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做公众号那会儿,踩过太多坑。花了半个月定方向,写了十篇文章没几个阅读,后来才明白 —— 没找对标账号,就是在瞎忙活。现在不管带新人还是自己起新号,第一步肯定是扒对标。这不是抄,是让你少走一年弯路。
🎯 能帮你跳过 “试错死循环”
新手做公众号最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今天写职场,明天写情感,后天又想写读书。总觉得 “万一这个方向火了呢”,结果三个月过去,粉丝没几个,自己先累垮了。
对标账号就像现成的 “成功地图”。你想做职场号,直接去看那些已经做了两年、粉丝过万的账号:他们主要写 “职场沟通” 还是 “晋升技巧”?标题更喜欢用 “干货清单” 还是 “避坑指南”?甚至发文时间是早上 8 点还是晚上 9 点,都能扒得明明白白。
我之前带过一个学员,想做 “宝妈副业” 号。一开始自己闷头写 “手工兼职”,写了五篇阅读量都在 50 以下。后来让她去对标三个同领域的头部号,发现人家重点写 “线上客服”“短视频剪辑” 这种低门槛副业,而且每篇都加 “真实收入截图”。她照着调整后,第三篇文章就有了 300 多阅读,还来了 10 个粉丝。
你要知道,那些能做起来的账号,早就替你试过几百种方向了。他们淘汰的内容,你就别碰了;他们反复写的主题,大概率就是用户愿意看的。这不是偷懒,是把时间花在 “优化” 上,而不是 “试错” 上。
📌 3 天就能定准 “账号定位”
很多人纠结 “定位”,总觉得要搞个 “独一无二” 的。其实没必要 —— 公众号发展这么多年,纯新的赛道早就被占完了。你要做的是 “在细分里找差异”,而对标账号能帮你找到这个 “细分切口”。
比如你想做 “美食号”,直接搜 “美食” 出来的账号太多了。但你去看头部号的 “子方向”:有的专写 “10 元搞定一顿饭”,有的聚焦 “减脂期能吃的甜品”,还有的只教 “宿舍小电锅食谱”。这些就是 “细分定位”,竞争小,还容易吸引精准粉丝。
怎么用对标找定位?教你个具体方法:找 5 个同领域头部号,列个表格。左边写 “他们常写的主题”,右边写 “他们很少写但你擅长的”。比如你发现对标号都写 “家常菜”,但你会做 “地方特色小吃”,那这就是你的定位。
我去年做 “职场干货” 号时,对标了 10 个账号,发现他们都写 “大厂经验”,但很少提 “中小企业职场生存”。而我自己在中小企业待过 5 年,就专门写这个方向,三个月就做出了 “中小企业避坑” 系列,单篇最高涨粉 200 多。
✍️ 直接抄 “内容公式”,但别抄文字
内容写不好?不是你文笔差,是没摸到 “用户喜欢的节奏”。对标账号的每篇文章,其实都藏着 “流量密码”。
比如标题:有的账号擅长用 “数字 + 痛点”,像 “3 个习惯,让领导主动给你涨薪”;有的喜欢 “对比 + 结果”,比如 “同样做了 5 年,为什么他升经理你还在基层”。你把这些标题整理出来,多分析规律,下次自己写就有方向了。
内容结构更重要。我之前分析过一个情感号,发现他每篇文章都是 “故事 + 观点 + 金句”:开头用一个 “闺蜜分手” 的小故事抓眼球,中间讲 “怎么判断男生是否真心”,结尾来一句 “爱你的人,连吵架都怕失去你”。这种结构读者看得进去,转发欲也强。
但千万记住:抄公式不抄内容。你可以学他的结构,但故事要换自己的,观点要加自己的经历。之前有个账号抄对标号的 “职场故事”,连人名都没改,结果被粉丝发现,直接掉粉 200 多,还被举报抄袭,得不偿失。
👥 知道 “用户想看什么”,比你想写什么更重要
做公众号不是 “自嗨”—— 你写得再爽,用户不喜欢也没用。对标账号能帮你 “透视” 用户需求。
怎么看?去翻对标号的 “留言区” 和 “在看数”。那些留言多的文章,说明用户有共鸣;在看数高的,说明用户愿意转发。比如你发现对标号写 “职场 PUA” 的文章,留言里全是 “我老板也这样”,那这个主题你就可以重点写。
还有个细节:注意 “用户提问”。如果很多人在留言里问 “被领导批评了怎么回复”,那你就可以写一篇 “3 句话应对领导批评,既不卑微又显情商”。这就是 “精准喂饭”,用户肯定愿意看。
我之前做 “成长” 号时,发现对标号有篇文章留言里,10 个人有 8 个在问 “怎么坚持读书”。我马上写了一篇 “不用逼自己,这样读书能坚持一整年”,结合自己的 “碎片阅读法”,发出去后在看数比平时高了 3 倍。
🚫 提前避开 “隐形坑”
有些坑,你不踩一次不知道疼,但对标账号能帮你提前看到。
比如排版:有的新手觉得 “排版越花哨越好”,用了七八种颜色,结果读者看着累,没读完就退了。你去看头部号,大多是 “黑白为主,重点标橙色”,段落间距留够,图片不超过 3 张 —— 这些都是他们试错后留下的 “安全排版”。
还有 “变现节奏”。很多人粉丝刚过 500 就急着接广告,结果粉丝反感,掉粉不说,还被平台限流。但你看对标号:他们一般是粉丝过万才开始接广告,而且广告内容和账号方向相关(比如职场号接 “办公软件” 广告,而不是 “零食”)。
我有个朋友,做 “读书” 号时,模仿对标号的 “变现节奏”:粉丝 5000 前只做 “公众号流量主”,5000 后开始推 “优质书单”(带分销),粉丝过万才接 “读书 APP” 广告。现在每个月稳定有 3000 多收入,粉丝还在涨。
找对标账号,本质是 “站在已经跑通的路径上加速”。你不用从零开始,只需要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一点自己的特色 —— 比如更接地气的表达,更细分的角度,或者更懂你所在的小圈子。
记住:做公众号,快就是优势。别人用一年摸透的路,你用一个月走完,剩下的时间用来优化和创新,想做不起来都难。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