?越具体,吸引来的用户才越精准。之前见过一个公众号,专门讲 “0 基础学 Python”,目标用户就是完全没接触过编程的职场人,内容全围绕 “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入门”,不到半年粉丝就破万了。
再想清楚,能给这些用户提供什么独特价值?现在同类公众号太多了,用户凭什么关注你?是信息比别人全,还是方法比别人实用?是观点比别人独到,还是能提供别人给不了的资源?有个做母婴号的朋友,没走 “全品类育儿” 的路子,专门讲 “早产儿护理”。因为她自己有个早产儿宝宝,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还整理了很多医院护士给的专业建议。这种 “别人替代不了” 的价值,让她在细分领域很快站稳了脚跟。
定位的时候,还可以做个小调研。去看看同类做得好的公众号,他们的粉丝在评论区聊什么,有哪些问题反复被提到。再想想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能不能把优势和用户需求结合起来。比如你擅长手绘,又懂职场沟通,那就可以做 “手绘版职场沟通技巧”,用漫画的形式讲怎么跟同事协作、怎么拒绝不合理要求,这样既有差异化,又有记忆点。
📝 内容生产:写出 “让人愿意看、愿意转” 的文章
定位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写内容。内容是公众号的核心,写得不好,就算有流量进来,用户也留不住。怎么才能写出好内容?关键是 “用户视角”—— 别只想着自己想写什么,多想想用户想看什么、需要什么。
标题要能 “抓住眼球”,但别做标题党。 打开公众号列表,用户扫一眼标题的时间可能就一两秒。标题没吸引力,内容再好也没人点。怎么写好标题?可以试试 “痛点 + 解决方案” 的模式,比如 “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3 个小方法让他主动动笔”;也可以用 “数字 + 具体收益”,比如 “每天 15 分钟,3 周学会 Excel 快捷键”。但要注意,标题里说的内容,正文里一定要有。之前有个号标题写 “我用这招月瘦 10 斤”,点进去全是理论,没具体方法,评论区全是吐槽,反而伤了用户信任。
正文内容要 “有用、易懂、有情绪”。有用,就是能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别写太多空泛的大道理,多给具体方法、实操步骤。比如讲 “公众号排版”,别说 “要注意美观”,而是说 “标题用 16 号字、正文用 14 号字,行间距 1.5 倍,重点内容加底色”。易懂,就是别用太多专业术语,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有个讲理财的号,讲 “基金定投” 的时候,用 “给孩子存奶粉钱” 打比方,说 “就像每个月固定存一笔钱买奶粉,不管奶粉涨价降价都买,长期下来成本更均匀”,新手一看就懂。有情绪,就是能调动用户的情感。可以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比如 “我试过 5 种副业,只有这 2 种真的赚到了钱”;也可以说出用户的心声,比如 “30 岁没买房没结婚,就该被催吗?” 让用户觉得 “这说的不就是我吗”,自然就愿意看下去。
内容结构也很重要。开头最好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比如提个用户关心的问题,或者说个常见的场景。中间分点讲清楚,每段别太长,三四行就换行。结尾可以留个互动,比如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评论区聊聊”,或者引导关注,比如 “后面会分享具体的操作模板,点个关注不错过”。之前帮一个朋友改文章,他原来的开头写了一大段行业背景,用户没耐心看。改成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花一下午写的方案,领导扫了一眼就说‘不行’”,打开率直接提升了 30%。
📣 流量引流:把外面的人 “请进来”
光把内容写好还不够,得让更多人看到。公众号本身的流量池有限,必须学会从外面引流。引流的核心是 “找到用户聚集的地方,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吸引过来”。
