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内容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火起来的选题却少得可怜。很多人费劲心思写出来的东西,到头来不过是自嗨一场。其实,爆款选题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身上都带着一些共同的特质,尤其是在情绪价值和解决方案这两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
🎭 能精准戳中集体情绪的选题,自带传播 buff
人都是情绪化的动物,那些能让大众产生强烈共鸣的情绪,比如焦虑、愤怒、喜悦、怀旧等,一旦被某个选题精准捕捉到,就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传播。
就拿焦虑来说,现在年轻人的焦虑点太多了,升学焦虑、就业焦虑、婚恋焦虑、买房焦虑…… 随便拎出一个,只要选题能说到大家心坎里,就不愁没人看。前阵子有篇文章叫《30 岁还没买房,我是不是很失败?》,就是抓住了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购房焦虑,文章里没有喊口号,只是真实地描述了这种焦虑的来源和自己的挣扎,结果一下子就火了。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说这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忍不住就转发给了身边有同样感受的朋友。
还有怀旧情绪,这也是个万能的爆款密码。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些关于童年回忆的选题冒出来,比如 “80 后小时候的零食,吃过 3 种以上的都老了”“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电视剧,你还记得几部?” 这类选题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见解,只要把大家共同的记忆碎片串联起来,就能勾起集体回忆。人们看到这些内容,会不自觉地陷入对过去的怀念,然后很自然地分享出去,想看看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记忆。
愤怒这种情绪也很有爆发力。当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时,一个能点燃大众愤怒情绪的选题,很容易引发强烈的讨论。比如之前某品牌出现的质量问题,有个博主做了一期视频,详细拆解了该品牌的问题所在以及对消费者的伤害,视频里没有过激的言辞,但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消费者的心坎里,大家的愤怒情绪被点燃,纷纷转发扩散,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也倒逼品牌做出了回应。
不过要注意,利用情绪做选题,不能为了博眼球而刻意煽动情绪,那样很容易引起反感。真正好的选题,是能理解这种情绪,并且用真诚的态度去表达,而不是消费情绪。
🛠️ 提供具体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是硬通货
光有情绪价值还不够,很多时候,人们更希望能从内容中得到实际的帮助。那些能提供具体可落地的解决方案的选题,就像硬通货一样,永远有市场。
比如职场类选题,“职场中被领导 PUA 了怎么办?3 个实用方法教你轻松应对” 就比 “职场 PUA 太可怕了” 要好得多。前者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读者看完之后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后者只是单纯地表达了一种情绪,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大家上网找内容,很多时候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如果你能帮他们解决问题,他们自然会认可你,甚至会把你的内容收藏起来,推荐给有需要的人。
生活类选题也是如此。“夏天蚊子太多?这几个小妙招让你告别蚊子困扰”“厨房油污难清理?试试这招,轻松搞定” 这类选题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们提供的解决方案简单、实用,普通人一看就会,而且效果明显。有个博主分享了用白醋清洁水垢的方法,步骤写得非常详细,还配上了前后对比图,很多人试过之后都说管用,那篇文章的阅读量和收藏量都高得惊人。
需要注意的是,提供解决方案不能太空泛,一定要具体。比如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这个选题,如果只是说 “要专注、要制定计划”,就没什么意义。但如果写成 “提高学习效率的 5 个具体方法,亲测有效”,里面详细说明每个方法怎么操作,比如番茄工作法怎么用,如何排除干扰项等,那就不一样了。
🌟 情绪价值 + 解决方案双在线,爆款潜质翻倍
如果一个选题既能提供情绪价值,又能给出解决方案,那它成为爆款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种选题就像是给读者先做了一次情绪按摩,然后又递上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想不火都难。
