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做公众号,总觉得自己写得不错,但阅读量就是上不去。其实问题多半出在选题和内容创作上。公众号早就过了 “随便写写就能火” 的时代,现在想做出爆款,得有章法。今天就把我这几年总结的实战经验分享出来,全是能直接上手的干货。
🎯 爆款选题的底层逻辑:先搞懂 “用户需要什么”
选题就像做菜选食材,食材不对,厨艺再好也白搭。新手常犯的错是 “我觉得这个好”,但爆款逻辑得反过来 ——“用户觉得这个好”。
怎么找到用户需要的选题?打开你的公众号后台,看看 “用户分析” 里的画像:年龄、性别、地域、兴趣标签,这些数据能帮你锁定核心需求。比如你的粉丝多是 25 - 30 岁的职场人,那 “通勤时间高效学习”“副业增收” 这类选题就比 “校园恋爱技巧” 靠谱。要是还没粉丝,就去同类头部号的评论区逛,那些被反复问到的问题、争论最多的话题,都是现成的选题库。
还要学会 “蹭热点但不追烂梗”。热点自带流量,但不是所有热点都适合。比如社会新闻类热点,除非你能输出独特观点,否则很容易被淹没。反而那些 “长期热点” 更值得关注 —— 像每年毕业季的 “求职技巧”、开学季的 “新生攻略”,这些需求年年有,提前准备内容,到时候就能精准触达用户。
垂直领域要 “挖得深而不是铺得广”。新手总想着覆盖更多用户,结果写出来的内容像白开水。其实不如聚焦一个小领域做到极致。比如做美食号,别什么菜系都写,专门讲 “上班族 15 分钟快手菜”,反而能让用户记住你。每次选题前问自己:这个内容能不能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能不能让他们看完觉得 “有用”“有共鸣”?能做到这两点,选题就成功了一半。
✍️ 原创内容创作:别想着 “从零开始”,学会 “二次创新”
很多新手一提原创就头疼,觉得必须是自己完全原创的东西。其实大可不必。真正的原创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现有信息里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表达,做出差异化。
先从 “真实体验” 入手。你用过的产品、踩过的坑、成功的经验,这些都是天然的原创素材。比如写 “租房避坑”,别只抄网上的通用建议,说说你上次租房时,中介用 “押一付三” 套路你的具体过程,再讲你是怎么识破的。真实的细节最能打动人,用户能从你的经历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数据和案例能让内容更有说服力。写 “副业推荐” 时,光说 “这个副业能赚钱” 没用,不如加上 “我身边有人做这个,每天花 2 小时,一个月稳定收入 3000+,具体操作是……”。如果能找到公开数据支撑就更好,比如引用某平台的行业报告,说明这个副业的市场规模,用户会觉得你更专业。
还要有 “反常识视角”。大家都在说 “早起好处多”,你可以写 “我试过 30 天早起,发现对有些人来说,晚睡效率更高”;大家都推荐 “极简生活”,你可以聊 “为什么我建议普通人别盲目断舍离”。这种和主流观点不一样,但又有道理的内容,更容易引发讨论和转发。记住,原创不是 “说别人没说过的话”,而是 “用自己的方式说清有价值的话”。
🔍 标题决定打开率:3 个 “秒点进” 的标题公式
标题就像人的脸,长得普通,别人就没兴趣了解内在。公众号的标题,要在 3 秒内抓住用户眼球,不然就会被划走。分享几个经过验证的标题公式,新手可以直接套用。
“痛点 + 解决方案” 型标题最实用。比如 “工资 3000 也能存下钱?我用这 3 个方法,半年攒了 2 万”“孩子写作业磨蹭?试试这个‘5 分钟专注法’,亲测有效”。用户看到痛点就会代入,看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就会想点进去。注意,解决方案一定要具体,“3 个方法” 比 “几个方法” 好,“半年攒 2 万” 比 “能攒钱” 更有吸引力。
“数字 + 价值” 型标题能提升信任感。比如 “整理了 50 个免费学习网站,从英语到编程都有,收藏这篇就够了”“我分析了 100 篇 10 万 + 文章,发现爆款标题都有这个规律”。数字给人一种 “干货满满” 的感觉,用户会觉得 “点进去能得到具体的东西”。不过数字要真实,别为了吸引人乱编,比如 “100 个网站” 其实只写了 20 个,反而会失去信任。
“对比 + 悬念” 型标题能激发好奇心。比如 “同样是写职场文,为什么他的阅读量是你的 10 倍?”“我做公众号 3 个月没起色,换了这个方法后,第 4 个月就出了爆款”。对比能突出差距,悬念能让人想知道 “为什么”“是什么方法”。但悬念不能太玄乎,比如 “一个方法让公众号涨粉 1 万”,后面一定要给出实在的内容,不然用户会觉得被忽悠。
