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搞懂:网格系统到底是个啥?
你打开一篇公众号文章,第一眼觉得舒服还是混乱?很大程度取决于排版有没有 “隐形的规矩”。网格系统就是这套规矩的核心 —— 它不是让你画一堆线把页面切开,而是像给内容搭了个隐形的脚手架,文字、图片、按钮都能在这个架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简单说,网格系统由列、行、边距、间距这几个要素组成。列是横向分割页面的单元,行是纵向的;边距是内容区到屏幕边缘的距离,间距则是列与列、行与行之间的空隙。就像我们写作业用的田字格,每个字占一格,整篇看起来就整齐。
为啥公众号排版非要用网格?你试试不用网格排一篇长文:标题忽左忽右,图片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段落间距时宽时窄,读者划屏幕的手都会乱。网格能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对齐一致、层级清晰、节奏稳定。哪怕是新手,照着网格填内容,也能避免排版变成 “灾难现场”。
📱 公众号专属:网格参数怎么定才合理?
公众号和 PC 端网页不一样,它是在手机屏幕上显示的,而且不同手机屏幕宽度不同(一般在 320px-414px 之间)。所以网格参数不能瞎设,得符合移动阅读的特点。
先说列数。最常用的是 1 列、2 列、3 列。1 列适合纯文字排版,或者大图配文字的场景,比如长文干货;2 列适合图文穿插,比如产品对比、左右分栏的信息;3 列比较少见,一般用于图标展示、多图并列(比如 9 宫格简化版)。新手建议从 1 列和 2 列开始练,不容易出错。
然后是边距。左边距和右边距要留多少?太少了内容贴边,看着压抑;太多了内容区太窄,文字换行频繁。实测下来,左右边距保持在 15px-20px比较舒服,在大多数手机上都不会出错。上下边距可以稍宽点,顶部 30px、底部 40px,给内容一个 “呼吸空间”。
再看间距。列与列之间的距离,1 列不用考虑,2 列的话留 10px-15px 就行,太宽了会显得零散;行间距(文字行与行之间)建议设为字号的 1.5 倍 - 1.8 倍,比如 16px 的字,行间距 24px-28.8px,读起来眼睛不累。段落间距比行间距大一点,一般是行间距的 1.2 倍,区分段落更明显。
最后是图片尺寸。图片宽度一定要和内容区匹配,不然会拉伸变形。内容区宽度 = 屏幕宽度 - 左右边距 ×2,比如屏幕宽度 375px,左右边距各 15px,内容区就是 345px,图片宽度就设 345px。高度不用严格限制,但同一区域的图片高度最好统一,比如 2 列图,左边图高 200px,右边也保持 200px。
✏️ 实操步骤:从空白页到规整排版
第一步,画网格框架。不用真的画线条,心里要有数。打开公众号编辑器(比如 135 编辑器、秀米),先在空白页里确定边距和列数。以 1 列为例:左右边距 15px,内容区宽度假设是 345px,那所有文字和图片都要在这个 345px 的范围内对齐。
第二步,标题排版。主标题要突出,可以稍微打破一点网格限制,但不能太离谱。比如主标题字大一点(20px-24px),左右边距比正文窄 5px(也就是左右各 10px),让它横向更舒展。副标题和引言放在主标题下面,字号小一点(16px-18px),严格对齐正文的左右边距,和主标题之间留 20px 间距。
第三步,正文填充。正文文字字号 14px-16px,段落开头不要空格(移动端排版不兴这个),每段字数控制在 50 字以内,太长了拆成两段。重点内容(比如关键词、数据)可以加粗,但不要整段加粗。如果有列表(比如 “第一、第二”),列表项要左对齐,前面的符号(比如 “●”“■”)要和文字保持 5px 距离,并且所有列表项的符号在同一竖线上。
第四步,图文结合。图片插入后,先检查宽度是否和内容区一致。图片上下要留间距,一般 20px-30px,和文字区分开。如果是左图右文,或者左文右图,用 2 列网格:图片占 1 列,文字占 1 列,两者顶部对齐(重要!不然会一高一低)。图片下方可以加说明文字,字号比正文小 2px(比如正文 16px,说明 14px),并且居中对齐图片。
第五步,模块分隔。长文可以用分割线划分模块,分割线的宽度要和内容区一致,高度 1px-2px,颜色选浅灰色(#f0f0f0),不要太扎眼。分割线上下各留 15px 间距,让它和前后内容 “分家” 但不疏远。
🚀 进阶技巧:用网格做出 “规整但不呆板” 的效果
只做到对齐还不够,好的排版要有呼吸感。怎么在网格里玩出变化?
