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搞懂公众号用户的 “心理开关”
做公众号电商,最忌自说自话。你得先明白,关注你公众号的人到底在想什么。他们不是来逛超市的,是带着对公众号的信任和特定需求来的。可能是想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是想获取有用的信息,也可能单纯是喜欢你的内容风格。
拿母婴类公众号来说,关注的大概率是新手妈妈。她们焦虑的是宝宝的喂养、健康、教育问题。你推荐的产品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焦虑,写得再花哨也没用。所以,内容种草第一步,是把自己当成用户,琢磨他们点开文章时的期待。
用户在公众号里的购买决策,往往比在电商平台更感性。因为他们是先认可你的内容,才慢慢信任你推荐的东西。这种信任链条很脆弱,一旦推荐的产品不靠谱,可能连公众号的关注都保不住。这就要求内容里的 “种草点” 必须和用户的真实需求严丝合缝。
举个例子,职场类公众号推荐办公椅。读者关心的肯定不是椅子有多时尚,而是能不能缓解久坐的腰痛,性价比高不高。你要是通篇讲设计理念,用户只会觉得 “和我没关系”。抓住他们 “久坐难受” 这个痛点,种草才能说到心坎里。
🎯 选品和内容的 “强关联” 是种草的前提
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在公众号里种草。有些公众号啥都推,今天卖零食,明天卖护肤品,后天又推数码产品。用户看得云里雾里,自然不会相信你的推荐。选品必须紧扣公众号的定位,这是铁律。
美妆公众号推口红,得考虑粉丝的肤质、肤色偏好。如果公众号平时主打 “平价好物”,突然推一款上千的贵妇口红,粉丝会觉得 “你变了”。选品和内容调性一致,用户才会觉得 “你懂我”,才愿意听你说产品好。
还有个小技巧,选品时多看看公众号的历史留言和互动数据。比如很多粉丝在后台问 “有没有好用的去油洗发水”,那你就可以围绕这个需求去找产品。这种 “粉丝点菜” 式的选品,天生就自带种草基因,因为用户本身就有需求。
别总想着推爆款,有时候小众但精准的产品效果更好。比如宠物类公众号,推一款针对 “猫咪软便” 的益生菌,比推一款大众的猫粮更容易打动特定用户。精准选品 + 精准内容,才能让用户觉得 “这就是为我准备的”。
✍️ 种草文案要会 “说人话”,更要 “戳痛点”
写种草文案,最忌讳像说明书。“这款面霜含有 XX 成分,能补水保湿”—— 这种话谁会看?用户要的是 “用了之后,早上起来脸不脱皮了”“上妆再也不卡粉了” 这种具体的感受。
得把产品的功能转化成用户的 “获得感”。比如推荐一款保温杯,别说 “保温时长 24 小时”,要说 “早上装的热粥,中午在公司打开还是温的,不用再等微波炉了”。前者是参数,后者是场景化的好处,哪个更能打动人,一目了然。
适当暴露 “缺点” 反而更可信。比如 “这款运动鞋有点重,但抓地力特别好,爬山的时候安全感满满”。这种不完美的描述,会让用户觉得你是真心在分享,而不是单纯卖货。当然,缺点不能是核心功能上的硬伤,否则就成了劝退。
多用 “对比” 和 “细节”。“以前用的吹风机吹完头发毛毛躁躁,这个吹完很顺滑”—— 对比能突出产品的优势。“按钮设计在侧面,一只手就能操作,吹头发的时候不用停下来调档”—— 细节能让用户想象使用时的便利,增强代入感。
🌿 用 “场景化内容” 让用户 “身临其境”
用户买东西,往往是因为 “这个场景我需要”。所以种草内容要多构建场景,让用户在文章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比如推荐一款折叠晾衣架,光说 “节省空间” 不够,得描述 “租的房子阳台小,晒完衣服走路都得侧着身,有了这个折叠的,不用的时候收起来,阳台瞬间宽敞了”。
可以从 “时间”“地点”“动作” 三个维度构建场景。时间上,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地点上,是家里、公司还是户外?动作上,是做饭、工作还是运动?把这些元素写进去,用户就会觉得 “这不就是我吗”。
