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都知道,选题就像炒菜的食材。天天跟着别人后面捡剩的,炒出来的菜肯定没人爱吃。想让自己的号从一堆同类账号里冒头,就得学会挑别人没发现的好食材。那些专门做公众号选题的网站,就是帮你找到这些好食材的菜市场。关键是怎么逛,怎么挑,怎么把别人没注意的宝贝变成自己的爆款。
🔥 综合类选题网站:从海量信息里捞干货
新榜的热点广场是个好地方。每天打开,各行各业的热点跟赶集似的,排得整整齐齐。但别只看表面,点进每个热点的详情页,能看到相关的爆款文章列表。你会发现,同样一个事件,有人写情绪共鸣,有人写深度分析,还有人挖背后的冷知识。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抄,是记下来 —— 哪些角度已经被写烂了,哪些角度还没人碰。比如前段时间 “露营热”,多数人写装备清单、拍照技巧,有个号从 “露营垃圾处理” 切入,结合环保政策,反而成了黑马。
微小宝的 “选题灵感” 板块藏着玄机。它会根据你的公众号定位,推送相关领域的热门关键词。比如你做职场号,它会告诉你最近 “远程办公”“职场 PUA” 这些词的搜索量涨了多少。更妙的是,它能显示这些关键词下,用户最常问的问题。有人搜 “远程办公怎么摸鱼不被发现”,你要是写一篇 “远程办公高效摸鱼指南(老板看不出来版)”,阅读量能差得了?
清博指数的趋势预测比天气预报还准。它不是简单列热点,而是给每个热点打 “潜力分”。一个刚出来的话题,潜力分 80 以上,说明还没被过度消费,适合提前布局。去年 “预制菜” 刚火的时候,很多人还在写 “能不能吃”,有个号靠清博的数据,提前一周写了 “预制菜背后的冷链物流生意”,等大家反应过来,它已经成了这个细分领域的标杆。
📌 垂直领域选题网站:在细分赛道当老大
做科技号的,36 氪的 “选题雷达” 得天天刷。它不光有大公司动态,更有很多初创企业的新玩法。比如有次它报道了一个做 “宠物智能喂食器” 的小公司,多数科技号只写产品功能,有个号从中提炼出 “独居青年的情感投射”,把喂食器和 “空巢青年” 的孤独感结合,阅读量直接破 10 万 +。
情感号别只盯着热搜哭。“壹心理” 的选题库有个 “用户困惑” 专区,全是真实的情感问题。有人问 “结婚十年,突然发现老公藏了私房钱怎么办”,有人说 “闺蜜比我先买房,心里不平衡”。这些问题看着琐碎,却是最容易引发共鸣的。你不用给标准答案,只要把这些困惑背后的心理逻辑讲清楚,比如 “私房钱本质是安全感缺失”,就能戳中很多人。
美食号想突围,“下厨房” 的 “热门菜谱” 反向用。看哪些菜谱收藏量高但做法复杂,你把它简化成 “3 步搞定”;看哪些食材突然火了,比如前段时间的 “羽衣甘蓝”,别人都写沙拉,你可以写 “羽衣甘蓝炒腊肉”,接地气反而更受欢迎。还有个小技巧,看菜谱的评论区,有人说 “太麻烦”“材料不好买”,这些吐槽都是现成的选题。
🔍 数据分析类选题网站:用数据看透用户心思
蝉妈妈不光能看短视频数据,公众号的 “爆款基因” 分析也很绝。输入一个你想超越的竞品账号,它能扒出对方近三个月的爆款选题,还会总结出这些选题的共同点。比如有个母婴号,爆款都符合 “0-3 岁 + 解决焦虑 + 实操方法” 这三个要素。你照着这个公式,换个具体问题,比如 “宝宝不爱吃菜?3 个小游戏让他主动张嘴”,想不火都难。
GrowingIO 的用户行为分析能帮你挖到 “沉默的需求”。它会显示你的公众号后台,用户在哪些文章停留时间最长,哪些段落被反复截图。有个教育号发现,凡是提到 “学区房” 的文章,用户停留时间比其他文章长 30%,但留言区很少讨论。他们据此写了一篇 “学区房买不买?先看这 5 个被忽略的细节”,直接打破了自己的阅读纪录。
百度指数的 “需求图谱” 是个宝藏。搜一个关键词,比如 “减肥”,它会显示用户还在搜 “减肥反弹”“懒人减肥法”“减肥吃什么”。这时候你别写 “月瘦 20 斤的秘诀”,而是针对 “减肥反弹” 写 “为什么你减的是水不是肉?3 个让脂肪真正燃烧的习惯”,精准打击用户的痛点。
💡 小众特色选题网站:从 “没人看” 到 “独一份”
“喷嚏网” 的 “冷知识仓库” 适合做猎奇号。里面全是些听起来没用但很有趣的东西,比如 “为什么牙膏是薄荷味的”“古代人怎么刷牙”。这些内容看似小众,其实转发率特别高。有个号把 “古代牙刷” 和 “现代口腔护理误区” 结合,既涨知识又实用,一下子就和其他猎奇号拉开了差距。
“好奇心日报” 的 “商业观察” 能帮你从日常生活里找选题。它写过 “便利店的关东煮为什么总在门口”“奶茶杯盖为什么是圆的”。这些身边的小事,读者天天见却没想过,你写出来,他们会觉得 “哇,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有个本地生活号,照着这个思路写了 “小区门口的水果店,为什么总把香蕉摆最前面”,成了他们账号的第一个爆款。
“KnowYourself” 的 “心理效应库” 能给任何选题加 buff。比如 “破窗效应”,你可以写职场管理,也能写情侣相处,还能聊城市治理。有个职场号用它写 “办公室里第一个迟到的人,害了多少人”,把心理学原理和职场现象结合,既专业又易懂,很快就被很多公司转发。
🚀 从用工具到造选题:最后一步最关键
光靠网站给的选题,最多算个优秀的追随者。想当引领者,得学会 “选题杂交”。看到科技热点 “元宇宙”,结合情感号的 “孤独感”,就能出 “元宇宙里的虚拟恋人,能治愈孤独吗”;把美食号的 “网红餐厅” 和职场号的 “社交套路” 结合,就是 “请客户吃饭,选网红餐厅还是老馆子?这里面全是职场学问”。
还要养成 “反推爆款” 的习惯。看到别人的爆款,别只羡慕,去分析它的 “底层逻辑”。比如一篇 “月薪 3 千也能穿出高级感” 火了,底层逻辑是 “低成本满足虚荣心”。你可以套用这个逻辑,写 “月薪 3 千也能把出租屋装成 ins 风”“月薪 3 千的旅行攻略:住青旅也能玩得像土豪”。
最重要的是 “提前半步”。网站上的热点都是已经发生的,你要做的是预判下一步。比如看到 “年轻人开始囤药”,别只写 “怎么囤”,想想下一步 ——“囤的药过期了怎么办”“家里有小孩,囤药要注意什么”。等大家都在写囤药清单时,你已经在写后续了,自然能引领话题。
这些选题网站就像字典,查的人多,但能写出好文章的少。关键不是抄上面的字,是学会用它查缺补漏,找到别人没发现的线索。从跟着别人的选题走,到别人跟着你的选题写,就差这一步:把工具变成你的灵感跳板,而不是终点站。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