标题里最好带上 “用户标签”。比如写给宝妈的,加上 “宝妈必看”;写给应届生的,加上 “应届生收藏”。这样用户刷到的时候,会觉得 “这是写给我的”,打开率自然就高了。另外,别用生僻词和专业术语,标题要像和朋友聊天一样直白,比如 “行测提分技巧” 不如 “考公行测想多拿 20 分?这些技巧要记住”。
📝 内容打磨:让用户 “看下去、记得住、愿意转” 的 3 个技巧
选对了题,写好了初稿,还得打磨细节。很多文章差的不是核心内容,而是让用户读下去的耐心和转发的动力。
开头 3 句话就要抓住用户。别铺垫太多背景,直接切入重点。可以用 “场景代入”,比如 “早上 7 点,你站在地铁里,刷着手机想找点东西看,却划了半天没找到感兴趣的 —— 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也可以用 “问题直击”,比如 “做公众号 3 个月,粉丝还没破百?别急,看完这篇你就知道问题出在哪”。用户只要觉得 “这和我有关”,就会继续看下去。
段落要短,重点要突出。现在的人都是碎片化阅读,一大段文字堆在一起,谁都没耐心看。每段尽量不超过 3 行,观点用加粗标出来,比如 “想让用户转发,就要给他们‘转发理由’”。还可以用 “短句 + 换行” 制造节奏,比如:
“写公众号不用追求完美。
先完成,再优化。
很多人卡在第一步,就是因为想写得太好。”
这样读起来不累,重点也清晰。另外,多用人称代词 “你”“我”,少用 “大家”“用户们”,就像在和用户面对面聊天,比如 “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比 “大家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更亲切。
结尾要引导转发和互动。别写完内容就结束了,要明确告诉用户 “可以做什么”。比如 “如果你觉得这些选题技巧有用,转发给正在做公众号的朋友,他们会感谢你的”;或者 “你做公众号时遇到过哪些选题难题?评论区告诉我,下次专门写一篇解答”。用户需要一个 “行动指令”,不然就算觉得内容好,也可能只是关掉页面。还可以加个 “小钩子”,比如 “下一篇讲‘公众号排版的 3 个实用技巧’,关注我才不会错过”,提高用户粘性。
🚀 冷启动:新号没粉丝,怎么让第一篇文章被看到?
很多新手做好了内容,却卡在 “没人看” 这一步。新号没流量很正常,关键是要主动 “推出去”,而不是等用户来。
先从 “私域流量” 入手。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注意别硬发,加一句 “我刚写了篇关于公众号选题的文章,新手可以看看,有问题可以问我”)、亲友群。这些人是最愿意支持你的,他们的阅读、点赞、在看,能给文章带来初始数据。如果他们觉得内容好,还会帮你转发,形成二次传播。
找 “同类账号互推”。去关注和你领域相近、粉丝量差不多的新号,私信问 “要不要互相推荐一下?我在文章末尾提你的号,你也提我的”。互推时别只放账号名,最好写一句推荐语,比如 “给大家推荐一个做职场干货的号,他写的‘摸鱼时偷偷提升的 3 个技巧’特别实用,关注就能看”。这样用户更愿意点进去。
利用 “平台分发” 增加曝光。把文章同步到头条号、知乎、小红书(注意根据平台规则调整格式),在简介里引导 “想获取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 XXX”。这些平台流量大,即使只是带来几个粉丝,对新号来说也是进步。另外,别忘了在公众号后台设置 “关键词回复”,用户关注后,自动发送 “感谢关注!回复【选题】获取 100 个爆款选题库”,提高留存率。
还要做好 “数据复盘”。每篇文章发出去后,看后台的 “阅读来源”,知道哪些渠道带来的流量多;看 “完读率”,如果低于 30%,说明开头或内容节奏有问题;看 “在看和转发数”,判断内容的传播力。别嫌麻烦,新手就是在不断调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的。
做公众号没有捷径,但有方法。选题抓准用户需求,原创加入自己的思考,标题和内容打磨细节,再做好冷启动,就算是新号,也能慢慢做出爆款。记住,爆款不是偶然,是把每个环节都做对后的必然。刚开始可能效果不好,但只要坚持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总会被越来越多人看到。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