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做个人公众号,熬了大半年粉丝还在三位数徘徊。不是文笔不好,也不是更新不勤,问题大概率出在 “自嗨式运营” 上 —— 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特别棒,却没想想读者凭什么关注你。想涨粉快,核心就一条:让你的内容对用户有用。
📌 先醒醒:你的 “干货”,可能只是自嗨
打开后台看看,是不是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写了篇 “我这十年的职场感悟”,自己看得热泪盈眶,阅读量却不过百;整理了一堆 “私藏书单”,觉得特别有格调,转发量几乎为零。这就是典型的自嗨 —— 把 “自己想表达” 当成了 “用户想看到”。
用户关注一个公众号,本质是 “交换”:他用注意力换你的价值。你写的内容如果只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没给用户任何好处,自然没人愿意停留。就像有人开了家面包店,天天研究自己喜欢的榴莲味面包,却不管周围全是不吃榴莲的上班族,生意怎么可能好?
还有人说 “我写的就是干货啊”。但干货也分 “用户需要的干货” 和 “你觉得是干货的干货”。比如你是做设计的,天天发 “最新设计软件操作技巧”,但关注你的大多是刚入行的新手,他们更需要 “怎么接到第一单设计活”“新手常踩的 3 个坑”。不对口的干货,再专业也没用。
📊 搞明白:用户到底要什么 “价值”
想让内容有价值,得先知道用户要什么。总结下来,读者愿意买单的价值无非三类,看准了再写,效率能翻倍。
第一类是 **“解决问题” 的价值 **。这是最直接的,也是涨粉最快的。比如宝妈群体,最关心 “宝宝辅食怎么做”“孩子哭闹怎么哄”;职场新人,需要 “简历怎么写能过筛”“试用期怎么表现不踩雷”。你写的内容如果能直接给出解决方案,甚至附上步骤、模板,读者会主动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第二类是 **“节省时间” 的价值 **。现在人节奏快,没人愿意花 1 小时看一篇没重点的文章。如果你能把复杂的信息拆解成 “3 分钟看懂” 的内容,比如 “5000 字行业报告浓缩成 3 个核心结论”“3 个步骤搞定社保转移”,这种 “懒人福利” 类内容,转发率通常很高。
第三类是 **“情绪共鸣” 的价值 **。不一定非要解决实际问题,能让人觉得 “你懂我” 也很重要。比如写 “30 岁没结婚,我妈终于不催了”,能戳中同龄人的心声;分享 “加班到凌晨,看到楼下便利店还亮着灯”,容易引发打工人的共鸣。这种内容能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让他们愿意长期关注。
别觉得 “情绪价值” 太虚,很多百万粉丝的个人号,靠的就是这个。关键是要真实,别硬凹人设。你是普通上班族,就别装成成功人士;你有焦虑和迷茫,就坦诚写出来,反而更容易被信任。
🔍 接地气:怎么找到用户的 “真实需求”
知道了价值类型,还得找到自己号的用户到底缺什么。别猜,用这几个方法直接拿到答案,比瞎写靠谱多了。
先看后台数据。公众号后台的 “用户分析” 里,有读者的性别、年龄、地区;“图文分析” 能看到哪些文章阅读量高、转发多。比如你发现 “职场” 相关的文章打开率比 “生活” 类高 30%,那就说明读者更关注职场内容。重点看那些 “高转发” 的文章,转发意味着 “他觉得这篇对别人也有用”,这就是精准需求信号。
再去评论区和私信里找线索。认真看每一条留言,比如有人问 “能不能讲讲怎么和难缠的客户沟通”,这就是现成的选题;有人说 “上次的模板很好用,能不能多来几个”,这就是明确的需求。甚至可以主动问,比如在文末加一句 “你们最近最想解决什么问题?评论区告诉我,下次专门写”。
还可以去 “同类平台” 蹲点。如果你做的是育儿号,就去小红书、抖音看看宝妈们常搜什么关键词;做职场号,就去知乎看看相关话题下的热门问题。这些地方的用户提问,都是没被满足的需求,你抢先写成文章,自然能吸引流量。
记住,别贪多。一个个人公众号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选定一个细分人群深耕。比如同样是职场号,专门写给 “0-3 年新媒体运营” 的,比写给 “所有职场人” 的更容易做出特色,粉丝也更精准。
✍️ 能落地:把 “价值” 写进文章里的 3 个技巧
找到了需求,还得把价值清晰地传递给读者。有时候不是内容不好,是表达太模糊,读者没 get 到好处。这几个小技巧能让你的内容 “价值感” 翻倍。
开头就说清 “能给你什么”。别铺垫半天,读者划了两行还不知道你要讲啥。直接在开头点明,比如 “今天这篇教你 3 个方法,不用花钱,3 天就能让公众号新增 50 个精准粉”“新手做小红书,最容易踩的 3 个坑,避开就能少走 2 个月弯路”。读者一看 “对我有用”,才会继续往下看。
多用 “具体案例” 代替 “抽象道理”。说 “要学会沟通” 太空泛,不如说 “上次和客户谈崩,就因为我多说了这句废话 —— 后来改了个说法,订单直接签了”。案例越具体,读者越容易代入,也觉得 “这方法能落地”。如果是讲技巧,最好附上步骤,比如 “第一步打开 XX 页面,第二步点击 XX 按钮”,比 “按流程操作” 强 10 倍。
结尾留 “钩子”,引导关注和转发。涨粉不是终点,是让读者成为长期用户。可以在文末说 “下期准备写 XX(读者之前问过的问题),关注我不错过”;或者给个小福利,“关注后回复 XX,领取 XX 模板”。引导转发也很简单,比如 “觉得有用的话,转发给你正在找工作的朋友吧”,给读者一个转发的理由。
另外,排版别太复杂。个人公众号不需要花里胡哨的设计,重点是 “好读”。段落别太长,每段最多 3 行;重点内容加粗,方便快速扫读;用小标题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读者一眼能看到结构。看着舒服,才愿意看完,才会关注你。
📈 见效果:价值到位了,涨粉是自然结果
当你的内容持续提供价值,涨粉会变成 “顺带的事”。分享两个真实案例,都是我身边人做的,能更直观看到效果。
朋友做了个 “职场便当” 公众号,一开始总发 “自己做的高颜值便当”,粉丝涨得很慢。后来发现评论里总有人问 “上班族怎么快速做便当”“30 分钟能搞定的菜谱有吗”,就改成专门分享 “15 分钟快手便当教程”,还附上 “买菜清单”“省钱技巧”。内容发出去,很多读者说 “终于有能直接抄作业的了”,不到 2 个月,粉丝从 200 涨到 2000+,很多是读者互相推荐来的。
另一个做 “考研干货” 的号主,初期写 “考研心路历程”,阅读量上不去。后来去知乎看,发现很多人问 “跨专业考研怎么选学校”“英语二怎么复习效率高”,就针对性写内容,比如 “跨专业考研避坑指南,附 3 个选校工具”“英语二真题刷 3 遍的正确方法,亲测有效”。因为都是硬干货,很多考生会转发到考研群,3 个月粉丝破万,还接到了相关机构的合作。
这两个案例都说明:用户不是不愿意关注,是你没给他们非关注不可的理由。当你的内容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节省他们的时间、陪他们度过情绪低谷,他们会主动关注,甚至帮你推荐。
最后想说,做个人公众号别太急。涨粉快不快,取决于你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深不深,提供的价值够不够。少想 “我要写什么”,多想 “读者需要什么”;少纠结 “怎么涨粉”,多琢磨 “怎么把内容做好”。价值到位了,粉丝自然会来。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