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朋友都知道,一个账号能不能做起来,选题占了大半功劳。而想要做出好选题,研究对标账号几乎是绕不开的功课。但很多人盯着对标账号看了半天,要么照抄照搬没效果,要么不知道怎么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更头疼的是,追热点怕跑偏,死磕垂直又没流量,到底该怎么拿捏这个度?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这个事儿。
🎯 先搞懂:对标账号到底对在哪?
别上来就闷头找对标,得先明白对标账号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真正有参考意义的对标账号,不是粉丝量最高的那个,而是和你目标用户重合度高、账号定位相近,但比你先走一步的账号。
比如你想做职场干货号,刚起步的时候,那些百万粉丝的大号可能不太适合直接对标,反而是那些粉丝量在 5 - 10 万,内容风格更接地气的账号更有研究价值。他们的选题往往更贴近当下中层职场人的真实困惑,不像大号那样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内容框架,灵活性更高。
研究对标账号,重点看三个东西:选题池的构成(哪些话题反复出现,哪些话题偶尔穿插)、内容的角度(同样一个职场话题,人家是从新人视角切入还是管理层视角)、用户反馈(评论区里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哪些文章的在看和转发特别高)。这些信息能帮你快速搭建起自己的选题坐标系,知道哪些方向是安全区,哪些方向有潜力。
举个例子,有个做亲子阅读的小号,对标了一个同类的腰部账号。发现对方每个月会有 2 - 3 篇关于 “亲子阅读误区” 的内容,而且数据都不错。后来自己也跟着做这类选题,果然用户互动明显增加了。这就是对标账号的价值 —— 帮你验证选题的可行性。
🔍 拆解对标账号的选题策略:别只看表面
很多人拆解对标账号,就只是把人家的标题抄下来分类,这远远不够。真正的拆解要挖到根上,看看人家的选题是怎么 “生产” 出来的。
先看选题的时间节奏。有些账号每周一固定推行业资讯类内容,周三推实操技巧,周五推用户案例。这种规律性的选题安排,既能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也能保证内容的系统性。你可以统计一下对标账号近 3 个月的发文时间和选题类型,找找里面的规律。
再看选题的来源渠道。是从用户留言里找的?还是从行业报告里提炼的?或者是结合了近期的社会现象?有个做理财科普的账号,选题经常来自用户在后台的提问,比如 “月薪 5000 怎么存钱”“基金亏了要不要割肉”。这种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的选题,天生就容易获得共鸣。
还要注意选题的差异化处理。同一个话题,对标账号是怎么写出新意的?比如同样写 “早餐吃什么健康”,美食号可能会给具体食谱,而健康科普号可能会分析不同早餐搭配的营养结构。这种差异就是账号定位决定的,也是你可以借鉴的地方 —— 找到自己的独特角度。
有个小技巧,拿一个 Excel 表格,把对标账号的文章标题、发布时间、阅读量、点赞在看数、核心观点都列出来。连续记录一个月,你就能明显看出哪些选题方向是对方的 “王牌”,哪些是用来填充更新的 “配菜”。
⚡ 追热点:不是所有热闹都要凑
热点就像天上掉下来的流量馅饼,但能不能接到嘴里,还得看本事。很多账号死在追热点上,要么追得太晚,要么追得太偏。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热点值得追。和你的账号定位完全不搭边的热点,再火也别碰。比如你是做职场技能培训的,娱乐圈的八卦热点就没必要追。但如果是和就业、职场政策相关的热点,那就可以重点关注。
判断一个热点是否值得追,有三个标准:关联性(和你的垂直领域有没有关系)、时效性(是不是还在发酵期,有没有过时)、用户关注度(你的目标用户会不会关心这个)。满足这三个条件,再动手不迟。
