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榜:从行业大盘里挖选题金矿
做公众号的都知道,新榜几乎是绕不开的工具。它最核心的价值不是看那些已经爆了的 10w+,而是能帮你捕捉 “正在爆发” 的选题趋势。
打开新榜的 “榜单” 板块,先别急着看总榜。点进 “分类榜”,找到自己账号所属的领域 —— 比如你做职场号,就盯着职场分类;做母婴号,就锁定母婴领域。这里有个小技巧,把时间维度调成 “7 天”,比看单日榜单更容易发现持续升温的话题。
新榜的 “热文” 页面有个隐藏功能:输入关键词后,能看到过去 30 天相关文章的传播曲线。如果某个关键词的曲线突然变陡,说明这个话题正在起量,这时候跟进写深度分析,大概率能吃到流量红利。我上个月带的一个美妆号,就是靠这个方法,一篇 “早 C 晚 A 翻车案例合集” 直接冲到 12w+。
另外,新榜的 “选题灵感” 板块会按 “涨粉效率” 排序。那些粉丝增长快但阅读量还没彻底爆发的文章,往往藏着下一个爆款的苗头。比如前阵子有篇关于 “年轻人反向攒钱” 的文章,在涨粉榜上挂了 3 天,我们跟进写了篇 “95 后不攒钱的 3 个真相”,阅读量比平时高了 3 倍。
📈 清博指数:用数据验证选题的 “存活周期”
很多人用清博指数只看活跃度,其实它的 “舆情分析” 才是宝藏功能。比如你想写 “citywalk” 相关的内容,输入关键词后,能看到这个话题的 “情感倾向”—— 如果负面评论占比超过 30%,说明读者可能看腻了纯打卡内容,这时候写 “citywalk 背后的消费陷阱” 反而更容易出挑。
清博的 “热词云” 功能能帮你细化选题角度。比如搜 “减肥”,热词云里出现 “生活化减肥”“不挨饿” 这些高频词,就知道读者现在反感极端减肥法。有个健身号跟着这个方向写了 “每天 10 分钟家务减肥法”,硬是把一个老话题写出了新流量。
它还有个 “预警功能” 很实用。如果某个选题的 “传播速度” 超过 “互动速度”,说明可能是机构在刷量,这种话题千万别碰,容易被平台判定为低质内容。我之前有个学员踩过这个坑,追了个看似很火的 “量子速读” 话题,结果文章发出去没流量,还被降了权重。
📱 微小宝:从同类账号的 “增量” 里找突破口
微小宝的核心优势是能实时监控同类账号的动态。在 “竞品分析” 里添加 10 个和你量级差不多的账号,每天花 10 分钟看它们 “新增阅读量” 最高的文章 —— 注意,不是看总阅读量,而是看 “新增”,这代表着这个选题的后劲足不足。
它的 “选题库” 可以按 “互动率” 排序。那些阅读量不算顶尖,但在看、点赞、在看数特别高的文章,说明话题有很强的讨论欲。比如有篇 “30 岁辞职考研值得吗” 的文章,阅读量才 5w,但在看数破了 2000,我们团队把它改成 “30 岁考研的 3 个隐性成本”,在看数直接冲到 5000+。
微小宝的 “标题助手” 虽然不是核心功能,但偶尔能救急。输入选题方向后,它会生成 50 个标题模板,你挑 3 个改改,比如把 “如何” 改成 “亲测:这样做真的能”,点击率至少能提升 15%。我们测试过 10 组标题,带 “亲测”“实测” 的标题,平均打开率比普通标题高 23%。
🔍 知乎热榜:把 “问答” 变成公众号爆款的种子
知乎热榜不能只看前 10 名。拉到 20-50 名的位置,那些 “半热不热” 的话题反而更适合公众号。因为前 10 名的话题全网都在写,竞争太激烈;而 20 名后的话题,知道的人不多,但已经有了讨论基础,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出彩。
比如知乎上有个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愿给领导发拜年信息了” 的问题,排在热榜 32 名。我们把它改成 “00 后拒绝给领导发拜年信息:这届打工人在反抗什么”,加入了 3 个读者投稿案例,直接突破了 8w 阅读。
知乎的 “相关问题” 功能能帮你延伸选题。点进一个话题后,看 “大家还在问” 里面的问题,往往是读者没被满足的需求。比如从 “职场 PUA” 延伸到 “如何优雅地怼回去”,从 “副业赚钱” 延伸到 “不熬夜的副业有哪些”,这些角度写出来的文章,转发率通常都不低。
📉 百度指数:判断选题的 “长期价值”
百度指数的 “趋势研究” 能帮你避开 “昙花一现” 的话题。比如 “淄博烧烤” 最火的时候,百度指数冲到了 100 万 +,但趋势图显示是 “陡升”,这种话题适合追热点,但不适合做深度。而 “情绪内耗” 这个词,指数是缓慢上升的,说明是长期需求,写系列文章更划算。
它的 “人群画像” 功能能帮你精准匹配内容。比如搜 “理财”,如果 30-35 岁女性占比高,内容就要侧重 “稳健理财”“兼顾家庭开支”;如果是 25-30 岁男性多,就可以写 “高风险高回报的理财方式”。有个财经号靠这个方法,把读者留存率提高了 20%。
还有个冷门用法:对比两个关键词的指数。比如纠结写 “极简主义” 还是 “断舍离”,看百度指数就知道,前者的搜索量是后者的 1.5 倍,而且 “长尾词” 更多,说明可挖掘的角度更广,这时候选 “极简主义” 胜率更高。
🛠️ 5 个工具的组合拳:让选题命中率翻倍
单独用一个工具容易有盲区,把它们组合起来用效果才最好。我的经验是,先用百度指数和新榜确定大方向,再用清博指数验证热度,接着用微小宝看竞品怎么写,最后用知乎热榜找具体切入点。
比如上个月做 “AI 工具” 相关选题,先用百度指数发现 “AI 写作” 的搜索量在涨,新榜显示科技类账号里这个话题的阅读量环比增了 40%;清博指数告诉我,读者对 “AI 写的文章能不能过原创” 讨论最多;微小宝看到竞品都在写 “AI 工具推荐”,但互动率一般;最后在知乎热榜找到 “用 AI 写公众号被封号” 的问题,组合这些信息,写出的 “AI 写作 3 个雷区:我用 5 个账号测试后的真相” 直接爆了。
还有个时间分配原则:每天花 20 分钟在这些工具上就够了。不要沉迷看数据,重点是从数据里提炼 “读者没说出来的需求”。比如大家都在写 “省钱技巧”,但数据显示 “如何优雅地省钱不丢面子” 的搜索量在涨,这就是没被满足的痛点,写出来自然能火。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