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自身经历与爱好里挖选题新手做公众号,别总觉得选题得多么高大上。其实你自己的经历、爱好、专业领域,就是一座挖不完的选题金矿。
你想想,你过去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比如大学时兼职踩过的坑、第一次独自旅行的攻略、减肥成功的心得,这些真实的经历写出来,读者更容易有共鸣。我认识个姑娘,喜欢手工钩织,就天天分享钩织小技巧、踩过的线材坑,慢慢吸引了一堆同样喜欢手工的粉丝。
再说说爱好。你喜欢追剧,就能写剧中角色分析、剧情吐槽、同款穿搭;你沉迷游戏,就可以分享通关技巧、新皮肤测评、游戏里的社交故事。这些内容你写起来顺手,读者也能感受到你的热情。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爱好太小众,再小众的领域也有同好,关键是你能不能把细节写透。
还有你的专业知识。学会计的可以讲个税申报小技巧,做设计的能分享软件操作干货,当老师的可以聊育儿经验。这些内容自带专业性,读者会觉得你靠谱。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总想去写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结果写出来干巴巴的,还不如把自己懂的东西讲清楚。
💬
盯着用户需求找选题公众号是写给读者看的,所以读者关心什么,你就写什么。那怎么知道读者关心啥?其实方法很简单。
先看看公众号后台的留言和私信。读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比如 “怎么选适合自己的护肤品”“应届生简历怎么写”,直接拿来当选题,保证不会错。有个职场号博主,每天都会把读者的问题记下来,攒够几个相似的就整理成一篇文章,阅读量一直很稳定。
再去看看相关的社群和论坛。比如你做母婴号,就去妈妈群里潜水,看看大家每天在聊什么焦虑什么;做职场号,就去脉脉、知乎上逛,看看打工人都在吐槽什么、求助什么。这些真实的讨论里,藏着无数个好选题。
还可以做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在公众号里发个投票,问问读者 “接下来想看什么内容”,列几个选项让大家选。既能收集选题,又能让读者觉得你在乎他们的想法,一举两得。记住,用户的痛点就是你的选题方向,解决他们的问题,你的文章才有价值。
另外,观察读者的行为数据也很重要。看看你之前发的文章里,哪些阅读量高、转发多,说明这类内容读者喜欢,可以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挖。比如你发过一篇 “租房避坑指南” 火了,那后续可以写 “租房合同怎么签”“合租室友怎么选”,形成系列内容。
🔥
追热点但别盲目跟风热点自带流量,新手做公众号,适当追热点能快速涨粉。但追热点得有技巧,不能啥热点都追。
首先得找和你账号定位相关的热点。你做美食号,就别去追娱乐圈的八卦;你做教育号,科技类的热点可能更适合。去年高考的时候,有个高中学习号,把各科答题技巧和热点事件结合起来,比如用热点新闻里的例子讲作文素材,阅读量直接翻倍。
怎么找热点?微博热搜、百度热榜、知乎热榜这些平台每天都在更新。但别看到热点就马上写,先想想这个热点和你的账号有没有关联,能不能写出不一样的角度。比如某个明星官宣结婚,情感号可以写 “好的婚姻需要哪些基础”,职场号可以写 “从明星婚姻看伴侣间的沟通技巧”,关键是找到结合点。
还要注意热点的时效性。一般来说,突发热点最好在 24 小时内发出来,不然就凉了。但有些持续发酵的热点,可以等一等,看看事态发展,写出更深入的分析。追热点不是凑热闹,而是借热点的流量讲自己的观点,不然很容易写成流水账。
📚
从同类账号里找灵感新手刚开始做公众号,别害怕参考同类账号。但不是让你抄袭,而是从他们的内容里找灵感,看看别人写什么火,然后写出自己的特色。
先关注 10 - 20 个和你定位相似的优质账号,每天看看他们发什么选题,哪些文章阅读量高、在看多。比如你做健身号,发现有个账号写 “办公室 5 分钟拉伸动作” 火了,你可以换个角度,写 “久坐族如何避免腰肌劳损”,同样是解决读者的问题,但有自己的特色。
还可以看看同类账号的评论区。读者在评论里说 “这个方法不适合我”“希望讲讲 XX”,这些都是你的选题线索。有个美食号博主,经常看同行的评论,发现很多人抱怨 “学不会复杂的菜谱”,于是专门做了 “3 步就能做好的家常菜” 系列,很快就积累了一批粉丝。
但要记住,参考不是照搬。别人写过的选题,你可以加入自己的经历、案例或者不同的观点。比如别人写 “月薪 3 千如何存钱”,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存钱经历,讲讲哪些方法试过没用,哪些真的有效,这样的内容更有说服力。同类账号是地图,不是终点,最终还是要走出自己的路。
刚开始做公众号,找选题肯定会犯难。但只要把这 4 个渠道用起来,多写多练,慢慢就会有感觉。记住,好选题不是等来的,是挖出来的。今天看到一个读者的问题,记下来;明天刷到一个热点,想想怎么结合;后天想到自己的一段经历,赶紧写下来。坚持下去,你会发现选题越来越多,写起来也越来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