追热点的时候,一定要带上自己的垂直视角。同样是写 “35 岁职场危机”,职场社交号可能会写怎么拓展人脉应对危机,而技能培训号就应该写哪些技能能帮你度过危机。去年有个 “灵活就业人数增加” 的热点,有个自由职业者服务号就结合自己的领域,写了 “灵活就业者必知的 3 个社保缴纳技巧”,既蹭了热点,又输出了垂直价值,效果特别好。
还有个时间点要注意,重大热点刚出来时,别急着跟风。可以先看看大家的讨论方向,再结合自己的领域找切入角度。有时候慢半拍,反而能写出更有深度的内容。
📌 垂直内容:账号的立身之本
如果说热点是锦上添花,那垂直内容就是锦本身。没有扎实的垂直内容,账号就像没有根基的房子,风一吹就倒。
垂直内容要做到 **“小而精”**。别想着覆盖整个领域,聚焦一个细分方向做深做透。比如同样是做美妆,有人专门做 “敏感肌护肤”,有人专门做 “平价彩妆测评”。越细分,用户越精准,内容也越好做。
怎么让垂直内容不枯燥?多结合用户场景。比如讲 Excel 技巧,别只说函数公式怎么用,而是告诉用户 “做销售报表时,这个函数能帮你节省 2 小时”。场景化的内容更容易让用户觉得 “有用”。
还要注意垂直内容的更新频率和系统性。可以做一个内容规划表,比如这个月讲 “新手理财入门”,下个月讲 “基金投资技巧”,再下个月讲 “保险配置方法”。循序渐进,让用户能跟着你的内容一步步成长。有个做烘焙教学的账号,从基础的揉面、发酵开始,每周更新一个小知识点,半年下来,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因为用户跟着它真的能学会东西。
垂直内容的生命力在于解决问题。每次写之前都问自己:这篇文章能帮用户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如果答案不明确,那这篇内容就没必要写。
⚖️ 平衡的艺术:热点为骨,垂直为肉
其实热点和垂直内容不是对立的,处理得好,两者能互相成就。关键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比例和结合方式。
可以试试 **“热点引流 + 垂直变现”** 的模式。用追热点的内容吸引新用户关注,再用垂直内容留住他们,并引导转化。比如一个做英语培训的账号,看到 “某明星在国外演讲翻车” 的热点,写了一篇 “3 个避免英语表达尴尬的小技巧”(热点内容),文末引导用户关注后续的 “商务英语进阶课程”(垂直内容)。
在比例上,新手账号可以试试7:3,70% 的内容深耕垂直领域,30% 的内容结合热点。等账号有了一定基础,再根据数据调整。如果发现追热点的内容数据特别好,可以适当提高比例;如果垂直内容的用户粘性更高,就多花心思在上面。
还有个方法,把热点转化为垂直内容的素材。比如每年高考后,“专业选择” 都是热点。做职业规划的账号,可以把这个热点转化为一系列垂直内容:“不同专业对应的就业方向”“冷门专业如何规划职业路径” 等。这样既借了热点的势,又没偏离自己的领域。
定期做数据复盘很重要。看看过去一个月,哪些热点内容带来的涨粉多,哪些垂直内容的留存率高。用数据说话,比凭感觉调整靠谱多了。
📈 最后一步:形成自己的选题库
不管是对标账号的经验,还是热点和垂直内容的平衡技巧,最终都要落地到自己的选题库上。一个好用的选题库,能让你再也不用为 “今天写什么” 发愁。
选题库可以分三个部分:常规选题(比如每周固定的栏目)、热点选题(随时更新的热点素材)、储备选题(暂时用不上但有价值的内容)。
积累选题的渠道有很多:用户留言、行业论坛、新闻客户端、甚至是和朋友聊天时的灵感。看到好的选题方向,马上记下来,别等忘了再后悔。
每个月花一天时间,专门梳理选题库,看看哪些选题可以结合近期的热点,哪些可以深化成系列内容。这样你的内容生产就会越来越有条理,账号也能稳步成长。
记住,对标账号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复制的。真正能让你的公众号脱颖而出的,是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热点是流量的催化剂,但垂直内容才是账号的核心竞争力。平衡好这两点,你的公众号想不火都难。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