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这些年,见过太多内容优质却埋没在信息流里的文章。说到底,还是标题没抓住人。读者刷手机时,留给标题的时间就一两秒,抓不住眼球,内容再好也白搭。今天就把我亲测有效的 8 个万能标题公式分享出来,都是经过无数爆款验证的,照着用,点击率想不高都难。
📌 悬念式标题:勾着读者想点进去看答案
这种标题的核心是制造认知缺口,只说一半留一半,让读者心里痒痒的,忍不住点进去找答案。就像平时聊天,对方说 “我跟你说个事,不过你得答应我别告诉别人……”,你肯定会特别想听下去。
比如 “每天喝 8 杯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医生说出了大实话”,这里 “后来都怎么样了” 就是悬念,读者会好奇是变好了还是有其他情况,医生的话又增加了权威性,让人更想知道答案。还有 “她坚持每天靠墙站 10 分钟,30 天后家人都看呆了”,“家人都看呆了” 到底是因为变美了还是有其他惊喜,不点开根本忍不住。
用这个公式要注意,悬念不能太玄乎,得和内容相关,不然读者点进去发现被骗了,反而会反感。而且悬念要具体,别泛泛地说 “有个秘密”,得让读者能联想到具体的场景或结果。
📌 数字式标题:清晰直观,让人觉得有干货
数字天生就有吸引力,它能让标题看起来更具体、更有条理,读者一眼就能知道文章里有多少个知识点或者方法,觉得值得花时间看。
像 “3 个小技巧,让你轻松瘦 5 斤”,数字 “3” 和 “5” 很明确,读者知道学 3 个技巧就能有瘦 5 斤的效果,会觉得很划算。还有 “7 天搞定 PPT,从新手到高手就靠这几步”,“7 天” 给出了时间范围,“几步” 说明方法不复杂,对想快速学会 PPT 的人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用数字的时候,尽量用奇数,比如 3、5、7,心理学研究发现奇数比偶数更能给人一种精确、可信的感觉。而且数字要和内容匹配,别为了吸引眼球瞎编,比如文章里只讲了 2 个方法,标题却写 “5 个方法”,读者会觉得被欺骗。
📌 痛点式标题:戳中读者的烦心事,引发共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痛点,标题直接点出来,读者会觉得 “这不就是在说我吗”,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忍不住点进去看看有没有解决办法。
比如 “明明很努力,却还是没成果?这 3 个误区你可能也中招了”,很多人都有努力却没回报的经历,看到这个标题会立刻被戳中,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些误区。还有 “孩子写作业磨蹭到半夜?试试这招,亲测有效”,这简直是无数家长的心声,肯定会点开看看是什么好方法。
写痛点式标题,要精准定位目标读者的烦恼,别太宽泛。比如针对职场人,痛点可能是加班多、升职难;针对宝妈,痛点可能是孩子哭闹、育儿辛苦。把这些具体的痛点写出来,效果才好。
📌 利益式标题:直接告诉读者能得到什么好处
读者看文章,本质上是想获得某种利益,可能是知识、方法,也可能是情感上的慰藉。标题直接把这些利益摆出来,读者会觉得 “对我有用”,自然就会点开。
比如 “学会这招,让你每月多存 2000 块,一年下来吓一跳”,直接告诉读者能多存钱,这是很实在的利益,对想省钱的人来说诱惑力很大。还有 “掌握这个沟通技巧,同事都对你刮目相看”,职场人都希望得到同事认可,这个标题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利益要写得具体,别只说 “对你有好处”,要具体到能得到什么,比如 “多存 2000 块”“同事刮目相看”。而且利益要和读者的需求匹配,不然再大的利益也吸引不了他们。
📌 对比式标题:通过反差突出价值
对比能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更清楚地看到前后的变化或者不同选择的结果,从而感受到文章内容的价值。
像 “以前我每天睡不够 8 小时就犯困,现在只睡 6 小时也精力充沛”,通过 “以前” 和 “现在” 的对比,突出了某种方法的效果,读者会好奇是什么方法能有这么大的改变。还有 “月薪 3 千和月薪 3 万的人,差的不只是能力”,用收入的巨大差距做对比,引发读者对职场差距原因的思考,想知道除了能力还有什么因素。