比如推荐一款便携咖啡机,场景可以是 “早上赶地铁,到公司想喝杯现磨咖啡,楼下便利店的又贵又难喝。这个小咖啡机放办公室,加粉加水按一下,3 分钟就能喝上,比买咖啡省钱多了”。时间(早上)、地点(公司)、动作(冲咖啡)都有了,用户很容易代入。
还可以用 “前后对比” 的场景。“没买这个扫地机器人之前,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弯腰拖地,累得不想动。现在每天定时清扫,回家地板干干净净,终于能瘫在沙发上玩手机了”。这种 “从麻烦到轻松” 的转变,最能激发用户的向往。
💬 用 “用户证言” 和 “真实体验” 打破信任壁垒
自己说一百句好,不如用户说一句。公众号里的种草内容,一定要加入真实的用户反馈。可以是之前买过的粉丝留言,也可以是自己的亲身体验。但要注意,别用那种一看就很假的 “托言”,比如 “太好了,买了绝不后悔”,太敷衍了。
真实的体验分享要包含 “过程” 和 “细节”。“我用了半个月,刚开始觉得效果一般,直到上周熬夜赶方案,第二天起来居然没冒痘,才发现是这个精华在起作用”—— 这种有起伏的体验,比一味夸好更可信。
如果是第一次推某个产品,自己的体验就更重要了。“拿到这款面膜的时候,包装有点简陋,心里还犯嘀咕。敷上之后发现精华很多,敷完脸软软的,第二天上妆也服帖,现在已经空了两盒”—— 从怀疑到认可的过程,能拉近和用户的距离。
还可以晒 “购买记录”“使用痕迹”。比如拍一张产品快用完的照片,配文 “不知不觉用了这么久,空瓶才敢推荐”。这些细节能证明你确实用过,不是随便拿个产品就写文案,信任度自然就上来了。
📊 用 “稀缺感” 和 “专属福利” 临门一脚
用户有时候不是不想买,是 “还没到非买不可的时候”。这时候就得加点 “催化剂”,比如稀缺感。“这款限量版只有 500 件,公众号粉丝专属通道先抢”—— 限量能让用户觉得 “不买可能就没了”,加速决策。
专属福利也很关键。“在公众号下单,比官网便宜 20 元,还送小样”—— 这种只给公众号粉丝的优惠,能让用户觉得 “关注你很值”,既促进了购买,又巩固了粉丝关系。但福利不能太夸张,否则用户会怀疑产品本身的价值。
可以设置 “阶梯优惠”。“前 100 名下单送赠品,101 - 300 名送优惠券”—— 这种梯度能刺激用户尽快行动。但要说明规则,别玩文字游戏,否则会引起反感。
还可以结合 “时效性”。“今晚 12 点之后恢复原价”—— 明确的时间限制,能促使犹豫的用户下定决心。不过这种方式不能常用,用多了会让用户觉得 “套路”,失去信任。
🚫 这些 “坑” 千万别踩
别把公众号变成 “广告号”。如果每天都发种草文,粉丝会反感。要保持内容的平衡,比如发三篇原创干货,夹一篇种草文,让用户觉得你还是那个 “有料” 的公众号,而不是单纯的卖货机器。
别夸大其词。“用了这个产品,三天就能瘦 10 斤”“绝对不会过敏”—— 这种绝对化的承诺,一旦用户用了没效果,很容易引发投诉,甚至影响公众号的信誉。实事求是地说效果,反而更稳妥。
别忽略售后。种草不只是卖出去就完了,用户收到货有问题,要能在公众号里找到解决渠道。可以在文末加上 “售后咨询请联系 XX”,让用户觉得 “买了之后有保障”。好的售后体验,能让用户下次还愿意买。
别跟风推 “网红产品”。有些产品突然火起来,但质量不一定过关。在推之前,一定要自己先试用,确认产品靠谱。不然,网红产品的热度退了,留下的烂摊子还得自己收拾。
总的来说,公众号电商变现,内容种草的核心是 “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的需求出发,选对产品,写好内容,构建场景,再用信任和适当的引导促使购买。记住,用户买的不只是产品,还有你在内容里传递的价值和诚意。做好这些,用户自然会愿意为你推荐的东西买单。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