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定位像盘散沙,用户根本记不住你
打开有些公众号,往上翻历史推文能看到各种混乱的内容。这周在聊短视频剪辑技巧,下周突然开始讲理财入门,过两天又发了篇情感挽回指南。粉丝刷着刷着就懵了,完全搞不懂这个号到底是做什么的。
这种定位模糊的账号,就像在菜市场摆地摊,今天卖蔬菜明天卖衣服,路过的人顶多好奇看两眼,没人会特意记住你。当你突然推出一门 “短视频运营大师课”,粉丝第一反应可能是 “他之前不是还讲理财吗?这课程靠谱吗?”
真正能把知识付费做起来的公众号,大多有清晰的定位。比如专注职场晋升的号,日常内容围绕简历优化、面试技巧、职场沟通展开,粉丝提到它就知道 “想搞定职场问题,找这个号准没错”。这种时候推出职场进阶课程,粉丝接受度自然高。
你可能会说 “我想覆盖更多用户”,但定位太宽等于没有定位。用户关注公众号是为了获取精准价值,模糊的定位只会让他们悄悄取关,更别说买你的课程了。
📌 内容没戳中痛点,用户觉得 “没必要买”
不少公众号推课程前,总在发 “我的课程有多厉害”“老师多牛”。但用户关心的不是这些,他们只在乎 “这课程能解决我的什么问题”。
见过一个教写作的公众号,天天说 “学了我的课能月入过万”“学员投稿命中率提升 300%”。可粉丝看了没感觉,因为大部分粉丝只是想提升日常文案能力,比如写好朋友圈、工作总结,对 “月入过万” 根本没概念。
真正能打动用户的内容,是把课程和用户的具体痛点绑在一起。比如同样教写作,换个说法:“写工作总结总被领导说没重点?3 节课教你用金字塔原理梳理工作内容,让领导一眼看到你的价值”。这种说法直接戳中职场人的痛点,用户才会觉得 “这课程我需要”。
还有些公众号,平时发的免费内容质量就很一般,全是网上拼凑的信息,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案例。用户看惯了这种低价值内容,会默认你的付费课程也差不多,自然不愿意掏钱。
你得明白,免费内容是付费课程的 “试用品”。免费内容能解决小问题,用户才会相信付费课程能解决大问题。如果免费内容都没价值,付费课程只会被当成 “割韭菜”。
💡 这里有个小技巧:多翻评论区和私信,看看粉丝经常问什么问题。把这些问题整理出来,课程内容围绕它们展开,推课程时反复强调 “这些问题,课程里都有答案”,转化率会高很多。
📌 课程设计太 “自嗨”,用户学不下去
有些课程卖不动,问题出在课程本身。不是内容不好,而是设计得太 “反人类”。
比如有个教 PS 的课程,一上来就讲图层原理、通道混合,讲了三节课还没教怎么抠图。可大部分买课的人就想快速学会抠图、P 证件照,听完前几节课就觉得 “太复杂了,学不会”,直接放弃。
好的课程设计,应该像玩游戏一样有 “即时反馈”。第一节课就让用户做出点东西,比如学 PS 先教 “10 分钟抠出证件照背景”,学写作先教 “3 步写出吸引人的标题”。用户尝到甜头,才会有动力继续学下去,也会觉得 “这钱花得值”。
还有些课程太长,动不动就 50 节、100 节。用户一看就犯怵 “这么多课,我哪有时间学完”。其实可以把课程拆成小模块,比如 “7 天入门版”“30 天进阶版”,让用户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选择,降低决策门槛。
你可能觉得 “内容越全越好”,但用户买课程是为了高效解决问题,不是买一堆用不上的知识。课程设计得越贴近用户的学习习惯,他们越愿意为你买单。
📌 定价凭感觉,不是太贵就是 “不值这个价”
定价是门大学问,定高了用户觉得 “不值”,定低了用户觉得 “质量差”,还可能让你白忙活。
见过一个刚做公众号的人,粉丝才 5000 就敢把课程定价 1999 元。理由是 “我的课程成本高”,但用户看了直摇头:“一个没听过的号,卖这么贵,凭什么?”
也有反过来的,课程内容很扎实,老师有 10 年经验,却只卖 9.9 元。用户买了之后真觉得 “就值 9.9”,甚至怀疑 “这么便宜,是不是有坑”。
合理的定价要参考三个因素:用户消费能力、同类课程价格、你的课程价值。如果粉丝多是学生,定价几百元就够了;如果是企业高管,几千元的课程他们也愿意为价值买单。
可以看看同领域头部公众号的课程定价,再结合自己的课程优势定价。比如别人卖 199 元的课程,你多了一对一答疑服务,定价 299 元就很合理。
别凭感觉定价,多问问身边的目标用户 “这个价格你能接受吗?为什么?”,收集足够多的反馈再定,能少走很多弯路。
📌 推广太生硬,用户一看就想划走
有些公众号推课程,就像发通知一样:“我的课程上线了,点击购买”。这种硬广谁看了不反感?用户刷公众号是为了获取内容,不是看广告。
好的推广应该像 “聊天”,把课程自然融入内容里。比如一个讲育儿的公众号,在分享 “孩子挑食怎么办” 的文章里,提到 “之前有个妈妈跟我说,用了我课程里的‘食材搭配法’,孩子现在主动吃青菜了”,然后顺理成章引出课程。
还有些人喜欢在文末突然插一句 “点击购买课程”,前面内容和课程一点关系都没有。用户看到会觉得很突兀,心里想 “这是硬广吧”,直接就划走了。
推广频率也很重要,天天发课程广告,粉丝会觉得 “这个号满脑子都是赚钱”,慢慢就取关了。可以制定推广节奏,比如每周推 1 - 2 次,每次结合不同的用户案例、课程亮点,让粉丝觉得 “每次看都有新收获”。
记住,用户反感的不是推广,是 “只推广不提供价值”。把推广和用户价值结合起来,他们才会愿意看,愿意买。
📌 没建立信任,用户怕 “被骗”
知识付费买的是 “未来价值”,用户付款前总会想 “万一没效果怎么办”。这时候信任就很重要,没有信任,说再多都没用。
有些公众号刚做 3 个月,粉丝还没熟悉就推课程,用户根本不敢买。因为他们不知道你会不会跑路,课程没效果找谁维权。
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和细节。比如定期分享学员反馈,发学员的学习成果对比;课程设置试听环节,让用户先体验再决定;承诺 “3 天内不满意全额退款”,降低用户的决策风险。
见过一个公众号,推课程前花了半年时间做免费直播,每周讲一节干货课,解答粉丝问题。粉丝看着它从 0 到 1 做起来,知道 “这个号是认真做事的”,推课程时不用多宣传,很多粉丝主动问 “怎么买”。
你可能会说 “我等不了那么久”,但信任这东西急不来。与其急着卖课,不如先花时间和粉丝建立连接,让他们觉得 “你是靠谱的,你的课程也不会差”。
其实公众号知识付费课程卖不出去,不是因为 “竞争太激烈”,而是没做好细节。从定位到内容,从课程设计到推广,每一步都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当你真正搞懂 “用户需要什么”“怎么让他们相信你”,课程自然能卖得动。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