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都知道,排版好看的图文打开率至少能提升 30%。但很多人总觉得 “好看” 是设计师的事,自己上手就犯愁 —— 要么通篇堆文字,要么乱加特效反而更乱。其实做好排版没那么难,掌握几个核心原则,再用好免费工具,新手也能排出专业感。
📌 先搞懂排版的 3 个底层逻辑
别一上来就找模板,先明白 “好看的排版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读者打开文章,不是来看你炫技的,是来获取信息的。所以排版的第一要务是 “让阅读变轻松”。
清晰度永远排第一。正文用 14-16 号字,行间距 1.5-1.75 倍,段间距比行间距大一点,比如 20-30px。这组数据是无数运营测试过的最优解,太小费眼,太大像填空题。重点内容用加粗,别用斜体或彩色 —— 手机屏幕小,花里胡哨反而看不清。
层次感决定专业度。标题、副标题、正文、引用、注释,这几层要有明确区分。比如主标题用 18-20 号粗体,副标题 16 号浅灰色,正文 15 号黑色,引用加个左边框再换个浅底色。读者扫一眼就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补充说明。
一致性建立品牌感。别今天用红色标题明天换蓝色,字体也别换来换去。固定一套配色(最多 3 种主色)和字体组合(标题用微软雅黑,正文用思源黑体就很好),读者看几次就会对你的号产生 “视觉记忆”。
📝 微信自带编辑器其实够用
很多人忽略了微信公众平台自带的编辑器,觉得功能太简单。但对新手来说,它的 “极简模式” 反而不容易出错。
格式刷是隐藏神器。写长文时,调好一段文字的字号、颜色、间距,选中它点格式刷,再刷其他段落,一秒统一格式。比手动调效率高 10 倍,还不容易出错。
分割线别乱用系统自带的。默认的分割线太粗笨,试试用 “— — —”(三个短横线加空格),生成的细线条更精致。或者插入 1px 的浅灰色图片当分割线,视觉上更透气。
图片排版有讲究。单张图建议居中,宽度别超过 900px(不然加载慢)。多张图要么并排(最多 3 张,不然挤成一团),要么上下排列时统一左对齐,间距保持一致。带文字说明的图片,说明文字用 12 号灰色,比正文小一号。
🔧 这 3 个第三方编辑器免费又能打
如果想玩点花样,这几个工具足够用,关键是基础功能全免费。
135 编辑器胜在模板多。它的 “极简模板” 分类里,有很多适合干货文的排版 —— 标题用线条装饰,正文段落带细微底色,整体清爽不张扬。重点是可以一键替换颜色,选一个和你公众号头像呼应的主色,整套模板瞬间有了专属感。注意别用 “全文模板”,容易显得像广告,局部取标题栏、分割线这些元素混搭更自然。
秀米的 “布局” 功能绝了。它能做微信自带编辑器搞不定的多列排版 —— 比如左边放图片右边放文字,或者三栏对比内容。操作也简单,拖一个 “布局框” 进去,再往里面填东西就行。适合做产品对比、步骤拆解类的内容。但别贪多,整篇幅用 2-3 次布局就够了,多了反而乱。
Canva 的公众号模板设计感最强。它不是纯文字编辑器,更像设计工具。里面的模板自带插画、图标和配色方案,适合做活动宣传、节日祝福类图文。免费版足够用,就是导出时记得选 “微信公众号” 尺寸,不然图片会变形。
🎨 免费模板网站,解决 “设计荒”
找不到合适的编辑器模板?这几个网站能直接下载素材,复制到公众号里用。
Chuangkit(创客贴)的模板分类细到离谱。搜 “公众号” 能看到 “干货文”“活动通知”“人物采访” 等细分场景,甚至连 “深夜情感文” 都有专属模板 —— 暗色调背景配细线条,瞬间有那味儿了。免费用户每天能下 3 个模板,基本够用。
Pixabay 不光有图片,还有排版素材。搜 “微信公众号边框”“分割线”,能找到很多透明背景的 PNG 素材。比如用简约的波浪线当分割线,比系统自带的好看 10 倍。下载时选最大尺寸,免得放大后模糊。
微信官方的 “模板库” 藏得深。在公众号后台 “素材管理” 里,点 “新建图文” 后,右上角有个 “模板” 按钮。里面的模板虽然少,但胜在完全适配微信,不会出现排版错乱。新手可以从这里开始练手,熟悉后再用其他工具。
✨ 3 个进阶技巧,让排版有 “呼吸感”
掌握这些细节,能让你的排版从 “还行” 变成 “哇塞”。
留白是最高级的技巧。别把屏幕塞得满满当当,段落之间留一行空行,图片上下各留 20px 间距,甚至可以在大段文字中间插入一个 10px 高的空白图片当 “呼吸位”。读者的眼睛需要休息,留白越多,重点越突出。
统一 “视觉锚点”。比如所有小标题前都加同一个符号(● 或 ▶),所有引用内容都用灰色底纹,所有重点数据都用橙色加粗。读者看几屏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 看到这个符号就知道是小标题,看到灰色底纹就知道是补充说明,阅读效率会大大提升。
手机预览至少 3 次。排版完别急着发,用手机多预览几遍 —— 退到聊天列表再点进来,看看封面图和标题是否和谐;滑动时注意有没有突兀的换行或错位;切换白天 / 黑夜模式,检查文字和背景的对比度够不够。很多电脑上看着没问题的排版,手机上会出 bug。
最后想说,排版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与其花 2 小时调一个花哨的标题框,不如多花 10 分钟打磨段落逻辑。但也别小看排版的力量 —— 同样的内容,好的排版能让读者愿意多停留 30 秒,而这 30 秒,可能就是你和竞品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