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新手,最怕的就是打开编辑器盯着空白页面发呆 —— 不知道写啥。选题就像做菜的食材,没好食材,厨艺再好也白搭。今天就给你一套从 0 到 1 的选题方法论,从模仿别人到做出自己的特色,三步就能走通。
📚 第一步:无脑模仿 —— 先学会 “抄作业” 再谈创作
别觉得模仿丢人,所有高手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新手最忌讳的就是一上来就想 “我要写个没人写过的”,结果想破头也憋不出一个字。
先找 10 个和你领域高度相关的头部公众号。比如你想做职场号,就把 “LinkedIn 领英”“笔记侠”“LinkedIn 职场洞察” 这些号列出来;做母婴号就盯紧 “丁香妈妈”“年糕妈妈”。怎么找?直接在微信搜一搜里输关键词,按 “原创” 和 “阅读量” 排序,前 20 名基本都是标杆。
把这些号近 3 个月的爆款文章标题全抄到表格里,标上发布时间、阅读量(看 “在看” 数也能猜个大概,一般 10 万 + 的在看至少几百)。然后统计高频词,比如职场号里 “副业”“晋升”“沟通” 出现的次数最多,说明这些是读者最关心的点。
接着看选题角度。同样写 “副业”,有的号写 “3 个零成本副业,学生党也能月入 2000”,有的写 “副业月入过万的人,都避开了这 5 个坑”。你会发现,读者既想要方法,也怕踩坑,还喜欢具体数字。模仿的时候,就把这些角度套用到自己的领域里,比如母婴号写 “3 个零成本亲子游戏,在家就能玩”。
最关键的是模仿选题的 “时效性”。热点事件出来,头部号往往反应很快。比如某部职场剧爆火,他们会立刻写 “《某某剧》里被骂惨的实习生,犯了职场新人最容易犯的 3 个错”。你不用追大热点,等头部号解读完,你跟着写 “普通人能从《某某剧》里学到的 2 个生存技巧”,照样能蹭到流量。
🔍 第二步:精准改良 —— 在模仿的骨架上填自己的肉
模仿到一定程度,就得学会 “换汤换药”。不然读者看你的文章,总觉得似曾相识,留不住人。
先做 “差异化分析”。把你模仿的头部号文章拆开来,看看他们没写到的点。比如大家都写 “早餐吃什么健康”,头部号可能列举了 10 种食谱,但没说 “上班族早上只有 10 分钟怎么搞定”。这个 “时间紧” 的场景,就是你的突破口。
再结合自己的 “独特资源”。你要是个宝妈,写育儿选题时,就多加自己带娃的真实经历。别人写 “孩子挑食怎么办”,你可以写 “我家娃挑食 3 年,试过 20 种方法,最后靠这招根治了”。真实经历自带信任感,这是纯模仿比不了的。
还可以玩 “逆向思维”。大家都写 “坚持做这 5 件事,让你越来越优秀”,你可以写 “别再逼自己做这 5 件事了,我试过,真的没用”。逆向选题容易引发讨论,但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论据支撑,不能为了反着写而反着写。
另外,一定要 “追小热点”。大热点轮不到新手抢流量,但 “小热点” 机会很多。比如某个节日快到了,头部号会写 “XX 节送什么礼物好”,你可以写 “学生党 XX 节送礼,50 元以内搞定”。精准定位一个小群体,流量反而更集中。
🚀 第三步:形成壁垒 —— 让你的选题别人抄不走
做到这一步,你就不是新手了。你的公众号会有自己的 “选题标签”,读者一想到某个领域,就会先想到你。
建立 “选题库矩阵”。把你的领域分成几个子话题,每个子话题下面再细分。比如职场号可以分 “新人入职”“和领导沟通”“跳槽加薪”,每个子话题下再记上读者留言问得最多的问题。比如 “新人入职” 下面,读者常问 “第一天上班要不要主动帮同事带奶茶”,这就是现成的选题。
培养 “用户洞察能力”。多泡你的读者群,看他们在聊什么。有人在群里抱怨 “每天下班都累瘫,没时间学习”,你就可以写 “下班后只有 1 小时,这样利用效率最高”。用户的痛点就是最好的选题,而且这种选题别人很难抄,因为他们不知道你的读者在想什么。
还要学会 “提前布局”。比如做教育号,每年 3 月是升学季,11 月是考研冲刺期,这些时间点提前一个月就要准备选题。别人都在写 “考研最后 30 天怎么复习”,你提前一周写 “考研最后 30 天,最容易被忽略的 3 个细节”,就能抢占先机。
最后是 “打造个人 IP 选题”。把自己的故事融入选题里,比如 “我做公众号 3 个月,从 0 粉丝到 1 万粉,踩过这 4 个选题大坑”。个人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既能体现专业性,又能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读者关注你,不只是因为你的内容,更是因为你这个人。
💡 选题避坑指南:这 3 个错误新手最容易犯
光说方法还不够,有些坑你得提前知道。
别追 “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看到别人写 “股票怎么买能赚钱” 爆了,你自己都没买过股票,跟着写肯定露怯。选题必须在你的认知范围内,哪怕写得浅一点,也比瞎写强。
别贪 “大而全”。新手总想着写一篇文章解决所有问题,比如 “关于减肥,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结果就是每个点都写不深,读者看完啥也记不住。不如聚焦一个小问题,比如 “减肥期间忍不住想吃甜食怎么办”,把一个点讲透。
别等 “灵感来了再写”。灵感这东西太不靠谱了,真正能持续输出的人,都是靠选题库。每天花 30 分钟刷同行文章、看读者留言、逛相关论坛,看到有用的选题就记下来。等你有 100 个选题储备,就再也不会愁没东西写了。
📈 选题工具包:5 个提高效率的小技巧
分享几个我自己常用的工具和方法,能帮你节省不少时间。
用 “微信搜一搜热词” 看趋势。在微信搜一搜里输入你的领域关键词,下面会显示 “相关热词”,这些都是最近大家在搜的内容,选热度上升的词做选题,流量不会差。
翻 “知乎热榜” 找痛点。知乎上的问题都很具体,比如 “职场中,为什么不要和同事走太近?” 这种问题直接改成标题就能用,而且自带讨论度。
建 “选题分类表格”。把选题分成 “干货技巧”“热点解读”“个人故事”“读者问答” 这几类,每周分配不同的比例。比如干货占 50%,故事占 30%,热点占 20%,这样内容结构更均衡。
用 “石墨文档” 共享选题。如果是团队运营公众号,建一个共享文档,所有人看到好的选题都可以往里填,相当于集思广益。个人运营也可以用,方便自己随时查看和补充。
定期 “复盘选题数据”。每周花 1 小时,看看自己发的文章里,哪些选题阅读量高、留言多,哪些没人看。把高数据的选题类型记下来,以后多写;低数据的就分析原因,下次避开。
找选题就像挖井,刚开始可能觉得难,但掌握方法后,越挖水越多。先模仿别人找到方向,再加入自己的特色做出差异,最后靠持续积累形成自己的风格。记住,哪怕是再小的领域,只要你能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读者。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