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媒体深挖法
刷微信朋友圈时,别只是随手划过。仔细看看好友们转发的文章、分享的生活片段,里面可能藏着大众关心的话题。比如有人频繁抱怨加班累,这背后可能就是 “职场压力”“工作与生活平衡” 之类的选题。你可以顺着这个点,结合自己的领域去拓展。
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算法会推送热门内容。你可以多关注和自己领域相关的账号,看他们发的视频里哪些元素火了。是某个话题、某个梗,还是某种呈现形式?把这些元素记下来,作为素材储备。
小红书的笔记里有很多真实的用户体验和需求。比如美妆类自媒体,看看大家在评论区问得最多的产品问题,像是 “油皮适合什么粉底液”,这就是很好的素材,能直接转化为一篇测评或者推荐类的内容。
📰 新闻资讯筛选法
打开百度新闻、今日头条,别急着从头滑到尾。先设置好和自己领域相关的关键词,比如美食类就设 “美食探店”“家常菜做法”,系统会精准推送相关新闻。看到感兴趣的,点进去看看评论区,网友的观点往往能给你新的启发。
地方新闻也不能忽略。很多本地的小事,在当地人眼里可能是大事。比如某个小区新开了家特色小店,本地生活类自媒体就可以去探访一番,写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内容,更容易引起本地用户的共鸣。
行业新闻网站是专业素材的宝库。像科技类自媒体,多看看 36 氪、虎嗅网,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技术突破。把这些专业信息用通俗的话讲出来,结合大众关心的点,比如 “这项新技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就是不错的选题。
💬 社群互动收集法
加入一些和自己领域相关的微信群、QQ 群。群里经常会有讨论,有人提问、有人分享经验。比如教育类自媒体,群里家长们讨论的 “孩子叛逆怎么办”“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这些都是现成的选题。
在社群里主动发起话题互动。你可以抛出一个问题,比如 “大家最近最困扰的事情是什么”,看看大家的回复。从回复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深入挖掘就能形成一篇内容。
注意观察社群里的热门事件。比如某个群里因为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这件事可能反映了某个普遍存在的矛盾,把它梳理清楚,分析背后的原因,也是一个好素材。
🔍 关键词拓展法
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里,输入和自己领域相关的核心关键词。看看搜索结果里的相关推荐、下拉框提示,这些都是用户常搜的内容,能给你选题灵感。
用 5118、爱站这类工具,查询关键词的长尾词。比如 “旅游” 这个核心词,长尾词可能有 “适合情侣的旅游景点”“周末短途旅游推荐”,这些长尾词更精准,更容易写出有针对性的内容。
把拓展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整理,按照用户的需求、兴趣等维度划分,方便后续选题时快速查找。
🔥 热点结合自身领域法
每天早上花 10 分钟看热搜榜,不管是微博热搜、百度热搜还是抖音热榜,都扫一遍。找出和自己领域沾点边的热点,比如你是健身类自媒体,看到 “某明星瘦身成功” 的热点,就可以分析他的瘦身方法是否科学,给出专业的健身建议。
热点和自身领域的结合不能太牵强。如果硬凑,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会觉得你不专业。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情感类自媒体,遇到 “某节日” 热点,可以聊聊这个节日里的情感故事、送礼攻略等。
结合热点时,要加入自己的独特观点。别只是简单复述热点事件,而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去解读,给读者不一样的视角。比如财经类自媒体,解读某个热点事件对经济的影响,说出别人没说到的点。
⏰ 热点时效性把握法
突发性热点要快速反应。像自然灾害、重大事故这类热点,一旦发生,相关领域的自媒体要第一时间发声。比如科普类自媒体,可以快速科普相关的避险知识、科学原理等,但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不能传播谣言。
持续性热点可以慢慢打磨内容。有些热点会持续一段时间,比如某个热门电视剧、综艺节目,你可以不用急于一时,多观察几天,看看大家讨论的焦点有没有变化,再结合自己的领域写出更有深度的内容。
过时的热点就别再炒冷饭了。读者对热点的新鲜感是有限的,过了那个时间段,再写就很难引起关注。除非你能从新的角度去解读,赋予它新的意义,否则没必要浪费时间。
📌 热点价值观契合度法
追热点时,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自身账号的定位保持一致。如果你的账号一直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就别去追那些低俗、负面的热点,否则会让粉丝失望,影响账号形象。
判断一个热点是否值得追,除了看它的热度,还要看它传递的价值观是否和自己相符。比如倡导环保的自媒体,对于那些破坏环境的热点事件,要明确表达反对态度,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才能赢得粉丝的认同。
如果热点涉及敏感话题,要谨慎对待。先了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遵守相关规定,再决定是否发声,怎么发声。别因为一时冲动,触碰红线。
🎯 热点受众匹配度法
分析热点的受众群体和自己的粉丝群体是否重合。如果大部分关注这个热点的人,和你的目标粉丝不一致,那就算这个热点再火,也没必要去追,因为很难带来有效的转化。
比如你的账号是做母婴内容的,粉丝主要是宝妈。当一个游戏类热点爆火时,虽然热度很高,但和你的受众匹配度低,追了也没多大意义。
如果热点受众和自己的粉丝有部分重合,就要找到重合的那部分人群最关心的点。针对这个点去创作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他们,提高内容的互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