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公众号的朋友,估计不少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发的内容五花八门,今天聊职场,明天讲美食,后天又扯科技;粉丝增长忽快忽慢,活跃度时高时低;自己也说不清这个号到底想吸引哪类人。这就是典型的定位模糊。别慌,这不是什么绝症,只要找对方法,完全可以调整过来。
📊 先搞清楚:你的公众号定位模糊到什么程度?
想调整定位,第一步得知道自己的问题有多严重。怎么判断呢?看内容垂直度。打开你的公众号后台,翻过去 3 个月的推文,把每篇文章的主题分类记下来。如果超过 5 个完全不相关的类别,比如既有母婴知识又有职场干货,那基本可以确定定位太散了。
再看粉丝画像重合度。在公众号后台的 “用户分析” 里,看看粉丝的性别、年龄、地区、兴趣标签。如果这些数据呈现出 “大杂烩” 状态,20 岁的学生和 50 岁的退休人士各占一半,兴趣标签里既有游戏又有养生,说明你的内容没能吸引到精准人群。
还有个简单的办法:问问身边的读者。随机找 10 个经常互动的粉丝,直接问他们 “你觉得我的公众号是做什么的?” 如果答案五花八门,甚至有人说 “不知道发的啥”,那定位模糊的问题就很明显了。
🔍 从三个维度扒开现状:找到定位偏差的根源
定位模糊不是突然出现的,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想要调整,得先把现状摸透。
内容维度是重点。除了分类统计主题,还要看数据表现。把过去半年的推文按阅读量、在看数、转发率排个序,找出表现最好的 5 篇和最差的 5 篇。看看好的文章有什么共同点,是主题集中在某个领域,还是表达方式特别受欢迎?差的文章又为什么没人看,是主题偏离了粉丝预期,还是内容质量不行?比如有个职场类公众号,发职场技巧的文章阅读量都不错,但偶尔发旅游攻略就反响平平,这就说明粉丝对职场内容的需求更强烈。
粉丝维度也不能忽视。除了后台的基础数据,还要关注留言和私信。粉丝在评论区讨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他们经常问哪些问题?这些都是他们真实需求的体现。有个育儿公众号,一开始内容涵盖 0-12 岁,但留言里妈妈们问得最多的是 3-6 岁孩子的早教问题,后来他们把定位调整到这个年龄段,粉丝活跃度明显提升。
竞品维度能给你参考。找 3-5 个和你想做的方向类似,或者目前粉丝量、风格和你差不多的公众号。分析他们的菜单栏设置、推文主题、更新频率、互动方式。看看他们有没有特别突出的定位,比如有的专注于女性理财,有的专门分享小众旅行地。通过对比,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之前忽略的细分领域。
🛠️ 分析工具推荐:新榜
光靠手动统计和分析,效率太低还容易出错。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实用的工具 —— 新榜。
新榜的核心功能是公众号数据监测和分析。你可以在上面搜索任意公众号,看到它的粉丝预估数、阅读量趋势、热门文章、点赞在看数据等。这些数据能帮你更客观地评估自己和竞品的表现。
比如,你想知道自己公众号最近的内容是否受欢迎,可以在新榜查看自己账号的阅读量曲线。如果发现某类文章发布后,阅读量有明显上升,说明这类内容可能更符合粉丝口味。对于竞品分析,新榜能让你快速了解他们的爆款文章有什么特点,标题怎么取的,内容结构是什么样的,从而给你自己的内容创作带来启发。
新榜还有一个好用的功能是 “行业分类”。它把公众号分成了科技、娱乐、教育、美食等多个领域,你可以查看每个领域的 Top 账号,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热门话题。这对于寻找定位方向很有帮助,比如你想做美食类公众号,在行业分类里找到 “美食” 领域,就能看到这个领域的头部账号都在关注哪些细分主题,是家常菜做法、探店测评还是美食文化,从而找到自己可以切入的角度。
使用新榜也很简单,注册账号后,进入 “公众号榜单” 页面,就可以开始搜索和分析了。基础功能是免费的,对于大多数中小公众号运营者来说,免费功能已经足够满足基本的分析需求。如果需要更深入的数据分析,也可以考虑开通会员。
📝 定位调整的具体策略
有了对现状的清晰认识和工具的数据分析支持,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定位调整了。
第一步是聚焦主题。根据内容分析的结果,找出自己公众号表现最好的 2-3 个主题,然后把内容集中在这些主题上。别担心会失去一部分粉丝,精准的定位才能吸引更忠诚的用户。比如那个什么都发的公众号,发现职场类文章表现最好,那就逐渐减少其他不相关主题的内容,把精力放在职场领域。可以先从每周减少 1 篇无关主题的文章开始,慢慢过渡。
第二步是明确目标人群。结合粉丝分析的数据,给你的目标粉丝画个像:他们大概在什么年龄段?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痛点和需求?比如通过分析发现,你的粉丝主要是 25-35 岁的上班族,他们关心的是职场晋升、人际关系、时间管理,那你的定位就可以更精准地定为 “25-35 岁上班族的职场成长指南”。
第三步是优化公众号设置。菜单栏是展示定位的重要窗口,要根据新的定位重新调整。比如职场成长类的公众号,可以把菜单栏分成 “职场技巧”“人际沟通”“晋升攻略” 等板块。公众号简介也要改得更明确,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个号是做什么的,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比如 “专注分享 25-35 岁上班族的职场干货,助你轻松应对工作难题,实现快速晋升”。
第四步是调整内容形式和风格。如果你的目标人群是年轻人,那内容可以更活泼、接地气一些,多用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如果是偏专业的人群,那内容就要更严谨、有深度,多引用数据和案例。同时,保持固定的更新频率,让粉丝形成阅读习惯。比如每周一、三、五晚上 8 点更新,这样粉丝到点就会想起来看你的文章。
📈 调整后的效果监测与优化
定位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监测效果并不断优化。
发布内容后,及时关注阅读量、在看数、转发率、留言数等数据。如果发现调整后的文章,这些数据有明显提升,说明定位调整是有效的。反之,就要分析原因,是不是主题还是不够聚焦,或者目标人群画像画得不准。
定期做粉丝调研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公众号留言、问卷调查的方式,问问粉丝对近期内容的看法,他们还希望看到哪些方面的内容。根据粉丝的反馈,及时调整内容方向和风格。
同时,也要继续关注竞品动态。看看他们有没有新的玩法和定位,自己能不能借鉴。但要注意,不能盲目跟风,还是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 给定位模糊公众号的几点额外建议
- 不要害怕 “窄化” 定位。很多人担心定位太窄会失去潜在粉丝,但实际上,精准的定位才能吸引真正喜欢你的粉丝,提高用户粘性。与其做一个什么都想涵盖,结果什么都做不好的号,不如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做到小而美。
- 调整过程中保持耐心。粉丝的认知和习惯改变需要时间,可能刚开始调整时,数据会有波动,这是正常现象。只要你确定新的定位是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的,就坚持下去。
- 结合自身优势。你的定位最好能和自己的兴趣、专业知识相结合。比如你本身是营养师,那做一个健康饮食类的公众号就比做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科技类公众号更容易成功。因为你能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也更有热情坚持下去。
总之,公众号定位模糊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勇敢面对,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现状,借助实用的工具,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并持续优化。新榜这个工具能在分析阶段给你很大帮助,大家可以去试试。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正在为公众号定位发愁的你,祝你的公众号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