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辨识度:让用户一眼记住你高辨识度不是简单起个特别的名字,是让用户在信息流里刷到你时,不用看账号名就知道 “这是它”。这种记忆点来自三个维度的统一 —— 内容风格、视觉系统、价值主张。
内容风格要像人的说话方式一样固定。比如 “深夜发媸” 早期的毒舌美妆测评,每篇文章都带着自嘲式幽默,开头总用 “姐妹们” 拉近距离,结尾必加一句 “别瞎买”。用户哪怕只看两段文字,就能通过语气判断出这是哪个号。反过来想,那些今天写职场干货、明天发情感故事的账号,就像一个人一会儿说东北话、一会儿讲粤语,用户根本记不住。
视觉系统得形成 “符号记忆”。咪蒙时期的文章标题总用粗体 + 感叹号,封面图固定用人物表情包配大标题,这种强刺激的设计让用户在朋友圈刷到的瞬间就能识别。现在很多账号忽略这点,今天用漫画封面,明天换风景图,视觉元素混乱只会稀释辨识度。真正聪明的做法是把 logo、配色、排版做成 “模板”,比如 “GQ 实验室” 的长图排版,几年不变却成了标志性符号。
价值主张要像钉子一样扎进用户心智。“丁香医生” 的定位是 “专业医学科普”,所以它的每篇文章都带着 “较真” 的态度,哪怕讲养生常识也要标注文献来源。这种一致性让用户产生 “有健康问题就找它” 的条件反射。如果今天说 “隔夜水不能喝”,明天又发文反驳,只会让用户觉得 “这个号不靠谱”。
🔥
强用户粘性:让用户舍不得取关用户粘性不是靠天天发推送刷存在感,是让用户觉得 “这个号对我有用,甚至有点重要”。这种依赖感建立在精准匹配和情感连接上。
用户画像得细到能 “对话”。“KnowYourself” 早期只聚焦 “都市青年心理问题”,它的文章开头总像在说读者的亲身经历:“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和朋友聚会时突然想逃,明明很累却刷手机到凌晨。” 这种精准戳中痛点的表达,让用户觉得 “它懂我”。那些定位模糊的账号,今天写给宝妈、明天写给学生,结果谁都觉得 “和我没关系”。
互动机制要让用户 “有参与感”。“差评” 会在文章末尾留一个开放式问题,比如 “你被智能客服坑过吗?”,并精选留言做成下期素材。这种 “读者供稿” 模式让用户觉得自己是内容的一部分。还有 “书单来了” 的 “每月书单投票”,用户投票决定下个月推什么书,这种轻度参与能极大提升归属感。
内容节奏要像 “老朋友聊天”。“一条” 早期固定每天晚上 8 点推 3 条视频,每条 3 分钟左右,这种规律让用户形成 “睡前刷一条” 的习惯。突然改变更新频率会打乱用户预期,比如本来日更的号突然变成周更,用户很可能因为 “觉得它凉了” 而取关。保持稳定的节奏,哪怕每周更 2 次,也比忽快忽慢更能留住人。
💸
易变现:让赚钱像顺水推舟易变现的定位不是 “眼里只有钱”,是让商业行为和用户需求自然契合。用户不反感付费,反感的是 “被薅羊毛”。
产品匹配度要 “不违和”。“老爸评测” 靠检测假货起家,后来推出自己的优选商城,用户反而觉得 “跟着买放心”。这是因为它的变现产品(安全商品)和定位(帮用户避坑)完全一致。反过来,一个主打 “极简生活” 的号突然推奢侈品广告,用户只会觉得 “它变了”。好的定位能让变现行为成为 “价值延伸”,而不是突兀的广告。
用户付费意愿藏在定位里。“得到” 的用户是 “想高效学习的职场人”,这类人对 “知识付费” 的接受度本来就高。而如果定位是 “大学生免费资源分享”,想推高价课程就很难 —— 不是用户没钱,是定位自带的 “免费” 标签降低了付费预期。设计定位时就要想清楚:这群人的钱愿意花在什么地方?
变现场景要 “融入日常”。“凯叔讲故事” 的核心用户是 3-8 岁孩子的家长,它在推送睡前故事时顺带推 “儿童有声书会员”,家长很容易下单 —— 因为场景太匹配了。而有些号把广告硬塞进毫不相关的内容里,比如在育儿文章末尾推汽车广告,用户只会觉得 “莫名其妙”。好的定位能让变现场景和内容场景天然重合。
📊
三个特点的底层逻辑:形成闭环高辨识度是让用户 “进来”,强用户粘性是让用户 “留下”,易变现是让用户 “买单”,这三个特点必须形成闭环才叫 “好定位”。
比如 “吴晓波频道”,辨识度来自 “财经作家视角”,粘性来自 “会员社群的圈层感”,变现靠 “知识产品 + 高端社群”,三者互相支撑。如果只有辨识度没有粘性,用户看完就走;只有粘性没有变现能力,账号难以为继;只有变现欲望没有辨识度,根本吸引不来用户。
有些号看似火了一阵,比如突然爆火的 “情感鸡汤号”,可能有辨识度但留不住人,更难变现 —— 因为用户只是一时感动,没有持续付费的理由。真正能活下来的号,都是三个特点同时在线的。
🎯
定位落地的两个关键点别贪多求全。“十点读书” 早期只做 “睡前美文”,后来才慢慢扩展到课程,但核心定位始终没丢。如果一开始就想 “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结果只会是所有人都觉得 “和我没关系”。定位越具体,越容易做到高辨识度。
随时校准偏差。“罗辑思维” 从 “每天 60 秒语音” 到 “知识服务商”,定位一直在微调,但始终围绕 “帮助用户提升认知” 这个核心。运营中要定期看数据:用户是谁?他们在看什么?哪些变现方式用户不反感?根据反馈调整,但别丢了初心 —— 否则老用户会觉得 “你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好的公众号定位,本质是 “找到一群人,解决他们的问题,顺便赚点钱”。高辨识度让这群人发现你,强粘性让他们一直跟着你,易变现让你能一直服务他们。这三个特点环环相扣,少了任何一个,都走不远。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