对比的两个方面要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要和文章内容紧密相关。可以是时间上的对比,也可以是结果上的对比,还可以是不同人群的对比。
📌 热点式标题:蹭热度,借势提升关注度
热点自带流量,把热点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能借助热点的关注度提升文章的曝光率。但要注意,不能为了蹭热点而强行关联,那样会显得很生硬。
比如最近某部热门电视剧很火,就可以写 “看《XX 剧》学职场生存法则,这 3 点太实用了”,既关联了热点,又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还有某明星结婚上了热搜,就可以写 “XX 结婚:好的感情,都懂得这一点”,从热点事件引申到情感话题,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蹭热点要及时,热点的生命周期通常很短,错过了最佳时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要选和自己公众号定位相关的热点,别什么热点都蹭,不然会让读者觉得公众号没有明确的定位。
📌 权威式标题:借助权威背书,增加可信度
人们通常会相信权威人士或机构的观点,在标题中加入权威元素,能增加文章的可信度,让读者更愿意点开阅读。
比如 “协和医生提醒:这 3 种食物别多吃,对身体伤害很大”,“协和医生” 是权威的象征,读者会觉得这个提醒很靠谱,会认真对待。还有 “哈佛研究发现:每天做这件事,能延长寿命”,“哈佛研究” 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让读者觉得这个结论有科学依据,会想知道是什么事。
用权威式标题时,要确保权威来源是真实可信的,别编造虚假的权威信息,不然一旦被揭穿,会严重影响公众号的信誉。而且权威元素要和内容相关,不能随便找个权威来背书。
📌 情感式标题:触动读者内心,引发情感共鸣
人都是有情感的,标题如果能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就能让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常见的情感有亲情、友情、爱情、怀旧、焦虑等。
比如 “在外打拼的你,多久没给爸妈打个电话了?”,这句话戳中了很多在外漂泊的人的内心,会让他们想起自己的父母,产生愧疚感,从而想点开文章看看有没有关于亲情的感悟。还有 “致那个曾经被看不起的自己:你现在真的很棒”,能引发那些有过被轻视经历的人的共鸣,给他们带来鼓励和力量。
写情感式标题要真诚,别刻意煽情,不然会让读者觉得很假。要从读者的真实情感出发,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触动他们。
📌 反常识式标题:打破常规认知,激发好奇心
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事情往往不会太关注,但如果标题中出现和常规认知相反的观点,就会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比如 “一直以为喝牛奶补钙,医生却说:这 3 类人最好别喝”,“喝牛奶补钙” 是常规认知,而标题说 “3 类人最好别喝”,打破了这种认知,会让读者好奇是哪 3 类人,为什么不能喝。还有 “大家都觉得早起好,我却坚持晚睡,效率反而更高”,“早起好” 是普遍的观点,标题提出相反的做法,会让读者想知道晚睡效率高的原因。
反常识式标题要基于事实,有合理的解释,不能为了反常识而反常识,不然会让读者觉得是在哗众取宠。而且要把握好度,别太离谱,不然读者会觉得不可信。
以上这 8 个万能公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很多时候可以结合起来用。比如 “3 个反常识的减肥方法,协和医生都推荐,让你轻松瘦 10 斤”,就结合了数字式、反常识式和权威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文章内容,灵活搭配使用这些公式,多尝试几次,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公众号的标题风格。
记住,标题是文章的门面,多花点时间打磨标题,真的能让文章的点击率飙升。赶紧把这些公式用起来,期待你的公众号也能写出更多 10w +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