知乎、小红书、抖音这些外部平台是引流的好渠道。 但不是随便发内容就行,得根据平台特性调整。知乎适合发 “干货问答”,比如你的公众号讲职场,就去回答 “工作中遇到哪些糟心事,该怎么解决” 这类问题,在回答里自然地引导 “我整理了一份《职场避坑指南》,公众号回复‘避坑’就能领”。小红书适合 “图文种草”,比如做美食号,就发 “3 步做出家常菜” 的图文,结尾说 “完整食谱和食材采购清单,在公众号里哦”。抖音适合 “短平快的视频”,比如做健身号,发 “1 分钟瘦腰动作”,视频里提示 “想知道怎么搭配饮食?关注公众号领食谱”。
有个关键点要注意:在外部平台引流,别一上来就硬推公众号。先提供价值,让用户觉得你靠谱。比如在小红书发内容,先连续发几条高质量干货,积累点粉丝和点赞,再偶尔引导关注。之前有个号主在知乎刚发两条回答就放公众号二维码,结果被平台限流了,得不偿失。
社群引流也很有效。 可以加入目标用户聚集的微信群、QQ 群,比如做宝妈号就加育儿群,做考研号就加考研交流群。在群里别直接发广告,多参与讨论,帮别人解决问题。时间长了,大家觉得你专业,自然会好奇你的公众号。也可以自己建群,比如在公众号里说 “想进职场交流群的,加我微信拉你”,把用户沉淀到私域,再通过群里的互动增强粘性。有个做考公号的朋友,建了十几个考公交流群,每天在群里分享真题、答疑,群里的人几乎都关注了他的公众号。
线下场景也别忽略。如果你的公众号是本地号,比如讲 “北京美食探店”,可以和餐厅合作,在餐厅里放个小牌子,“关注公众号,送免费小吃”。如果是行业号,比如 “设计师交流”,可以去参加线下沙龙,在交流的时候提一句 “我公众号里有篇讲‘设计灵感来源’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线下的信任度更高,引流过来的用户也更精准。
🔄 裂变增长:让老粉丝带新粉丝
引流能带来新粉丝,但想快速涨粉,还得靠裂变 —— 让老粉丝主动带新粉丝来。裂变的核心是 “给老粉丝一个分享的理由,让新粉丝愿意关注”。
常见的裂变方式有 “关注送福利”“邀请好友得奖励”。 比如 “关注公众号,回复‘资料’领《XX 干货包》”,这是基础版。进阶一点的,“邀请 3 个好友关注,就能领更高级的资料”,或者 “邀请人数排名前 10,送实体书”。福利一定要对用户有吸引力,而且容易获得。之前有个做英语学习号的,搞了个活动:“邀请 5 个好友关注,送《雅思高频词汇手册》电子版”,因为手册是他们自己整理的,实用性强,活动期间粉丝一天就涨了 200 多。
裂变活动的流程要简单。用户一看就知道 “怎么操作、能得到什么”。最好做个清晰的活动说明图,放在公众号菜单栏或者自动回复里。有个号主之前搞裂变,规则写了一大段,用户看半天没看明白,参与度很低。后来简化成 “1. 点击菜单栏‘邀请好友’生成海报;2. 好友扫码关注;3. 邀请 3 人,自动发送资料”,参与率立马上来了。
还要注意控制成本,别为了涨粉投入太多。福利可以是电子版资料、线上课程,这些成本低,还能反复利用。如果送实体奖品,要算好成本和预期涨粉数,避免亏本。另外,裂变活动别太频繁,不然老粉丝会觉得疲劳。两三个月搞一次,每次突出一个亮点,效果会更好。
📊 数据优化:根据反馈调整策略
做公众号不能凭感觉,得看数据。数据就像导航仪,能告诉你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
重点关注这几个数据:打开率、完读率、转发率、新增粉丝数。 打开率低,说明标题或封面有问题,下次可以多试几个标题,比如同时准备 3 个标题,用不同的群发时间测试,看哪个打开率高。完读率低,可能是内容太长,或者中间太枯燥,试着把长文分成几篇,或者在中间加些互动提问。转发率低,要想想内容是不是缺乏共鸣,能不能加入更多用户的真实案例,或者在结尾引导转发 “觉得有用就分享给朋友吧”。
新增粉丝数突然下降,先看看是不是内容方向变了,比如之前写职场,突然写情感,老粉丝不喜欢,新粉丝也没吸引来。也可能是引流渠道出了问题,比如知乎的回答被删了,或者裂变活动停了。找到原因,及时调整。有个朋友的公众号,之前新增粉丝主要靠小红书引流,后来小红书账号被限流,新增粉丝立马掉了一半。他赶紧调整策略,把重心转到知乎,才慢慢把数据拉回来。
定期做用户调研也很重要。可以在公众号发个小问卷,问问用户 “最喜欢看什么内容”“希望得到什么福利”“觉得现在的内容有什么不足”。也可以在评论区多和用户互动,看看他们经常提哪些需求。之前有个美食号,一直发 “家常菜做法”,调研后发现粉丝更想看 “低卡减脂餐”,调整内容后,新增粉丝和转发率都提升了不少。
做公众号涨粉,没有什么捷径。但只要把定位做准、内容做好、引流做对、裂变做活,再根据数据不断优化,粉丝肯定会慢慢多起来。关键是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把每个环节都做扎实。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