育儿类选题中,这种情况很常见。“孩子叛逆期不听话,我快被逼疯了…… 但我用这 3 招慢慢熬过来了”,这篇文章开头先描述了自己面对孩子叛逆时的崩溃和无助,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共鸣,这是情绪价值;后面又详细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引导孩子,改善亲子关系的,这是解决方案。很多家长看完之后,既觉得找到了组织,又学到了方法,转发和点赞自然就多了。
还有情感类选题,“被分手后很难过?别沉溺,这 4 步帮你走出失恋阴影”,先承认失恋后的痛苦是正常的,理解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给读者带去安慰;然后再给出具体的走出失恋的方法,比如如何转移注意力,如何调整心态等。这样的选题,既照顾到了读者的情绪,又给了他们实际的指引,想不被关注都难。
这种双在线的选题,关键在于情绪和解决方案的衔接要自然。不能前面还在煽情,后面突然就生硬地开始说教,那样会让读者觉得很突兀。最好是在描述完情绪之后,顺理成章地引出自己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案的,就像在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一样。
🕵️ 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带吸引力
人都有好奇心,对于那些未知的、神秘的、新奇的事物,总会忍不住想去了解。所以,那些能满足人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选题,也很容易成为爆款。
比如一些关于冷门知识的选题,“为什么人在打哈欠的时候会流泪?背后的原因你绝对想不到”,这种选题就抓住了人们对日常现象背后原因的好奇心。文章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其中的科学原理,既满足了大家的求知欲,又让人大开眼界,自然会有人愿意看,愿意分享。
还有一些揭秘类的选题,“网红景点背后的真相,去过的人都后悔了……”,这种选题先抛出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网红景点,然后揭露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比如门票虚高、景色名不副实等,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很多人看到之后,会觉得 “原来还有这种事”,然后就会转发给打算去那个景点的朋友。
不过,满足好奇心也要有个度,不能为了猎奇而传播虚假信息,或者涉及低俗、违法的内容。真正好的选题,是能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给人带来一些新的认知和思考。
📈 紧跟热点,但不盲目追热点的选题,更容易出彩
热点本身就自带流量,那些能和热点巧妙结合,并且赋予其情绪价值或解决方案的选题,往往能借势火一把。
前段时间 “特种兵式旅游” 很火,很多人都在讨论这种旅游方式。有个博主写了一篇《“特种兵式旅游” 背后,是年轻人的无奈与渴望》,分析了年轻人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旅游方式,既有对他们时间和经济压力的理解(情绪价值),又给出了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更好地享受旅游的建议(解决方案),这篇文章就比单纯吐槽或赞美 “特种兵式旅游” 的内容要深刻得多,传播效果也更好。
但盲目追热点是不可取的。有些热点本身就带有争议性,或者和自己的定位不相符,如果强行去蹭,很容易引起反感。比如一些负面热点,除非你能从积极的角度给出有价值的观点或解决方案,否则最好不要碰。而且,追热点要及时,等热点都凉透了再去写,就没什么意义了。
🎯 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击中他们的专属需求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和痛点,爆款选题往往能精准定位到某一类目标人群,然后击中他们的专属需求。
学生群体关注的可能是学习方法、考试技巧、校园生活等;宝妈群体更关心育儿经验、婆媳关系、产后恢复等;职场人士则对职业规划、人际关系、薪资谈判等话题更感兴趣。如果你的选题能精准对接某一类人群的需求,那就能收获一批忠实的读者。
比如针对宝妈群体的选题《宝宝辅食怎么做才营养又简单?0-1 岁宝宝辅食攻略》,就精准抓住了宝妈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的困惑,内容里详细介绍了不同月龄宝宝的辅食特点和具体做法,还解决了宝妈们担心的营养不均衡问题,这样的选题自然会受到宝妈们的欢迎。
要做到精准定位,就需要深入了解目标人群的生活场景、痛点和需求。可以多和目标人群交流,看看他们平时都在讨论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中寻找选题灵感。
其实,判断一个选题有没有爆款潜力,很简单,就看它能不能给读者带来情绪上的共鸣,能不能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如果两者都能做到,那它成为爆款的概率就非常大。当然,这还需要结合好的表达方式和适当的传播时机,但选题本身的特质,才是决定它能否火起来的根本因素。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