局部打破网格。比如在 1 列排版中,某个重点图片可以稍微加宽,左右边距各减少 5px(也就是比正文宽 10px),但只敢在一个模块里用一次,多了就乱了。或者某个段落的背景色换一下(比如浅蓝、浅黄),这个背景块可以左右各超出正文 5px,形成视觉焦点,但文字依然严格对齐正文边距。
调整列宽比例。不一定非要 2 列平均分配,比如左列占 30%,右列占 70%(适合左小图右长文),但比例要固定,不能这一段 3:7,下一段 2:8,会显得没规律。比例变化最好控制在相邻模块,比如上半部分 2:8,下半部分 8:2,形成呼应。
利用留白做节奏。在重要内容(比如结论、呼吁行动)前后留更多空白,比如正常段落间距 25px,这里留 40px,强迫读者停下来看。留白也是网格的一部分,不是浪费空间,而是引导阅读节奏。
统一视觉元素。比如所有小标题都用相同的字号、颜色、左缩进(比如左缩进 10px),让读者看到就知道 “这是一个新的小主题”。所有按钮(比如 “点击领取”“阅读原文”)都用相同的圆角、颜色、高度,放在网格的中间列或跨列居中,形成记忆点。
🛠️ 工具推荐:这些编辑器自带网格 “辅助线”
不用自己手动算参数,很多公众号编辑器都有网格相关的功能,新手直接用现成的就行。
135 编辑器:在 “布局” 里有 “分栏” 功能,直接选 1 列、2 列、3 列,边距和间距可以手动调整,并且有实时预览,拖动滑块就能看到效果。插入图片时,会自动提示 “建议宽度”,跟着设就对了。
秀米:它的 “布局” 模块里有现成的网格模板,比如 “左图右文”“上图下文”,都是按网格规则做好的,直接替换内容就行。适合完全不会设计的新手,拿来就能用。
Canva:虽然不是专门的公众号编辑器,但它的 “公众号图文” 模板里,所有元素都对齐网格线(开启 “显示网格” 功能就能看到)。可以自己画框调整列数,适合想自定义网格的进阶用户。
注意:不管用哪个工具,排完后一定要用手机预览!编辑器里的电脑预览和手机实际显示会有差别,特别是边距和图片尺寸,手机上看着舒服才算过关。
⚠️ 避坑指南:这些网格使用错误一定要避免
哪怕懂了网格,也可能犯低级错误,这些坑我踩过,你们别再掉进去。
边距忽大忽小。最常见的错误是,前面段落左右边距 20px,后面突然变成 15px,肉眼看着差别不大,但整体会显得 “歪”。解决办法:排版前先在编辑器里设置全局边距,后面所有内容都继承这个设置。
图片 “顶天立地”。图片直接贴在标题下面,或者紧挨着下一段文字,中间没留间距,看起来像 “粘” 在一起。记住:图片上下必须有留白,最少 20px,这是铁律。
列表项 “放飞自我”。比如第一个列表项的符号在左边 10px,第二个跑到左边 15px,看起来东倒西歪。解决办法:用编辑器的 “列表” 功能,不要手动打符号,自动生成的列表会严格对齐。
盲目追求多列。新手觉得 3 列看起来高级,就硬把内容塞进 3 列里,结果文字被挤得只剩几个字一行,读起来费劲。记住:列数越多,对内容精炼度要求越高,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多列。
🌟 总结:网格系统的核心不是 “规矩”,而是 “方便读者”
说到底,用网格排版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让读者能轻松获取信息。整齐的布局能减少读者的 “视觉疲劳”,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而不是纠结 “下一行字在哪儿”。
刚开始练的时候,不用追求完美,先保证 “大方向对齐”:边距一致、图片不歪、列表整齐。练熟了再尝试调整细节,加入自己的风格。记住,最好的网格是 “读者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觉得排版很舒服”—— 这才是网格系统的最高境界。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