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搞清楚谁在看 —— 目标用户画像得做细
公众号输出理财知识,最怕的就是一锅烩。不管不顾用户是谁,一股脑把所有东西都塞出去,结果就是小白觉得太难,老手觉得太浅,最后谁都留不住。
怎么做用户画像?别光靠猜。看看后台的用户数据,年龄分布、地域特征都能说明问题。三四线城市 30 岁左右的宝妈,和一线城市 25 岁的白领,理财需求能一样吗?宝妈可能更关心怎么攒教育金,风险不能太高;白领可能想试试基金定投,能接受短期波动。
多看看用户留言和后台提问。哪些问题反复出现?比如 “余额宝和零钱通哪个好”“新手第一次买基金该选哪种”,这些高频问题就是用户真实的痛点。把这些问题整理归类,就能知道大家现阶段最想了解什么。
还可以搞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不用太复杂,三五道题就行。问问用户有多久理财经验,能接受的最大亏损是多少,最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收集上来的数据,能帮你把用户分清楚层次,比如纯小白、入门级、进阶级,后续输出内容就能针对性更强。
📚 搭个知识框架 —— 让内容像书架一样清楚
系统化输出的关键是有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今天讲基金,明天突然跳到保险,后天又说股票,用户看得云里雾里,自然留不住。
可以按 “基础 - 进阶 - 实战” 的逻辑来搭框架。基础部分放最核心的概念,什么是复利,年化收益率怎么算,各种理财工具的区别。这些是地基,必须打牢。就像学数学先学加减乘除一样,基础不扎实,后面学再多也没用。
进阶部分可以分品类深入。比如基金专题,讲讲主动型和被动型基金的区别,怎么看基金经理业绩,什么时候买入卖出更合适。股票专题可以说说 K 线图怎么看,市盈率是什么意思,不同行业的股票有什么特点。每个品类讲透,用户才能真正理解。
实战部分就得结合市场动态和具体案例了。比如市场大跌的时候,该怎么调整持仓?年终奖到手了,怎么分配到不同的理财工具里?用真实的场景来教用户应用知识,他们会觉得更有用。
框架搭好后,最好做个内容日历。这个月重点讲基金基础,下个月讲股票入门,每周一三五更新,让用户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什么内容,形成稳定的期待。
🎯 内容输出得有章法 —— 形式和频率要抓准
光有框架还不够,输出的形式也得琢磨。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大段文字,有的人就爱听音频,有的人就喜欢看短视频。
图文是基础,但是别搞得太枯燥。多用点生活化的例子,比如把基金定投比作 “每月存奶茶钱”,把分散投资说成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复杂的概念用简单的话讲明白,这才是本事。
音频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上下班路上,用户可能没时间看文字,这时候一段 10 分钟的理财小知识音频就很合适。讲讲当天的市场热点,或者一个简单的理财技巧,轻松又实用。
短视频现在很火,但是理财内容做短视频要注意节奏。太长了没人看,太短了说不清楚。可以做些 3 分钟的小教程,比如 “怎么查基金持仓”“支付宝理财页面怎么看懂”,一步一步演示,直观又好懂。
更新频率也得稳定。每天更新压力太大,内容质量容易下降;半个月更一次,用户早就把你忘了。一般来说,每周 3 - 4 次比较合适。固定时间更新,比如每天晚上 8 点,用户到点就会点开看看,慢慢就养成习惯了。
💡 让人信你不容易 —— 信任是一点点攒起来的
理财这事儿,用户最看重的就是信任。要是觉得你不靠谱,说再多都没用。怎么建立信任?得从细节做起。
信息必须准确。说收益率的时候,别夸大;讲风险的时候,别隐瞒。比如推荐一款基金,不能只说过去一年涨了多少,得告诉用户它最大回撤是多少,也就是曾经跌得最狠的时候亏了多少。让用户知道可能面临的风险,他们才会觉得你实在。
多分享真实案例。不是说要晒多少收益,而是说说普通人的理财故事。比如有个用户跟着你的建议做基金定投,一年下来赚了多少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真实的故事比空洞的理论有说服力多了。
及时回复用户问题。用户在后台留言提问,别拖着不回。哪怕问题暂时解答不了,也得告诉用户 “这个问题我需要查一下资料,明天给你回复”。让用户感觉到你重视他们,愿意为他们解决问题。
适当展示专业度。不用天天把 “我多厉害” 挂在嘴边,但可以偶尔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财经历,或者参加过哪些专业培训。比如 “我之前在银行做了 5 年理财顾问,见过很多人踩的坑,现在想把这些经验分享出来”,这样用户会觉得你有资格讲这些内容。
📈 数据不会骗人 —— 用数据优化内容方向
写了一段时间,得知道用户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后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得用好。
看看哪些文章阅读量高,转发多。这些内容就是用户感兴趣的,可以多往这个方向写。比如 “月薪 5000 怎么理财” 阅读量特别高,说明很多刚工作的年轻人有这方面需求,就可以多做一些低薪理财的内容。
哪些文章打开率低?分析一下原因。是标题不够吸引人,还是内容太枯燥?标题可以试试用提问式,比如 “为什么你买的基金总是不赚钱?” 比 “基金投资技巧” 要吸引人得多。
用户在文章哪个地方跳出率高?如果开头几百字就有很多人退出,说明开头没抓住人。可以试试开头就说用户的痛点,“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攒了点钱想理财,却不知道该买啥?” 一下子就把用户拉进来。
根据数据调整内容,别固执己见。有时候你觉得重要的内容,用户可能不感冒。跟着用户的需求走,内容才能越来越受欢迎。
🔒 合规底线不能碰 —— 不然一切都白搭
理财内容敏感度高,一不小心就可能违规。公众号被处罚事小,失去用户信任事大,甚至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绝对不能承诺收益。“跟着买一定赚”“稳赚不赔” 这种话千万不能说。理财有风险,这是铁律,必须反复强调。
不推荐具体的股票和基金。可以讲基金的挑选方法,但不能说 “买 XX 基金准没错”。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不搞虚假宣传。别吹嘘自己多厉害,有多少成功案例。真有案例,也要说清楚这是个例,不代表普遍情况,并且要提醒风险。
多看看监管部门的规定,比如证监会关于投资者教育的要求。内容要以普及知识、提示风险为主,引导用户理性理财。守住合规底线,公众号才能长久运营下去。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