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内容创作这行,选题难是通病。记得有次我要赶一篇推文,眼看截稿时间快到了,却还没想好写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东拼西凑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满意,数据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从那以后我就意识到,必须得整个选题库。有了它,就不用每次都抓瞎,随时都能从里面挑选题,创作效率那是蹭蹭往上涨,而且还能保证内容的连贯性和专业性。
🎯 先想明白:为啥非要整个选题库?
你可能会说,我脑子灵光,随想随写不就行了?但真不是这样。没有选题库,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走着走着就偏了。尤其是做长期内容创作的,今天写这个领域,明天写那个领域,读者都看懵了,很难形成稳定的粉丝群体。
有了选题库,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内容布局。哪些主题写过了,哪些还没写,哪些是重点要突破的,一目了然。这样能避免重复创作,也能保证内容的全面性。比如我之前做职场领域内容,没建选题库的时候,经常写着写着就发现,某个职场沟通的点翻来覆去写了好几次,而职场晋升的很多关键内容却没涉及。
而且,选题库能帮你抓住灵感。灵感这东西很奇怪,来得快去得也快。可能吃饭的时候想到一个好点子,等坐到电脑前就忘了。把它记到选题库里,就像把灵感存进了银行,啥时候想用啥时候取。
🔍 找对路:确定你的选题方向
别上来就瞎收集,先搞清楚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选题方向得结合你的领域和目标受众。你是做美妆的,总不能天天发科技新闻吧?目标受众是大学生,那选题就得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需求。
怎么确定呢?先想想自己最擅长啥,或者说对哪个领域最有热情。只有自己感兴趣,才能持续产出有价值的内容。然后分析目标受众,他们的年龄、性别、喜好、痛点是什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看评论区留言、和粉丝聊天等方式去了解。
比如我有个朋友做母婴领域,她通过和粉丝交流发现,很多新手妈妈最关心宝宝辅食问题。那她的选题方向就重点围绕宝宝辅食展开,像不同月龄的辅食做法、辅食食材的挑选等,内容很受欢迎。
定好方向后,最好写下来,贴在显眼的地方,收集选题的时候就有个参照,不至于跑偏。
📥 广撒网:收集选题的 N 个渠道
选题来源多着呢,就看你会不会找。生活里到处都是选题,逛街看到的新奇店铺,和朋友聊天时的一个观点,甚至是自己遇到的一个问题,都能变成好选题。
社交媒体是个大宝库。微博热搜、抖音热榜、小红书推荐,上面全是当下大家关心的话题。但别盲目追热点,得和你的选题方向结合起来。比如你是做理财的,看到 “年轻人该不该存钱” 这个热点,就能引申出 “刚毕业的年轻人该怎么存钱”“存钱有哪些小技巧” 等选题。
行业资讯也不能少。关注你所在领域的公众号、网站、杂志,里面的新观点、新趋势,都能成为选题的灵感。比如做互联网运营的,看行业报告里说私域流量很重要,就能写 “中小企业怎么做好私域流量运营”。
用户的需求更是黄金选题来源。看看用户在评论区问啥,私信里提啥要求,这些都是他们真实的痛点。你帮他们解决了,内容能不受欢迎吗?还有,竞争对手的内容也能参考,看看他们写了啥,哪些火了,哪些没火,从中找差距,找新的角度。
📋 理清楚:给选题分分类
收集了一堆选题,乱七八糟的可不行,得分类整理。分类的方式有很多,按主题分是最常见的。比如做美食的,分成家常菜、烘焙、火锅、烧烤等类别。
也可以按内容形式分,比如文章、视频脚本、图文笔记等。这样你想做不同形式的内容时,能快速找到对应的选题。还能按优先级分,标上 “紧急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这样就能先处理那些急需创作的选题。
分类的时候别太复杂,简单明了最好,不然自己都记不住。我一般是在 Excel 里先初步分类,后面导入 Notion 的时候再细化。
📌 Notion 选题库模板:拿走直接用
说了这么多,该上干货了。我把自己用的 Notion 选题库模板分享出来,你们照着弄就行。
这个模板主要有这几个部分:
- 选题名称:简单明了,一眼就知道是啥内容。
- 选题来源:记下来自哪,方便后面追溯。
- 选题类型:比如教程类、观点类、分享类等。
- 目标受众:明确是写给谁看的。
- 优先级:用星号标,★越多越优先。
- 计划写作时间:大概啥时候写。
- 备注:可以写一些具体的想法、需要用到的素材等。
怎么在 Notion 里搭这个模板呢?打开 Notion,新建一个数据库,选 “表格” 视图。然后依次添加上面说的这些字段。选题名称设为标题字段,选题来源设为文本字段,选题类型设为单选字段,把你常用的类型输进去,目标受众设为多选字段,优先级设为单选字段,计划写作时间设为日期字段,备注设为文本字段。
弄好后,就可以把之前收集整理的选题填进去了。Notion 还有个好处,能随时筛选、排序。想找优先级高的,点一下优先级字段就能排序;想找某个类型的选题,筛选一下就行。
💡 用得好:选题库的使用技巧
光建好还不行,得会用。定期更新很重要,我一般每周花两小时,看看新的灵感、热点,加到选题库里,同时把已经写了的选题标上 “已完成”。
写作前,从选题库里挑几个合适的,再结合当下的情况微调一下。比如选了个 “夏天适合去的旅游地” 的选题,到了具体写作时,可以结合最近的天气、疫情情况,推荐一些更合适的地方。
还要根据数据反馈调整选题。发出去的内容,看看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哪些选题反响好,说明受众喜欢,后面可以多往这个方向挖;哪些反响差,分析原因,是选题不行还是内容写得不好,不行就从选题库里删掉。
别把选题库当成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得跟着你的发展、受众的变化而调整。可能过段时间,你的领域拓展了,目标受众变了,选题方向也要改,选题库自然也要跟着更新。
⚠️ 注意点:这些坑别踩
别为了凑数瞎填选题,质量比数量重要。一个好的选题,顶得上十个没用的。有些选题看起来还行,但你自己写不了,或者写不出深度,还不如不放在库里。
也别太死板,选题库是辅助工具,不是束缚。有时候突然有个特别好的灵感,不在选题库里,也可以先写。灵活一点,创作才更有乐趣。
还有,选题要符合自己的定位。别为了追热点,写一些和自己领域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容,读者会觉得很奇怪,慢慢就不关注你了。
有了这个选题库,你再也不用为写啥发愁了。赶紧动手建一个,让你的创作之路更顺畅。记住,好的工具能帮你省不少事,但关键还是得靠自己多思考、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