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搞懂红线:这些法规是底线不能碰
做金融财经类公众号,首先得把相关法律法规刻在脑子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这几部是绕不开的,还有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各种监管细则,比如《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也就是资管新规)。别觉得这些条文枯燥,多少号主因为没吃透这些,轻则删文整改,重则封号罚款。
做金融财经类公众号,首先得把相关法律法规刻在脑子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这几部是绕不开的,还有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各种监管细则,比如《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也就是资管新规)。别觉得这些条文枯燥,多少号主因为没吃透这些,轻则删文整改,重则封号罚款。
尤其要注意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宣传 “保本保收益”。不管是基金、股票还是理财产品,只要提这句,妥妥的违规。监管部门早就明确,金融产品的风险必须如实披露,承诺收益就是踩红线。还有 “稳赚不赔”“年化收益 XX% 以上” 这类词,也得从文案里彻底删掉。
另外,内幕信息绝对碰不得。哪怕你觉得自己消息来源靠谱,只要涉及未公开的上市公司信息、政策变动,一旦写出来就可能涉嫌违法。之前有个财经号因为提前泄露某银行的理财产品调整信息,被监管部门约谈,账号直接封禁 30 天,得不偿失。
🔍 内容真实性:每一个数据都得有来头
金融财经内容最忌讳 “张口就来”。写任何观点或数据,都得有扎实的来源。比如引用 GDP 增速、CPI 数据,必须标注国家统计局、央行等官方渠道;提到某只股票的业绩,得去看上市公司的公告原文,不能抄别人的解读。
金融财经内容最忌讳 “张口就来”。写任何观点或数据,都得有扎实的来源。比如引用 GDP 增速、CPI 数据,必须标注国家统计局、央行等官方渠道;提到某只股票的业绩,得去看上市公司的公告原文,不能抄别人的解读。
数据时效性也很关键。去年的经济数据不能拿来论证今年的市场趋势,季度报告不能当成年度总结用。之前有个号写 “2024 年基金收益排行”,里面混进了 2023 年的数据,被读者举报后,平台直接下架了整篇文章,还影响了账号的信用分。
还有事实性描述不能夸大。比如写某家公司的发展,不能说 “行业第一”“全球领先” 这类没有权威依据的词。如果非要用比较级,必须有第三方机构的排名报告支撑,而且得写明报告名称和发布时间。
📢 广告合规:收了钱就得按规矩来
只要是商业合作,不管是软文还是硬广,都得明确标注 “广告”。别玩文字游戏,用 “推广”“合作” 代替都不行,必须清清楚楚写上 “广告” 两个字,而且位置得显眼,不能藏在文末小字里。
只要是商业合作,不管是软文还是硬广,都得明确标注 “广告”。别玩文字游戏,用 “推广”“合作” 代替都不行,必须清清楚楚写上 “广告” 两个字,而且位置得显眼,不能藏在文末小字里。
更重要的是,不是什么广告都能接。金融类产品广告需要对方提供相关资质,比如证券公司得有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网贷平台得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备案。没核实资质就发广告,一旦产品出问题,号主也得承担连带责任。
还有些细节要注意,比如广告里不能用 “国家级”“最高级” 这类绝对化用语,不能利用学术机构、专家名义背书。之前有个财经号帮某保险产品做推广,引用了某大学教授的观点,结果发现教授根本没授权,最后不仅删文,还赔了一笔钱。
⚠️ 风险提示:必须给读者打预防针
所有涉及投资建议的内容,都得加上风险提示。比如写股票分析,结尾必须有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推荐基金产品,要说明 “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别觉得这是走过场,监管部门查得特别严,少了这句就可能被判定为误导性宣传。
所有涉及投资建议的内容,都得加上风险提示。比如写股票分析,结尾必须有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推荐基金产品,要说明 “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别觉得这是走过场,监管部门查得特别严,少了这句就可能被判定为误导性宣传。
风险提示不能敷衍。有些号主用小号字或者模糊的表述应付,比如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这远远不够。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内容具体说明风险点,比如 “本文提到的股票仅作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另外,针对不同受众的内容,风险提示的侧重点也得变。如果文章是写给新手的,就得强调 “投资前请了解相关知识”;如果涉及高风险产品,比如期货、加密货币,必须明确 “可能导致本金亏损”,而且要加粗显示。
🔗 信息来源:必须靠谱且可追溯
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来源。比如 “据央行 2024 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引用自 XX 证券公司研究报告(2024 年 10 月)”。模糊的 “有专家表示”“市场分析认为” 这类表述,很容易被认定为信息来源不明。
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来源。比如 “据央行 2024 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引用自 XX 证券公司研究报告(2024 年 10 月)”。模糊的 “有专家表示”“市场分析认为” 这类表述,很容易被认定为信息来源不明。
优先选择官方渠道和权威机构的信息。国家统计局、央行、证监会、财政部这些官网发布的数据最靠谱;行业报告尽量用券商、基金公司的正规研报,别用不知名机构的 “内部资料”。之前有个号引用了某 “财经大 V” 的预测数据,结果被证实是编造的,账号直接被限流。
还有,转载别人的内容时,得先确认原文是否合规。别以为转载就不用负责,一旦原文有问题,转载者同样要承担责任。最好的办法是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自己再做一遍合规检查。
💬 用户互动:评论区也得守规矩
别小看评论区的管理,这里很容易出问题。有读者在评论里问 “哪只股票能买”,你要是回复具体标的,就可能涉嫌荐股;有人说 “跟着你的文章买亏了”,千万别怼回去,更不能删评掩盖,正确做法是引导对方理性看待投资风险。
别小看评论区的管理,这里很容易出问题。有读者在评论里问 “哪只股票能买”,你要是回复具体标的,就可能涉嫌荐股;有人说 “跟着你的文章买亏了”,千万别怼回去,更不能删评掩盖,正确做法是引导对方理性看待投资风险。
还有些读者会发广告、谣言,管理员得及时清理。特别是涉及 “内幕消息”“高收益理财” 的评论,一旦放任不管,平台可能会认定账号管理不力。建议设置关键词过滤,把 “保本”“稳赚”“内幕” 这些词加进去,自动拦截违规评论。
另外,搞活动的时候也要合规。比如抽奖送金融类书籍没问题,但如果送股票、基金份额,就可能违反《证券法》。之前有个号搞 “关注送 100 元基金体验金”,被认定为变相营销,活动被迫叫停,还被罚款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