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专注某一 “慢性病” 调理的公众号,到底能不能做?
现在慢性病的情况可不容小觑。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慢性疼痛患者超过 3 亿,特应性皮炎患者也有 7000 多万。而且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慢性病患者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专注某一慢性病调理的公众号,在 2025 年到底有没有搞头呢?
🔍 市场需求:庞大的患者群体和未被满足的需求
中国的慢性病患者数量那是相当惊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这三大慢性病,患者加起来超过 4.5 亿,占总人口的 32%,而且还越来越年轻化。就拿特应性皮炎来说,患者超过 7000 万,这种病长期反复发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困扰,比如皮肤干燥、瘙痒,晚上都睡不好觉。他们特别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日常管理建议,但是目前针对性的公众号还比较少。
再看看政策方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 2025 年公开遴选慢性病防治项目,其中就包括微信公众号的运行维护。这说明政府也认可公众号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能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而且,《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 - 2025 年)》也在推动慢性病的防治工作,这对公众号来说是个好机会。
🚀 差异化竞争:找到细分领域的蓝海
虽然现在有一些慢性病公众号,但是大多集中在综合健康知识传播,内容同质化比较严重。要是能找到一个细分领域,比如特应性皮炎、慢性疼痛等,就能避开激烈的竞争。就像特应性皮炎,患者数量多,但针对性的公众号很少,在这里做内容,很容易脱颖而出。
内容上也得有差异化。可以提供更专业、更详细的知识,比如具体的饮食建议、运动指导、药物管理等。还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案例,分享成功的调理经验,让内容更有说服力。另外,把科普和产品销售结合起来也不错,比如推荐适合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产品,像低糖食品、医疗器械等,这样既能帮助患者,又能增加收入。
💡 技术赋能:AI 和可穿戴设备提升用户体验
2025 年,健康科技发展得很快,AI 和可穿戴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公众号可以引入 AI 健康评估工具,结合用户的健康数据,比如年龄、性别、病史等,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还能和可穿戴设备数据联动,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比如,用户佩戴智能手表监测心率、血压,数据同步到公众号,一旦发现异常,就及时提醒用户。
视频号和公众号的组合策略也很有效。通过短视频吸引流量,比如制作一些简单易懂的科普视频,介绍慢性病的症状、预防措施等,然后在公众号里提供深度内容,比如详细的调理方案、专家访谈等。这样既能吸引用户关注,又能沉淀信任,形成闭环。
💰 盈利模式:多元化变现路径
公众号的盈利模式可以多样化。一方面,可以和政府合作,申请慢性病防治项目。比如北京市的项目,承担公众号的运行维护,就能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内容电商赚钱,销售适合慢性病患者的产品,像健康食品、医疗器械等。还能提供付费服务,比如在线咨询、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方案等。
另外,广告收入也是一个重要来源。当公众号的粉丝量达到一定规模,就会有相关品牌主动来找合作,在公众号里投放广告。不过要注意,广告内容得和公众号的定位相符,不能影响用户体验。
📝 内容策略:实用、专业、有温度
内容是公众号的核心,得实用、专业、有温度。可以定期发布一些科普文章,介绍慢性病的知识、调理方法等。比如,针对糖尿病患者,发布一些饮食建议,像哪些食物含糖量低,适合糖尿病患者吃;还可以介绍一些运动方法,帮助患者控制血糖。
互动也很重要。可以在公众号里设置问答板块,让用户提问,专家及时解答。还能举办一些线上活动,比如健康打卡、知识竞赛等,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粘性。另外,患者的故事分享也很有价值,能让其他患者感同身受,增强信任感。
📌 总结
2025 年,专注某一慢性病调理的公众号是可行的。庞大的市场需求、政策支持、技术发展都为公众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只要找到差异化的细分领域,提供专业、实用的内容,结合 AI 和可穿戴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再通过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实现变现,公众号就能在慢性病管理领域取得成功。不过,运营公众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努力,才能真正帮助患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