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接向用户要选题,这 3 种方式成功率最高
做公众号最尴尬的不是写不出东西,是对着空白文档想破头,写出来的内容用户还不买账。其实解决选题荒的核心很简单 ——用户缺什么,你就写什么。直接向他们要选题,比自己瞎猜靠谱 10 倍。
最简单的方式是在文末加个固定栏目。比如每次推送最后留一句:“最近想看什么内容?评论区告诉我,下周安排!” 别觉得这种方式老套,我见过一个职场号靠这招,每周能收到 200 + 条选题建议。关键是要给用户具体的方向,比如 “是想知道简历怎么改,还是职场人际怎么处?” 太宽泛的问题,用户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用私信或者社群定向征集效果更好。挑 10-20 个平时互动多的活跃用户,发一条私信:“最近做内容有点卡壳,你平时刷公众号时,最想看到但一直没找到的内容是什么?” 这些用户通常愿意帮你,而且说的都是真实需求。如果有粉丝群,直接抛个话题:“征集 3 个你们最关心的问题,抽 3 个人送小礼物”,用点小激励,回应率能翻一倍。
还有个更精准的办法是做匿名问卷。用腾讯问卷或者金数据做个简单的表单,问题不用多,3 个就够:“你最近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什么?”“你觉得我之前写的哪类文章最没用?”“如果我写______,你一定会点开看”。把问卷链接放在菜单栏,或者做成一张图片插入推文,收集到的答案会比评论区更真实 —— 毕竟有些人不好意思在公开场合说。
💬 从用户的 “废话” 里挖选题,这招才是真本事
不是所有用户都会直接告诉你 “我想看 XX”,更多时候他们的需求藏在闲聊、吐槽甚至抱怨里。能不能从这些 “废话” 里提炼出选题,决定了你内容的精准度。
刷评论区时别只看点赞高的。那些带点情绪的留言往往更有价值。比如一个妈妈号的评论区里,有人说 “孩子每天写作业磨磨蹭蹭,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快疯了”,这就是个好选题 ——《对付磨蹭娃,我试过 10 种方法,这 3 个真有用》。还有用户会说 “你上次写的 XX 不对,其实应该 XX”,这更要抓住,说明这个话题有争议,值得再写一篇补充。
把用户的疑问记下来,攒多了就是选题库。有个教育号的小编,专门建了个 Excel 表格,把后台收到的所有私信问题分类整理。比如 “一年级孩子要不要报补习班”“怎么让孩子主动读书”,每个问题后面标上出现的次数。当某个问题出现超过 5 次,就说明这是多数人的痛点,赶紧安排成选题。
注意用户没说出来的潜台词。比如有用户问 “有没有适合上班族的副业?”,潜台词可能不是要具体项目,而是 “想赚钱但没时间,怎么高效利用碎片时间”。这时候写一篇《上班族搞副业,先避开这 3 个坑》,比罗列 10 个项目更受欢迎。用户的需求往往藏在抱怨里,比如 “这软件太难用了”,背后可能是 “求一份简单的操作指南”。
📊 用数据工具辅助,让用户的 “沉默需求” 浮出水面
不是所有用户都会主动表达需求,那些没说出来的 “沉默需求”,才是差异化选题的关键。这时候就得靠数据工具帮你挖。
看后台的搜索关键词。在公众号后台 “数据中心 - 内容分析 - 搜索数据” 里,能看到用户在你公众号里搜过的词。比如一个美食号发现很多人搜 “减脂餐 简单”,但自己从没写过,这就是个现成的选题。这些关键词直接反映用户的即时需求,尤其是那些搜索次数多但你没覆盖的词,赶紧记下来。
分析同行的评论区和爆款文。如果你的号还没太多数据,就去看同领域的头部号。比如你做育儿号,就翻 10 个大 V 的最新推文,把评论区里点赞高的疑问抄下来。另外,用新榜或者微小宝看他们的爆款文,标题里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比如 “叛逆期”“专注力”,都是用户关心的热点。
用百度指数或 5118 查趋势。输入你所在领域的关键词,比如 “自媒体运营”,看最近的搜索趋势有没有上升的相关词。比如发现 “公众号排版 手机” 搜索量涨了 30%,说明很多人想用手机排版,这时候写一篇相关教程,肯定能火。这些工具能帮你提前捕捉到用户还没大规模表达,但已经在搜索的需求。
✍️ 把用户的选题变成内容,这 2 步不能少
拿到用户给的选题后,别急着动笔。直接照搬用户的问题写,很容易变成流水账。得经过加工,让内容更有价值。
先验证选题的普遍性。比如有用户提了个选题 “怎么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先别急着写。去你的粉丝群里问问:“有人想知道公积金贷款的事吗?想的扣 1”。如果响应的人多,再写;如果只有两三个人回应,可能只是个例,不值得花时间。也可以在朋友圈发个投票,快速判断这个选题的受众面。
把用户的问题拆成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做”。比如用户说 “想知道怎么提高阅读速度”,不能只写方法。先解释 “为什么有人读得慢”,再讲 “快速阅读的 3 个核心技巧”,最后加 “每天 10 分钟练习法”。这样既解答了问题,又比用户预期的更深入。记住,用户要的是 “解决方案”,不是简单的 “回答”。
📁 建一个 “用户选题库”,再也不怕断更
收集来的选题如果不整理,过几天就忘了。建个选题库,能让你至少提前储备 1 个月的内容。
用 Excel 分三类记录:待写、写作中、已发布。每一条选题后面标上来源,比如 “评论区 - 用户 A-2023.10.15”,再简单写几句核心观点。比如 “选题:职场新人怎么拒绝加班;核心:用‘接受 + 条件’公式,举例说明;来源:粉丝群讨论”。这样下次写的时候,不用重新想思路。
每周固定花 1 小时梳理选题库。把新收集的选题加进去,删掉那些已经过时的。比如教大家 “健康码怎么弄” 这种时效性强的,过了那段时间就没用了。同时看看哪些选题积累了足够多的素材,优先安排写作。我认识的一个情感号小编,靠这种方法,哪怕出去旅游一周,公众号也能正常更新。
给选题标上紧急程度。比如 “粉丝群里 50 人问的问题” 标成 “紧急”,“搜索量上升但还没火的词” 标成 “待观察”。保证每个月有 3-5 篇 “紧急” 选题,再穿插 2 篇 “潜力” 选题,内容节奏就稳了。
其实做公众号的本质,就是和用户 “聊天”。他们说的每句话里都藏着选题,关键是你有没有认真听。与其自己瞎琢磨,不如多问问他们:“你想看什么?” 记住,用户永远是最好的内容顾问。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