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再被 “大而全” 坑了,新手做公众号死穴就在这
接触过不下 200 个刚起步的公众号创业者,发现一个共性问题。总想着把账号做成 “百科全书”,今天写职场干货,明天聊情感话题,后天又蹭热点新闻。结果呢?运营三个月粉丝不过百,阅读量始终在两位数徘徊。
不是内容质量差,而是选题方向从根上就错了。公众号早就过了 “什么都写就能火” 的红利期,现在用户注意力比金子还贵。你想讨好所有人,最后只会被所有人忽略。
小切口选题的本质,是帮用户做 “减法”。想想看,打开订阅号列表时,读者为什么要点开你的文章?要么是标题戳中了他当下的困惑,要么是内容刚好能解决他的某个具体问题。没人会特意找一篇 “什么都聊但什么都没说透” 的文章来看。
🔍 怎么判断选题够不够 “小”?三个自检标准
第一个标准: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核心内容。如果你的选题需要用 “不仅… 而且… 还包括…” 这样的句式来描述,趁早放弃。比如 “职场新人如何提升竞争力” 就太大了,改成 “实习生汇报工作总被批?3 个 PPT 技巧让领导点头”,一下子就具体了。
第二个标准:是否瞄准 “特定场景”。同样是写早餐,“健康早餐怎么做” 不如 “上班族 10 分钟搞定的快手早餐”。后者锁定了 “上班族” 这个群体和 “10 分钟” 这个时间限制,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是不是写给自己的。
第三个标准:有没有 “排他性”。好的小切口选题,会让一部分人觉得 “这和我没关系”。就像写育儿话题,“3 岁宝宝挑食怎么办” 会自动过滤掉没有小孩的读者,但留下的精准用户转化率会高很多。那些想让所有人都觉得 “有用” 的选题,往往最后谁都记不住。
📝 从 “个人痛点” 挖选题,新手最容易上手的方法
自己遇到的问题,往往也是一群人的问题。我见过一个做职场号的姑娘,刚开始总写 “如何在职场快速晋升” 这类大话题,数据一直上不去。后来她换了个思路,把自己每天工作中遇到的小麻烦写成文章 ——“跨部门沟通时,怎么说对方才愿意配合”“领导突然布置紧急任务,该怎么回应”。
这些选题听起来特别 “鸡毛蒜皮”,但阅读量反而涨了 3 倍。因为每个职场人几乎都遇到过类似情况,看到标题就有强烈的代入感。
具体怎么做?准备一个 “痛点笔记本”,不管是工作中被客户刁难,还是生活中被物业气到,甚至是刷短视频时产生的疑惑,都记下来。每周花半小时翻一翻,把重复出现的痛点拎出来,稍微延伸一下就是现成的选题。
有个做美食号的新手,就是靠记录自己 “减肥期间想吃火锅怎么办”“宿舍没有厨房怎么做好吃的” 这些个人困扰,半年做到了 5 万粉丝。她的秘诀就是:“我写的都是自己真的遇到过,并且花时间解决了的问题。”
🌱 从 “细分人群” 找角度,小众需求反而容易做透
之前指导过一个妈妈群体的公众号,刚开始她写 “新手妈妈育儿指南”,阅读量一直上不去。后来我们一起分析后台数据,发现关注者里有 60% 是职场妈妈。
她调整方向后,专门写 “背奶妈妈在公司怎么藏吸奶器”“加班到深夜,怎么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这类选题。虽然覆盖人群变窄了,但阅读完成率从 30% 涨到了 75%,留言互动也明显变多。
找细分人群有个简单的方法:在你的目标用户画像里,再加两个 “限定词”。比如做职场号,不要只写 “白领”,可以试试 “95 后白领”“三四线城市白领”“转行三次的白领”。做美妆号,别盯着 “女生”,可以锁定 “敏感肌女生”“学生党女生”“黄黑皮女生”。
有个做读书号的博主,专门写 “社恐人士适合读的书”,甚至细分到 “社恐去面试前可以读的 3 本书”。这种极致细分的选题,反而让她在同类账号中快速站稳了脚跟。用户会觉得 “终于有个号懂我了”。
🔥 热点别硬蹭,用 “小切口” 接热点更安全
每次有大热点出来,总有新手公众号跟着写 “XX 事件背后的 5 个启示”“从 XX 看行业发展趋势”。这些选题看似很有深度,其实很容易翻车。一是你掌握的信息没专业媒体全,二是读者早就被各种分析文轰炸累了。
正确的做法是,从热点里找和你账号定位相关的 “小切面”。比如前段时间 “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 成为热点,大多数账号都在分析背后的经济原因。有个做省钱号的博主,却写了 “反向消费后,我家的垃圾袋都换成了快递袋”,用具体的生活细节解读热点,反而成了爆款。
蹭热点时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热点里,有没有和我的目标用户日常相关的细节?我能不能提供别人没说到的具体做法?这个角度会不会偏离我的账号定位?三个答案都是 “是”,再动手写不迟。
有个职场号博主,在 “ChatGPT 爆火” 时没有跟风写 “AI 会不会取代人类工作”,而是聚焦 “用 ChatGPT 写周报被领导发现了,该怎么解释”,这种小切口的热点文,既保持了账号调性,又获得了不错的传播。
📊 用 “数据工具” 辅助,小切口也能有大流量
别觉得小切口选题就一定流量小,选对了方向照样能出爆款。关键是要用数据工具验证你的想法。
新榜、蝉妈妈这些平台都能看到各领域的热门文章,重点看那些 “标题很具体” 的爆款。比如看到 “租房党必看:洗衣机清洁剂这样用才有效” 火了,就可以模仿这个句式,写 “租房党必看:空调滤网清洗其实不用拆”。
微信指数也是个好工具,搜一个大词比如 “减肥”,然后看相关的长尾词,像 “减肥期间能不能吃玉米”“减肥不掉秤怎么办”,这些都是自带流量的小切口选题。
有个做家居号的新手,就是靠每周分析 “装修” 相关的长尾词,找到 “老房翻新要不要换窗户”“出租屋墙面掉皮怎么补救” 这类选题,三个月就做到了稳定的千赞文章。
💡 小切口选题的进阶技巧:从 “解决步骤” 里找灵感
读者看公众号文章,最终还是想解决问题。把一个大问题拆解成具体步骤,每一步都能单独做选题。
比如 “怎么提升写作能力” 这个大话题,可以拆成 “写标题时,如何用数字提高打开率”“段落开头加这三个字,读者更愿意往下看”“结尾这样引导点赞,成功率提高 40%”。
有个做职场号的博主,就靠拆解 “汇报工作” 这个场景,写出了 “汇报时先说结果还是先说过程”“领导打断你说话时该怎么办”“PPT 里的数据怎么呈现才不枯燥” 等一系列文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拆解步骤的方法很简单:想一个你熟悉的技能或场景,把完成它需要的步骤写下来,每个步骤再问自己 “做这一步时,最容易卡壳的地方是什么”。这些卡壳点,就是现成的小切口选题。
最后想说,做公众号就像开小餐馆。那些什么菜都卖的店,往往不如一家只做酸菜鱼的店生意好。新手最该做的,是找到自己的 “招牌菜”,把它做到极致。等有了稳定的客源,再慢慢拓展也不迟。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